我現在就在這邊直接說,這場辯論先天對韓不利
辯論輸贏分三層次
首重邏輯謬誤,讓對方當場自暴
次重事實數據,佐證自身觀點
最下層直言批評對手
那為什麼對韓不利呢?
第一陳有現任優勢,本來就能掌握許多別人拿不到的數據
第二邏輯謬誤有點經驗的都不會暴的太慘,甚至可以用一些辯論技巧迴避過去
第三韓早就說過他不批評對手,所以給自己上了束縛
所以你去看交叉詰問,韓都是問問題,就沒了
他都沒有去批評陳的政策不可行,而是都問他要如何達到
所以如果陳說的出一套方法,基本上就不會扣血太多
即便那個方法是大灑幣/畫大餅/空頭支票
就連最能殺球的廉能政府,他也都是問陳要如何做到而已
要攻擊成功,完全依賴陳自己答不出來或明顯迴避問題
所以有些人會覺得韓表現不好,其實我完全可以理解
因為氣勢上就輸了
在我看來這場韓主要還是攻擊性不夠,幾乎都是點到為止
不過這也沒辦法,畢竟他訴求就再那了
結果就是又有人出來洗草包風向
拿不到數據,沒有實際行政資源,是能說多具體啦
本來還沒選上就是闡述一個方向,四年前柯對市政也是一樣
不然南港瓶蓋工廠是怎麼轉彎的
還沒選上有些細節本來就不可能知道
韓剛到北農不也是菜都不認識
但隨著時間過去經營的越來越好
看重的不就是他看問題跟解決問題的執行力
然後廠公又出來挑撥柯韓,有夠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