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聞網址︰
https://www.appledaily.com.tw/life/20220430/ROJYEFJ4FRBP3F56P4PMFYEIGQ/
2.新聞來源︰
蘋果
3.完整新聞標題
「急共存」致5後果! 毒理專家提「軟共存」疾呼:禁內用、少外出
4.完整新聞內容︰
本土疫情連2日破萬例,預估未來持續走向高峰,民眾必須與病毒共存,毒理學專家招名
威則認為,「急共存」短時間造成許多後果,不如提出配套措施,讓病毒可以「軟共存」
。
招名威在臉書發文指出,雖然我們要共存,可是共存也是可以有輕重緩急的,「與其急共
存短時間造成社會壓力大,中重症、死亡數大增,篩檢跟不上確診,壓縮醫療量能,倒不
如提出配套措施,讓病毒可以軟共存,畢竟事緩則圓。」
他說,單日近1萬2千確診,特別是台北市疫情很嚴重,社區篩檢站陽性率從最早4月1日的
0.66%,一路上升,4月27日的數據已看到是11.7%,代表疫情在社區已經相當普遍。
招名威指出,目前確診數大幅上升、陽性率也上升,代表疫情持續延燒,而陽性率是表示
PCR 送驗個案裡,有多少比率被驗出陽性來。「所以單看11.7%就是很高的數字,比疫情
大爆發前要高至少18倍,意思是有100人做篩檢,就會篩出12人陽性。」
招名威直言,「在這段台灣走入病毒共存的四個月內,滾動式戰略的大方向還是沒問題的
,而且暫時禁止內用,減少群聚,減少外出,都是我們該做的努力。」(即時新聞中心/
綜合報導)
5.附註、心得、想法︰
毒物專家招名威表示與其"急共存"短時間造成社會壓力 篩檢跟不上確診 倒不如
"軟共存" 暫時禁止內用.減少群聚.外出都是我們該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