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發這篇文之前,考慮了許久。主要是知道這裡許多柯粉都非常堅定支持柯P,
也親眼見過不少文章,基調其實算是理性,但因為對柯P的部分作風有所指教,
而慘遭「圍剿」的例子。坦白說,發這篇文是有點擔心會有類似的結果。
但考慮之後,還是決定發文。因為柯P是否參選總統,是影響全體臺灣人的大事。
而他是否最後會參選,跟能否在年中維持足夠的民意支持很有關係。
所以,跟支持他的網友請教,就變得格外有意義。
我先說明自己的立場:我非常反對柯文哲參選2020年總統,但2024保持開放態度。
為什麼反對?因為他這次非常有可能選上,但在這時間點選上,是他自己和臺灣的災難。
接下來會談談我認為的理由:
(一)柯P欠缺處理涉外事務的智商、情商、經驗和團隊:
臺灣總統非常難做,最主要任務是維持台美中三角的動態平衡,進而提升臺灣生存發展。
從柯P迄今對兩岸和外交的發言及處理,我認為他的分數遠低於不及格。
首都市長四年的歷練,對過去求學和工作背景完全與涉外事務無關的柯P是遠遠不夠的。
遑論他手邊沒有團隊。藍營歷經過去數十年的經營,在外交、兩岸和國防領域底子深厚。
綠營稍遜,但經過解嚴後的三十年累積,總算也有自己的一些家底。
我現在看不到任何國安領域夠份量的學者、專家、前政務官或公務人員支持柯P。
兩岸無小事、台美無小事、國防更是牽涉國家存亡。
我希望支持柯P的年輕朋友,認認真真思索,現階段的柯P,能承擔這樣的責任嗎?
圍繞他身邊的人,勉強數得出來一個短暫待過國安會的陳冠廷,他也很年輕。
難道以後柯P當選了,憑著從藍綠各拉一些人組成拼裝車,就可以穩定這麼複雜的局勢?
台美中三邊關係已經進入1979年後最詭譎危險的時刻,有識之士莫不謹慎以對。
我認為,面對2020年台美的總統選舉、中國的結構轉型,柯P不適合在這時當選總統。
這是我極度反對柯P參選2020的最重要理由。
(二)柯P沒有推動全台發展的整體戰略藍圖:
臺灣目前面臨的困境,包括產業轉型失敗、專業人士和資金大量出走,導致低薪和失業。
藍營的論述,是運用中國做槓桿,吸納中國及境外華人資金,把中國當最大市場,
同時藉由兩岸關係改善,吸引外資、洽簽FTA,逐步累積產業轉型需要的動能。
綠營的論述,是分散風險,運用擴大公共投資及發展新產業,謀求提振內需、刺激消費,
另外積極開拓新南向國家的潛力市場。
上述的作法,各有各的優缺點,但都不失是面對臺灣內外困境的一套路徑選擇。
請問柯P的論述在哪裡?我只看到他自豪為台北市省下可觀的支出。
當然這樣很好,我沒有否定他在節流方面的努力,但這只是整體經濟發展的一小環節。
針對台北市的發展,我沒有看到他的藍圖,而台北市作為首善之區,
企業總部的納稅與帶來的就業、全台資本市場所在地的優勢、最優質的公共建設等,
掩蓋了柯P過去四年在經濟發展上的不足。
但當他要面對全台許多地區「又老又窮」的困境,需要一套可行的大戰略。
可是他的時間不夠、經驗不足,又欠缺相關團隊。
Again,我反對在這樣的時刻,讓沒準備好的柯P團隊運轉國家。
(三)柯P絕對無法在不到一年內籌組內政治國團隊:
因為他沒有政黨支持。
我知道很多支持柯P的年輕人就是討厭政黨,這是年輕人高度理想性的展現。
我們都年輕過,可以理解理想的純度不容打折。政黨就是「尚黑」。
但我們都不再年輕,知道什麼是務實的必要之惡。
縱使柯P現在開始組黨,他或有可能及時組成能在全台打選戰的團隊,
但絕無可能儲備足夠、堪用的黨工,在執政後投入府、院、黨團擔任連結黨政的螺絲釘。
更不要談他絕無可能招募足夠人才帶領國營事業、基金會等半官方但非常重要的單位。
粗略估計,他需要在一年內找到4-5萬的中高階內政團隊,來填補政黨輪替後的空缺。
請各位柯粉冷靜想想:他有可能做到嗎?勉強招降納叛後,會把國家搞成什麼樣子?
(四)柯P組黨後,會讓臺灣的兩黨政治陷入高度不確定的重組:
我知道很多年輕人痛恨藍綠,總把柯文哲的「垃圾不分藍綠」掛在嘴邊,好像很潮。
但各位有想過,柯P組黨後,會讓臺灣好不容易穩定的兩黨政治崩盤,
變成較不穩定的三黨鼎立結構,憑藉柯P稚嫩的政治手腕,他有辦法運轉國家嗎?
萬一面對藍綠兩黨在立法院的杯葛,他的「白黨」可以掩護行政部門嗎?
還是說,各位認為柯P可以在選後和藍綠某一邊談聯合政府?吸納該黨的人才?
各位連欠缺派系支持的蔡英文結盟新潮流執政都罵到不行了,
一個無兵無將的柯P,帶著一大群政治新手,去跟藍綠某黨結盟執政,
各位就認為柯P不會重蹈蔡英文的覆轍,被架空、或是政局演變成派系傾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