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zrct5566 (美麗又殘酷的世界)》之銘言:
: 小弟八年級生
: 不諱言第一次投票就給柯文哲
: 原本真的以為選舉很簡單
: 遵從理性務實的態度 贏得大多數人民的認同
: 現在看來政治真的很複雜
: 而且還可能有生命危險
: 民進黨以前是怎成功而且拿下政權的?
: 在那個威權時代黨禁報禁還要創黨
: 難度比現在高一百倍吧
: 有沒有年紀大一的鄉民可以分享?
小蔣掌控的情治系統,滲透不少線人參與活動,後隨情勢所逼而默許建黨。
小蔣以後的李登輝,是支持民進黨的發展,曾講了奶水論。
《推背圖諰》〈台灣諗〉
國府黨國威權下台灣爭取自由民主於非國民黨之黨外運動,或以一九五一年勝選首任
台北市長之吳三連為始,五○年代與活躍省議會之郭雨新、李萬居、郭國基、李源棧、許
世賢並稱五龍一鳳;後五者皆於一九六○年參與雷震組黨運動,歷年不斷受托民意挑戰黨
國威權。蘇東啟則活躍雲林縣議會,一九六○年提案要求老蔣釋放雷震不成,又涉台獨起
事被捕而遭褫奪公權,後由其妻蘇洪月嬌出面參選公職。七○年代初,黃信介與康寧祥皆
以黨外立委活躍政壇;一九七五年兩人合作創刊本土黨外雜誌《台灣政論》。一九七七年
省市、縣市、鄉鎮地方選舉,黨外人士大舉串聯參選,而有許多當選;其中許信良脫離國
民黨而勝選桃園縣長,激情選戰引發暴動燒燬警局及民眾死傷之中壢事件,國府警懼重蹈
二二八事件而封鎖消息,當夜並以軍隊圍堵中壢對外道路以防事態擴散。中壢事件乃是台
灣首次抗議選舉舞弊而群眾自發上街,台灣街頭運動自此勃發。一九七八年,更多黨外人
士大舉運動準備年底增額立委選舉,提出共同政見要求國會全面改選、省市長直接民選、
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司法獨立、軍隊國家化等,召開黨外人士國是會議而由高雄大
老余登發帶頭連署發表聲明,年底選舉卻遇美國斷交而停辦。此時小蔣國府因應外交危機
,為免台灣局勢失控,竟而設局迫害黨外運動。
一九七九年初,國府栽贓余登發涉嫌共諜案加以逮捕,黨外人士聚集高雄遊行抗議,
許信良參加而遭國府策動議會彈劾停職。同年,黨外《美麗島雜誌》創刊,其後各地分社
屢遭國府情治唆使暴力攻擊。年底雜誌社成員於高雄組織群眾進行遊行演講,高倡自由民
主,訴求終止戒嚴與解除黨禁;遭到國府派遣特務混入群眾滋事襲警,爆發警民衝突而藉
此指稱暴力叛亂,大肆追捕上百位黨外人士受審軍法。次年二月,黃信介、施明德、張俊
宏、姚嘉文、林義雄、陳菊、呂秀蓮、林弘宣,八人遭軍法以叛亂罪起訴,二二八當天林
義雄家人慘遭殺害而凶手至今未明;三月於國際壓力下,唯有施明德遭判無期徒刑,其餘
皆判有期徒刑。許信良則是滯留國外未歸,爾後加入海外台獨運動。小蔣欲以壓制台灣本
土反對勢力而維護國府黨國訓政統治,然而同年底復辦之一九八○年增額立委選舉,仍然
有不少黨外人士當選。爾後黨外運動依然蓬勃發展,小蔣逐漸轉變態度而默許黨外推動民
主發展並使潛伏線人參與,一九八三年黨外中央後援會成立,一九八四年黨外公政會成立
而後年各地分會成立。一九八六年九月,黨外運動集會於台北圓山飯店討論年底選舉事務
,朱高正上台主張立即宣佈組黨,當場獲得熱烈響應,決定以謝長廷提議之「民主進步黨
」為名組黨。其時尚有戒嚴,組黨雖屬非法,小蔣國府並未取締;次年取消戒嚴,自此黨
外運動告終,接續傳承之民進黨正式公開活動。
......
