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類電源濾波產品,一路玩過來發覺在音響耳機圈似乎有蠻分歧的看法。
看過蠻多文字心得,常常提到會減少聲音的"動態",變髒,變暗等等負面效果。
拿萬元級的錄音介面跑RMAA做一些簡單的陽春測量其實看不出加上電源濾波後有什麼
明顯的變化,但主觀上的聲音確實改變不少。
自己最近玩過幾款比較低價位的濾波器,大概比較有感的就是Tripp Lite家的產品。
其他像是普通家電大廠的幾款也都試過(比如:Philips),改變都沒T家強烈,甚至聲音
變差。
****************************************************
分享一下 Tripp Lite ISOBAR 跟 HT10DBS 的心得:
Tripp Lite ISOBAR 跟 HT10DBS 其實打開來是一樣的東西,只是 HT10DBS 把最後一組
兩個插座分成四個。HT10DBS 的電話網路跟同軸電纜保護接頭都是被動元件與裡面的電
源濾波無關。
內部和量測可以看這個網站:
https://www.tomshardware.com/picturestory/684-tripp-lite-isobar-tear-down.html
HT10DBS 號稱前兩排是isolated filter bank (獨立的濾波插座排)。打開內部確實是這
樣沒錯,但似乎這兩排共用一組濾波。而 ISOBAR 內部跟 HT10DBS 一樣,自然也只有前
兩排有濾波。看起來是個不怎麼完美的產品。
雖然沒有到很完美,不過價格低廉(amazon直接運回來一隻不到2000台票)。聲音的改
變個人是蠻喜歡這樣的味道:主觀上高頻變得圓潤,較甜,不毛躁不刮刺,人聲也比較
厚實,整體更細緻耐聽。對於一些中低價位的音響器材(通常這類器材的電源設計比較
簡單一點)個人覺得改變蠻正向的。
不過由於設計上並不是平均對稱的設計,只有前兩排有(獨立?)濾波。我自己
try & error 一番發現有一種組合主觀上明顯比較好聽,其他的接法都會有一些主觀聽感
上的缺點(比如聲音暗沉較粗糙等等)。
在PC基底的系統上試過最好的組合是DAC/擴大機放前二濾波排,PC跟螢幕放後面的非濾波
排。如果把PC/螢幕跟DAC/耳擴分別放在兩組排插的濾波排聲音反而會變差,我也
不知道為什麼。如果DAC走光纖那就把DAC/擴大機放在另一組排插跟PC分開聲音會更好。
可能這些變化多少跟DAC/PC間地端的導通有無有關。
另外,如果市電無接地,濾波排插聲音試過幾款聽起來都會變糟。
個人認為這可能一部分解釋了為什麼濾波排插在台灣這裡的心得有很大的分歧。
以上,歡迎討論,這東西很便宜,大家可以試試看分享一下聽感。
預算有限的狀況下,個人很推薦Tripp Lite的產品來改善聲音。
還有一個重點,HD800S好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