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台灣大漲產業電價衝擊台積電 營運成本增加、供電不穩更是隱憂
https://www.taisounds.com/news/content/84/155944
太報
台灣今年兩度調漲產業電價,衝擊半導體產業。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台灣的能源轉型正
在拖累產業,電價突增和日益上升的停電風險,已影響到亞洲最大半導體企業台積電(TSMC
)。
經濟部今年9月底拍板,產業電價(工業電價)自10月16日起平均調漲12.5%,加上今年4月
調漲平均11%,是罕見的一年兩度調漲電價。
《金融時報》指出,台積電在自己國家支付的電費將比其他地方都高。台積電財務長黃仁昭
上月告訴投資人:「基本上,過去幾年來電價已翻倍。我們認為,台灣明年的電價對我們來
說將會是我們所有營運地區中最高的。」
台灣的電價在全球而言算是最便宜的國家之一,低電價一直是台灣競爭力的一環,加上租稅
優惠和低廉地價,吸引產業留駐。
但是低電價已經難以為繼。俄國入侵烏克蘭後油價走高,加上一直缺乏足夠的替代能源,台
電長期處於巨額虧損狀態。
自2022年以來,台灣已4度調漲電價。並且,為了控制通膨及保護經濟脆弱部分不受衝擊,
台灣政府調漲電價集中於產業用電。
今年的2度調漲產業電價,工業用電大戶衝擊最大,台積電總計電費支出大漲25%。台積電計
畫明年將毛利率調降1個百分點,對於原本接近60%的毛利率而言,衝擊並不大。
半導體的用電需求非常高,以台積電去年的數據為例,製造一片12吋晶圓需要40.5度電,是
2017年兩個世代前製程的近2倍。
中華經濟研究院高級分析師鄭睿合指出:「在大多數已開發經濟體中,通常民生電價會高於
產業,以反映將電力輸送至住宅時需要降壓的較高成本。但是現在情況相反。」
在最新電價上路後,台灣的產業電價將超越出口競爭對手南韓及日本。
儘管台灣大幅投資開發離岸風電,目標在2030年之前供電達27%至30%,但開始得太晚。此外
,台灣也逐步汰除核電,預計明年5月最後一座反應爐將停役。這使得燃煤與天然氣發電占
總發電量8成以上,而這2項都依賴進口,再生能源占比僅9.5%。
標普全球(S&P Global)在最近一次研究指出:「長期而言,電力供應短缺可能抑制台積電
在台晶片產能的擴張。」並警告電力問題對台積電而言「日益增加信用風險」。
台灣美國商會(AmCham)在今年的白皮書中也指出,在面對燃煤和核電即將減少的狀況下,
要維持可靠和負擔得起的電力是一項「迫切的挑戰」。白皮書也提出警告,無預警而突然的
價格飆升「打亂營運並阻礙成長,對於尋求維持或發展在台灣業務的全球投資者來說,尤其
令人擔憂」。
心得:
金融時報說的是真的嗎?
原來我們的產業電價有超過日韓喔?
還好台積電已經開始在其他國家發展,
不會造成政府太大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