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arusa (最愛小熊寶貝)》之銘言:
: 我要很不客氣的說蔡英文的紅利差不多要用完了
: 回到傳統的那個民進黨
: 只是多學會了透過收買網路跟文化傳播界的人幫忙擦脂抹粉這個伎倆
: 今天如果選民連你這個政黨政見跳票質問這個政黨
: 都要被膠來膠去
: 那只好多花點時間跟心力來幫忙宣傳好了
九成以上的情況之下,說人是左派、右派,
都是貼標籤大於實際指涉的意義
這種文章推文通常都會一片混亂,什麼是左什麼是右吵不完
就我來看,「左膠」一詞的爭點,
不在於什麼是左,而在於怎麼樣算膠
理論上,「左膠」是左翼立場者內部的爭論
並且不是理念的爭議(都是左翼)
而是實踐路線選擇的爭辯
(至於網路上亂用詞語的就暫且不論)
所謂的「膠」,就是左翼陣營中
現實主義立場與理想主義立場的拉扯
現實主義的左翼認為理想主義者陳義過高
但缺乏「現實感」,謹守某些左翼教條,但缺乏實踐的考量
反過來講,理想主義者則認為對方對於理念過於妥協
或者採取修正主義立場而不夠radical,甚至右傾
所以膠與不膠的爭論,
某種意義上跟柯文哲所謂「務實」跟「務虛」有點類似
這邊稍微岔開話題黑一下柯
柯文哲一方面講要務實不要務虛
但是柯又是最愛講一堆體氣高妙的教條的人
難怪論點漏洞百出
至於時代力量的主張是不是左膠?
一方面要放到個別議題來看,同時也是跟你採取的立場有關
比如說一例一休
更站在勞權立場的人會認為是對資方妥協
而支持修法的人則可能認為堅持兩例假跟無彈性方案者是左膠
話說回來,其實不只「左翼」內有膠不膠的爭論
獨派、居住權、性別圈等等也都會有這些實踐路線選擇上的爭辯
老實說,這些路線之爭,我個人是都可以同情性的理解
至於某些反動派也跟著進來大呼小叫,看了就真的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