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統整
我想看完沒有什麼問題了吧
問題一:設置天花板導致劣幣逐良幣
實際:這是軟天花板,就像是NBA薪資上限大概七八千萬美金,但一堆球隊破億一樣
廠商可以用報告去爭取價格
問題二:如果健保局都不同意廠商的價格呢?
實際:那你是把醫材商當三歲小孩嗎? 有明確的證據證明你的醫材是值得這價格,再找個
大醫生、前官員講一下有不過關的道理嗎? 當然沒有明確依據,找馬英九來也沒有用
問題三:健保該保有市場優點,而不是衛福部給一堆規則
實際:健保本身就是一堆規則,這就是健保的先天缺陷,沒有這些規則就會被共地悲劇
給吃死了,就像這次口罩由政府出面限制5元,你知道同時期的香港一張是好幾十元嗎?
不要享受了非市場的優點在來說市場才是棒,這叫做得了便宜還賣乖
這次更動的是自付差額,全自費項目沒有影響
你有錢想全自費,健保局也不會理你
問題四:原本制度就很好,衛福部更改是吃飽太閒
實際:有民眾反映醫材價格落差大,衛福部才會去調查市場亂象,保護消費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