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inreigensou (神靈幻想)》之銘言:
: 共產黨的領導方針就是列寧式架構,藍綠都具有列寧式政黨特色
: 中央組織傾聽黨員及大眾的意見,但是統一由這個中央組織發布各項行動命令,黨員必須無
: 條件服從
: 雖然台灣藍綠沒共產黨那麼硬,跑票哦給你個黨紀處分罰錢
: 可是就是不合民主多元聲音
: 為何黨員一定得完全按照黨中央?
: 我選區很多人抗議我不支持不行膩?
: 有沒有人覺得列寧式架構政黨不該在台灣存在
——————————————
這跟共產主義沒有關係,是跟政黨的屬性有關係
政黨的屬性有幾種分類要素,其中有一項分類方式是看政黨是否有使用黨紀約束黨員
以此要素可分為柔性跟剛性政黨
至於為何會出現黨紀?
這跟政黨還有國會議員的基本生態有關係
請先記住一件事
“單一立委的政治承諾毫無意義”
一個立委再怎麼會監督,再怎麼會反應民意,如果只有自己單打獨鬥,那他的政見怎樣都投不贏別人
所以才需要加入政黨求抱團
同時政治學也發現大部分選民投票優先考慮的也是你的陣營而不是你個人
真正對民意負責的一直都是政黨而不是國會議員個人
以政治學的角度來說
政黨跟立委是一種交易關係
政黨對給予人民承諾
人民投票給政黨推出的議員
議員則在國會投票時對政黨忠誠
所以黨紀存在的目的,就是讓議員履行他對政黨義務的手段
因為這個議員吸引人民選票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來自選民對他背後政黨的支持
而這個幫議員背書的政黨就要對人民的期待負責
這個架構當然也有他的問題,黨意大於民意就是他的問題之一,但整體而言,投入政黨旗下才能在看投票數的國會中成功推動法案,所有的政治承諾都要成為法案才會被兌現
而政黨就是個團體,每個人都有他個人的利益,不是你自己不喜歡就能一意孤行的去蠻幹,一個團體的行動若沒有共識,他後面的行動就會一盤散沙
如果人民對政黨的表現不滿意,那政黨最終就會失去權力,但這不是內部的個體可以去負責的,而是整個黨一起面對
連美國兩黨都在1960年代開始剛性政黨化,黨紀的存在是有理由的(除非你能不靠政黨就能選上,那當然可以不屌黨紀,例如林淑芬就不太理中央,但這很容易出現另一個問題———政黨很可能會因為無法約束國會議員而無法兌現對人民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