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限水「供5停2」非首次 這些年我們也曾經歷過
2021-03-24 14:36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限水夢魘又來了?全台水情日益嚴峻,現階段已進入用水是否將「供5停2」的關鍵時刻。
包括新竹、苗栗及台中地區首當其衝,缺水情況最嚴重;我國過去曾歷經兩大階段時期的
限水,包括2002至2003年台北限水54天,及2015年包括桃園、新北、新竹等區分階段限水
措施,都曾讓台灣民眾經歷過限水的苦日子。
2002至2003年「供5停1」 台北市限水長達54天
2002年,北台灣曾經經歷長達半年之久的旱災,讓台灣北部陷入一片恐慌。該年1月至7月
間,包括仰賴水資源供需的翡翠水庫、石門水庫,水位都降到歷史新低,還引來各媒體搶
拍難得一見的水庫奇景。
2002年5月13日,台北市開始實施22年來首次大規模限水,當時則是供5停1。因為分區停
水,許多台北市市民紛紛移居,或到沒停水的朋友家中借住。超市也出現大量搶購瓶裝水
的現象。
2002年5月21日,華航宣布飛機由水洗改為乾洗,華航每架飛機平均一個月洗一次,每次
耗水約8到10噸。為了節水,華航改採清潔溶劑清洗飛機。
該危機使大台北地區採取嚴格分區輪流停水措施,在當時除造成民眾生活不便外,也引發
因水質不佳而產生的疾病。危機發生後,台北市面對建水庫儲水也無法解決水愈來愈少的
事實,相關官方單位開始重視節水,並認為該節水才是面臨缺水旱災的正確作法。
2015年多區「供5停2」 階段性達61天
至於2015年與今年雷同,同樣面臨大旱。包括石門及曾文水庫低於下限,經濟部自2015年
4月8日起,新北市(板新、林口)、桃園、新竹、苗栗、臺中、彰化北部、臺南及高雄地
區由第一階段限水轉為第二階段限水,彰化南部、雲林及嘉義地區則開始第一階段限水,
該限水措施直至6月8日全面解除,部份地區民眾總共經歷了長達61天的限水日子。
根據水利署資料顯示,當年4月8日起,包括桃園、新北及新竹實施為期約1個月的分區限
水,每週供水5天停水2天。其中桃園市全區、新北泰山、林口及五股和新竹,每週三、四
停水;新北樹林、泰山、新莊部分地區則是每週五、六停水;新北三峽、鶯歌、土城及桃
園八德部分地區,為每週一、二停水。停水的2天內在停水區域提供臨時取水站,以供民
眾取用。
因鋒面降雨,2015年5月5日經濟部水利署決定桃園市、新北市(板新、林口地區)暫停實
施停水至5月16日。2015年5月8日經濟部決定高雄地區下週5月12日、5月13日不停水。201
5年5月12日經濟部宣布桃園市、新北市(板新、林口地區)解除第三階段限水措施。因5
月的梅雨使水庫蓄水率上升,2015年6月8日經濟部決定解除各地區限水措施。
除了各地供5停2的兩階段時期,台灣在1993年也曾經發生嚴重水荒,缺水持續到隔年,即
便是雨都基隆也面臨連3個月乾旱的命運,高雄地區則不僅缺水,連飲用水都得用買的,
讓沿街賣水、賣水成為另一種缺水奇景。
https://udn.com/news/story/122025/533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