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freakk ()》之銘言:
: 回顧看一下疫情
: 這波英國變種病毒
: 不是因為3+11進來的
正確來說是「3+11跟諾富特旅館同時發生」,而華航機師先確診,
諾富特那個指標個案發症後十幾天多次就醫隱瞞TOCC導致太晚發現,
甚至在諾富特爆發後,指揮中心還有點找不到誰傳給誰的,錯失了補救的機會。
3+11在時間上來不及傳給諾富特。
但如果只有諾富特,也許守得住。
兩個一起來,配上當時放鬆的政策,就是全國坐牢的三級警戒跟六百多條人命。
: 是因為英國變種病毒傳染力太強
: 是輕忽這件事造成的
: 不管幾加幾都會爆的
: 就像Delta這次守住了
: 也是有可能未來爆一波
你前面英國變種(alpha)後面就寫印度變種(delta)比較好。
這次3+11配上諾富特會爆這麼大。
真正的問題還是邊境政策的寬鬆,還有入境防疫旅館缺乏定期篩檢找出感染者。
入境防疫旅館改成怎樣還不知道,但邊境政策陳時中總算同意入境普篩了。
甚至講的誇張一點,幸好是alpha在台灣爆發。
如果不是因為全國三級,這次居家檢疫漏洞造成的Delta,恐怕不是十幾個人就了事。
因為這次都是傳到了第三層才被抓出來。
祕魯祖孫→枋山阿嬤→計程車司機。
如果不是全國三級,這一下Delta入侵社區,可能會再晚一兩週才爆發,跟萬華當時一樣,
那樣的話,傳到五輪以上,南台灣可能會整個淪陷。
Delta的威力,根據公衛學者的計算,傳四輪就這樣4096人感染了。
http://i.imgur.com/ThZBxcX.jpg
如果傳到第五輪,那是三萬多人。
南台灣三萬多人感染,缺乏醫療資源下,會死多少人是無法想像的。
台灣現在南北夾擊,北有alpha,南有delta。
希望那個逃到南投的印尼移工不要變成超級傳播者。
http://i.imgur.com/6xGyYYr.jpg
不然北中南三點開花,我操他媽什麼時候才能去健身房深蹲啊。
http://i.imgur.com/A6uA3RL.jpg
http://i.imgur.com/YShHKRQ.jpg
看著架乃由羅練這麼high,羨慕。
http://i.imgur.com/cmdqhOf.jpg
作者:
CenaWang (CenaWang)
2021-07-01 23:42:00你先看人深蹲解饞吧(?
作者:
zeuswell (zeuswell)
2021-07-01 23:42:00我買可調式啞鈴了,受不了,超肥
作者:
cpr104 (羊聲咩咩)
2021-07-01 23:43:00給我番號
作者:
win8719 (win8719)
2021-07-01 23:43:00南投哪個昨天二採陰了
作者:
cccone (大C)
2021-07-01 23:44:00王桑晚安
作者:
win8719 (win8719)
2021-07-01 23:45:00但是二採陰就可以代表他病毒還沒多倒澈出來所以傳播機率小很多了或者沒病毒
作者:
kiru000 (Shitpickle)
2021-07-01 23:46:00作者:
heinse (heinse)
2021-07-01 23:47:00就像阿北說的乳酪洞一樣 唉樓上那個k大那張圖 感覺真危險
作者:
Uizmp (黑袍法師)
2021-07-01 23:49:00集中檢疫還是比較有效的
我猜諾富特員工去按摩中心,按摩中心的客人再去萬華茶店然後就這樣爆開了
作者: WLM531 2021-07-02 00:14:00
嘴砲一哥
作者:
ivanos (common sense)
2021-07-02 00:20:00新北獅子王啦
作者: iuowsiq 2021-07-02 00:33:00
扯一堆還不就是在幫柯文哲護航
作者:
art1 (人,原來不是人)
2021-07-02 01:04:00開花的只有北部吧,南部哪有開花?
作者:
yjjia (天橋底下說書人)
2021-07-02 01:44:00如果是這樣桃園應該會大爆發,但是現實就是沒有全台縣市防禦指數都相當高,但是台北市部堪一擊諾富特的管理失當再加上台北市的放推政策,導致這次疫情爆發
作者:
MVPGGYY (MVP)
2021-07-02 02:21:00其實這支改版變種的厲害就是已經越過本來已知的關14天夠保險,現在大概要關20天~1個月才夠保險,所以那些真的被關到14天後的人,關完出去放風鬆一下傳進去八大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政府要對應這支改版變種,要用本來那套讓台灣內部過爽生活,那就是要改成對外來的關21天以上
都自己當流行病學家了,是諾的話要怎麼解釋萬華爆的比桃園嚴重
作者:
demitri (forever)
2021-07-02 04:53:003+11可能一點影響都沒有 因為傳到萬華的應該不是機師
作者:
Hanss 2021-07-02 05:14:00怎麼沒考慮到萬華居家隔離偷跑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