一九八九年春,主張台獨之鄭南榕因其言論遭到法院檢調指控涉嫌叛亂,竟於拒捕時
自焚身亡,民間抗議黨國威權而追求言論自由之聲更盛。同年夏,李煥操控黨權促退俞國
華,成為行政院長。不久中共鎮壓北京學運爆發六四天安門事件,台灣社會聲援大陸學運
甚有登報要求反攻大陸;然而國府政局已然無力亦無心理會,激情不了了之。同年,許信
良偷渡回台,遭到逮捕入獄,引爆數萬民眾包圍看守所之警民衝突事件,台灣社會更加滋
生政治躁動。
一九九○年初,兩蔣已然不在而中樞無主,此年總統選舉於國民黨內暗潮洶湧,形成
支持李登輝之主流派與反對李登輝之非主流派,隱然成為本省與外省派系之爭,皆在運作
爭取國大代表投票支持;兩派爭執最終在台灣民意支持李登輝下,非主流派知難而退而放
棄競選總統。三月於選舉總統前,遷台四十餘年幾未改選之老耄國民大會,自行擴權謀利
通過延長增額代表任期;引發全台民意不滿,爆發野百合學運,要求民主改革國府遷台以
來之過時政治秩序;李登輝則於國大選舉再任總統後,特赦政治犯,釋放張學良,肯定學
運而促動政改。六月,李登輝拔昇郝伯村為行政院長,軍權壓制黨權而逼退李煥;隨後廣
召各界進行國是會議,商討政治改革。十月,李登輝主持總統府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茲
以主導兩岸統一之發展策略。
一九九一年三月,李登輝主導建構之〈國家統一綱領〉宣佈,涵涉一個中國而兩個政
治實體之觀點,默認中共存在而終止反共復國目標,希望未來兩岸自由民主統一而言:
海峽兩岸應在理性、和平、對等、互惠的前提下,經過適當時期的坦誠交流、
合作、協商,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共識,共同重建一個統一的中國。
同年五月,〈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廢止,終結台灣長達四十多年反共復國之動員戡亂
;隨之又有多人涉及台獨活動被捕,再度引發學運社運抗議政治迫害,隨即〈懲治叛亂條
例〉與〈檢肅匪諜條例〉亦遭先後廢除。十月,民進黨修訂黨綱加入台獨公投條款,內容
宣稱「基於國民主權原理,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台灣共和國及制定新憲法的主張,應交由
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選擇決定台灣獨立或與中國統一」。年底選舉二屆國大代表
,同樣長達四十多年國府行憲首屆中央民代(國大代表、立委、監委)全體退職,大陸遷
台國會完全結束。
一九九二年五月,針對內亂刑罰之〈刑法一百條〉修正為對於「意圖破壞國體、竊據
國土,或以非法之方法變更國憲、顛覆政府」需為「以強暴或脅迫」之「著手實行者」才
會處刑。從此台獨、中共、或任何國內外顛覆勢力在台發展,只要沒有涉及強暴或脅迫,
一律無罪。舊有黨國威權不再,台灣社會迎來完全政治自由。自此海外台獨人士紛紛回台
發展,親共黨派亦然挺起。民進黨已因主張台獨而分裂,許多反對台獨者因此退黨;譬如
首倡創黨之朱高正,便已離開而另創中華社會民主黨。年底選舉二屆立委,民進黨取得近
三分之一席位,國民黨席位過半卻已退失不少。李登輝以行政院需向立法院負責為由,要
求郝伯村辭去行政院長,郝則堅持必須國民黨中常會通過才願辭職。李乃維護台獨,自視
是在推動台灣自由民主;郝則反對台獨,自認是在保衛中華民國命脈;雙方勢力僵持不下
,政爭危機逐步惡化。
一九九三年一月,海外高僧宣化上人來台弘法,開講關於中國未來國運預言〈步虛諭
〉,宣示將來取代中共的勢力注重青色而「中國在二十一世紀會領導世界」,勸慰來訪黨
國保守人士平心靜氣接受政局轉變,又言將來主導中國前途之政黨黨名只有一個「新」字
,與郝面談則以袁世凱警示,大為緩解當時政局緊張對峙局勢。雖然宣化上人來台發言引
發朝野爭議,此後台灣政壇卻是隱索其語。其後郝於月底國大會場,遭到民進黨與親李國
民黨國代群起羞辱大呼下台,郝則高呼「中華民國萬歲,消滅臺獨」而後宣佈辭職。雖然
李登輝至此完全掌握國府黨政軍權柄,成為繼小蔣之後黨國強人,然而黨國威權已然走向
消逝,台灣社會逐漸活力踴躍邁向自由開放,終而滋生中國歷史首見公民社會,日後形成
社會強於政府之政治格局。
......
二○○○年總統大選,國民黨內大多屬意民氣最旺之宋楚瑜參選必勝,李登輝卻獨排
眾議推出連戰參選,再度引發黨內分裂,造成宋楚瑜脫黨競選。宋楚瑜原本聲勢領先,李
以興票案將其扳下,連戰仍是形象不佳,最終導致民進黨陳水扁當選。選後許多國民黨支
持者憤怒遭到李登輝欺騙,群聚包圍中央黨部抗議,暴力衝突迫使李辭去黨主席。五月,
李登輝交接總統予民進黨陳水扁,國民黨失去二戰後在台持續政權,兩蔣在台建構黨國體
制至此完全終結。
李登輝於兩蔣逝後十餘年解構黨國體制,外媒號稱民主先生之寧靜革命,得以使台灣
轉型建立自由民主。然而台灣民主乃是兩蔣時代即已透過地方自治逐步建立社會基礎,來
台國府政治宗旨本就是在建立西式自由民主,兩蔣是以團結反共復國為名而限迫民權,故
而李之推動自由民主乃以獲得國府上下多數支持。李之推動台灣自由民主,乃以合法形式
進行,解構黨國過程具備合理法統基礎,巧妙承接國府來台政統,直至最後暗圖制定新憲
終遭民意阻止。國府在台之黨國威權體制於二○○○年走入終結,台灣從此自由社會日益
崛起凌駕政府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