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聞網址︰
https://reurl.cc/EpqVYK
2.新聞來源︰
三立新聞
3.完整新聞標題
清零還是共存?民調出現黃金交叉 5成6民眾挺病毒共存
4.完整新聞內容︰
生活中心/馮珮汶報導
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單日本土確診個案再創今年高峰,衝破五百例大關。《遠見》雜誌調查
發現,約七成國人若不幸感染輕症,願意優先選擇接受在宅照護;但在居家照護的標準上,
有62.8%的民眾認為,要能滿足一人一室的條件,十分困難。超過七成民眾表示,希望指揮
中心在居家照護期間提供防疫及日常生活物資,也就是建立餐點、快篩、口服藥的完善配給
。國人的防疫目標,也從清零轉向共存,56.3%民眾認為,政府應逐步放寬防疫規定。
面對Omicron變種株持續席捲台灣,指揮中心於8日公布「輕症居家照護管理指引」,宣布年
齡小於65歲、無懷孕或洗腎的輕/無症狀確診者,可以居家模式,進行照護管理。該指引的
頒布,不僅為了減輕醫療系統的收治負擔,更象徵台灣正式與「清零」告別,民眾必須學會
與病毒共存。
對此,《遠見》與「遠見民意研究調查」,自指引頒布當晚,啟動「COVID-19居家照護大調
查」,至11日中午,共計蒐集2185份網路有效問卷。根據指揮中心的預估,本土疫情高峰尚
未到來,四月底時單日本土確診案例將來到四位數,如何妥善布局「輕症居家照護」,可謂
台灣防疫系統免於崩潰的重中之重。
根據民調顯示,71.3%的民眾表示,若自己輕症確診,最希望能在宅照護,即使戶內有同住
家人,64.9%的民眾表示,仍希望家人能與自己一同接受居家照護。若為家人確診,70.7%的
民眾也希望家人能於家中照護;71.1%的國人希望,可以留在家中照顧家人。
問及為何支持輕症居家照護政策?前三名誘因為「熟悉的養病環境」、「生活機能及環境不
需重新適應」、「親近的家人互相關切」,分別有59.5%、56.1%、55.1%的民眾感到認同。
不希望加重醫療系統負擔,也是民眾選擇在家照護的主因。36%民眾認為,與其前往醫院,
在家更能獲得充足照護;44.6%民眾表示,在宅照護可將醫療資源留給更具照護急迫性的患
者。
也有民眾表示,被送往醫院或集中檢疫所後,反而更容易接觸其他確診者,增加重複感染的
可能性。再加上,與病毒共存是必然趨勢,盡早熟悉在宅照護,並無不妥。當問及「居家照
護指引,是否有窒礙難行之處?」只有8%的民眾表示沒有困難。
進一步分析,讓民眾感到難以達到的居家照護標準,「無法達成一人一室」以62.8%獲得高
票。接著,依次為「家中有65歲以上年長者(27.6%)」、「同住人員超過五人(20.7%)」
、「家中有孕婦或洗腎患者(10.5%)」。
除了對官方四大標準的疑慮,也有不少民眾針對幼童與長輩的照護標準提出擔憂。其中,有
近百則回覆指出,若確診者決定採取在宅照護,但家中仍有12歲以下、未接種疫苗的幼童,
居家照護模式是否仍適用?此外,若缺乏人手,確診父母為方便照顧幼童,又是否需遵照一
人一室的規定?也有不少長輩表示,不應以65歲的年齡,作為能否居家照護的分界線。應綜
合評估各項生理指標,讓有能力、有條件的長輩,也能享有在宅照護的權利。
對於剛上路的「輕症居家照護」,民眾的顧慮究竟為何?根據民調顯示,民眾最大的憂慮,
還是病毒對健康的威脅。58.2%民眾擔心自宅照護期間,無法掌握病情的發展,43.6%憂心居
家照護欠缺專業醫護的照顧,還有42.8%指出,居家照護會對家人健康造成影響。自宅照護
的配套措施,也是另一疑慮。36%的國人憂慮,會有日常用品補給短缺的問題,34.5%擔心,
社區鄰里對於確診者的包容度較低,未必能夠接受確診者居家照護。
當問及民眾在落實居家照護時,最希望獲得政府哪些配套?高達71.6%希望政府提供充足防
疫及日常生活物資,如協助採購、外送餐點,並提供快篩、口服藥等防疫物資。此外希望加
強健康數據上的監測。45.6%民眾希望加強遠距醫療資訊、42.2%希望加強防止疫情擴散的措
施、40.9%希望加強解隔後的諮詢與追蹤。
此外,台灣在防疫政策上,也首度出現共存與清零的黃金交叉,相較今年二月初的民調,當
時,全台仍有高達八成民眾認為,指揮中心應該在防疫強度上更加嚴格;兩個月後民調結果
反轉,「放寬防疫規定,與病毒共存」的比例突破半數、來到56.3%,超過「維持現行防疫
規定,盡可能清零」的41.1%。
5.附註、心得、想法︰
根據遠見的調查,目前全台56.3%民眾認為,政府應逐步放寬防疫規定,而支持清零的民眾
剩下41.1%,和今年2月初時還有8成要求防疫要更嚴格的狀況有了翻轉,台灣是真的該慢慢
走向共存了,政府也要有耐心跟剩下的4成民眾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