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轉錄網址︰
※ 網址超過一行 請縮網址 ※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6092604
2.轉錄來源︰
※ FB公眾人物、FB粉絲團名稱、其他來源 ※
2022-02-12 05:17 聯合報 / 黃瑞明/靜宜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台中市)
3.轉錄內容︰
※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
蔡政府把新春第一炮,獻給核食開放進口,不出所料。然而,儘管行政院信誓旦旦會嚴格
把關,國民健康卻可能從此難擺脫罩頂烏雲。
食物的輻射量到底多少才會危害健康,科學界不可能提出絕對的安全標準,因為人人體質
不同,會致癌機率相異。更重要的是,大家的攝取量千差萬別:有人一年吃一顆福島桃子
,有人每月吃十來顆;單顆檢驗都不超過安全值,後面這位的攝取量卻可能讓他遺憾終生
。這是小學乘法。吃藥的人知道每天只能三餐飯後吃一顆,卻不會在吃桃子前計算一年內
已吃了幾顆!
正因如此,很多日本人也不相信他們官方的科學數據。日文中有個詞叫「風評被害」,指
某樣東西品質未必不好,卻因為形象不佳讓人覺得是劣質品。東北大震災後,這一詞與「
福島縣產」開始同框合體,網路上可找到無數則搜尋見證。二○一八年的台灣九合一選舉
綁公投,當多數台灣人贊成禁止進口的結果出爐時,共同社的報導也傳到日本雅虎。此一
轉載立即引來數千則貼文,少數譴責台灣人不夠意思,多數卻表達同理心:我們日本人也
因為風評被害而不敢碰災區農產品,怎能強迫台灣人購買呢?
依照農林水產省的統計,不管是產量還是價格,福島縣的六大主要農產品(米、牛肉、桃
、柿等)仍然達不到震災前水平。原因顯然出在需求面。原子力委員會的二○二○年度「
原子力白書」引用一份調查報告,稱東京都民有四分之一會勸告親朋好友小心福島食品或
去當地旅行(朝日新聞)。消費者廳針對首都圈所作的風評被害調查,受訪者中仍然有八
點一%坦承對福島食品會「躇躊猶豫」(時事通信社)。
不容否認,風評被害情形在國外出現緩和跡象,歐盟與美國在去年接連放寬福島農產品進
口。按理說來,這兩大市場人口總數近八億,要消化福島等五縣農產品還不容易,日本政
府何苦執意強迫台灣進口?道理很簡單:歐美人不吃,所以不進口;因為不進口,所以樂
得給日本賣人情。據聯邦消保部數據,德國在福島核災前一年進口農產食品中,來自日本
僅占○.一%,主要是醬、酒與茶,魚肉才六十公噸(明鏡週刊)。要知道:日耳曼人對
核汙染可是極端敏感!筆者在德國留學多年,學成後每年都去柏林待上一兩個月,卻不曾
看過超市賣場販賣日本食品。
對日本政府來說,歐美鬆綁管制的唯一意義,就是讓那個真正市場跟著「芝麻開門」!台
灣因為飲食文化與媚日情結,日產食品到處可見。很多人「照三頓喫」這些水果、山藥、
乳製品,這就難怪蔡政府宣布一出,福島、茨城等縣響起一片歡呼聲。
災區農產品在日本國內會標示產地,然而鑑於處理萊豬前科,民進黨政府不會這麼要求進
口商,面對一個把討好外國看得比照顧國民還重要的政府,台灣人能做的就是儘量少吃。
至於國民黨,堅持禁止開放固然正確,論述能力卻不及格,甚至還在年初稱「日本能保證
食安就不反對」!政客來來去去,保證何難之有?
核食進口不只攸關國民健康,也暴露出台灣民主徒有虛表的憲政危機。任何關心自身健康
與台灣民主前途的人都應思考,發起與參與下一次九合一選舉綁公投反開放進口行動。不
錯,結果可能再度被踐踏在地,但至少能激出反獨裁的活力。
4.附註、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備註 ※
歐美國家飲食習慣不同不吃日食 甚至連日本人都不敢吃自家福島食品
塔綠班以為一句日本食品很貴就能化解民眾疑慮嗎?
※ 「Live」、「新聞」、「轉錄」此類文章每日發文數總上限為3篇,
自刪與板主刪除,同樣計入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