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閒打混,簡單回一下
前文使用的中性概念,其實可以從兩面下去分析
a.從系統搭配來看
換線如換機,"忠實反映"前端變化
b.從個人經驗來看
聲音逼真,音質一定程度符合個人的經驗體會
從a.的角度而言,有時候並不是"忠實反映" 這種從前端到後端直直往下滲透的邏輯
而是處於特定的不穩定情況,對環境變數相對敏感
舉個例子,在電源狀況差的時候,T1衰聲的幅度明顯比K812大
或者,直白的講,要充分驅動 更受環境變數與系統搭配牽制,容錯空間小
從這角度 可以說 "難推"
另一個極端是系統很穩定,在不會失控的大前提下
以把前端變化的影響穩穩地侷限在一個範圍內
乍看之下是好事,"好推",實際上還是取決於聽者能不能察覺出那個隱藏起來的邊界
b.的例子而言
我想第一印象 就是 通透,或者聲音乾淨清楚的程度
再來更深一層 是透明,是聲音逼真無隱的程度
通透大抵上有一個比較寬泛的共識,也充分反映在器材的定位/訂價上
但是透明或多或少有點神棍化
是一個立基於音質、音色、動態、結像等等,綜合性的指標,也相當依賴
個人的經驗與主觀
a.和b.的狀況往往會混在一起,變成一個較為寬泛的中性概念
這就是上面討論會那麼熱烈的理由了
先釐清 "中性" 到底有哪些 可能的涵義,也有助於進一步的思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