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覺得這種事啦。
要用科學的方法來去處理。
https://i.imgur.com/fQKynZ2.jpg
柯文哲最常講的也是這句,「要用科學方法解決」。
柯文哲另外常加在句首的則是,「我們當醫生的」。
台大醫科的柯文哲,一直是以科學的方法來做事。
而科學,是很重要的事。
比方說重量訓練。
很多人就是土法煉鋼,操到受傷,
甚至今天新聞就報導了一位婦人死在健身房,這是非常讓人難過的事情。
我們讀書人做事,都是用知識跟科學結合。
「追求訓練量」跟「追求最大重量」交互的訓練法,所謂的「週期化」訓練就是一種。
以「槓鈴深蹲」這件事來說。
我大約在9月底開始先以「追求訓練量」的方式,以10~14下/組的方式訓練。
六週後,轉換成「追求最大重量」的方式,大致以6~8下/組為目標。
一開始的追求訓練量,深蹲重量從70kg→75kg,而總訓練量從3000kg→5000kg。
之後切換到最大重量,總訓練量反而只有4000kg上下(有時還只有3500kg),
但可以蹲的最大重量,在這六週內,從90kg→100kg→120kg。
今天開始展開的2021重訓,又是回到「追求訓練量」的六~八週。
https://i.imgur.com/HgAUmQN.jpg
穿上深蹲鞋,特別有力。
上面是知識,再來就要用「科學」的方式來處理了。
在前一期裡面,我的最大負荷重量是120kgx7下。
https://ifitness.tw/one-rm-calculator/
用「1RM計算機」算出我的1RM是146KG。
而我打算以70%的1RM來進行之後的追求訓練量方式訓練。
https://i.imgur.com/Xpk8t00.jpg
146*0.7=102.2
所以就用這個重量來練。
今天蹲了五組都是高次數(11~13)這重量,將近6000KG,深蹲總訓練量個人新高。
練完之後的三個半小時後的現在,累得要死。
打完這今天第五篇就要去睡了。
這就是用科學來做事。
而不是胡亂地亂練一通。
重訓也是科學。
柯文哲告訴我們的,就是要用科學的方法來處理問題。
這是很多人缺乏的觀念,共勉之。
接下來這六~八週,重量上或許不會有大突破,但總訓練量一定會努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