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 專欄/曹銘宗】
臺灣中部的能高山(能高山主峰,海拔3262公尺),雖然很有知名度,但很少人注意
山名由來。
屬於中央山脈的能高山,列入臺灣百岳,雖然高度只是中上,但因山名有個「高」字
,在日本時代與「新高山」(玉山)、「次高山」(雪山)並列「臺灣三高」。由於
日本時代還設有臺灣中部原住民行政區「能高郡」(涵蓋今南投縣埔里鎮、國姓鄉、
仁愛鄉等),所以一般常以為「能高」是日本人命名,而未進一步了解名字的意義。
然而,日文漢字並沒有「能高」的用法,在日本似乎沒也有「能高」的地名。事實上
,臺灣在清代末期由欽差大臣沈葆禎倡導的「開山撫番」政策,為了開發「後山」(
臺灣東部),在打通前後山聯絡通道時的調查紀錄中,就出現「能高山」的地名。
在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的「數位方輿」網站,可以找到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的清代「
臺灣前後山全圖」,此圖在清光緒六年(1880年)所製,並說明全圖可與清同治十三
年(1874年)欽差沈葆楨在臺灣撫番開路的奏報互為參証,而地圖上就有「能高山」
,證明這是清代就有的地名。
但是,中文字的「能高」又是什麼意思?聽起來並不是華語的用法。
在進一步討論「能高」之前,我要提一下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翁佳音與我合著的《
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貓頭鷹出版,2016年),書中談到探討臺灣地名的方法學。
臺灣先有原住民族,四百年來歷經荷蘭、西班牙、明鄭、大清、日本、中華民國的統
治,由於政權經常更迭,加上族群非常多元,使得地名源流變得十分複雜。現在以中
文書寫的臺灣地名,可能是原住民語音譯、歐洲語音譯、漢人的閩南語、客家語、福
州語、潮州語、明清官話等,以及日本語的音讀或訓讀漢字。
因此,探討臺灣地名的由來,不能望文生義,必須聽音辨義,還要有歷史知識。例如
野柳,從字面上看是野生的柳樹,但野柳是海岬,哪有柳樹?回到十七世紀歷史,西
班牙人在基隆和淡水建城,航行兩地經常在途中的海岬觸礁,故在地圖上標示Punto
Diablos(魔鬼岬角),西班牙文的Diablo魔鬼,正是臺語「野柳」(音iá-liú)的
語源。花蓮縣萬榮鄉紅葉村地名,其實不是源自滿山楓紅。當地最早本是阿美族部落
,地名是阿美語Koyo(野貓之意),清代漢人以臺語音譯「高藥」(Ko-ioV)
南投縣鹿谷鄉凍頂山的凍頂烏龍茶名氣很大,但「凍頂」什麼意思?古早赤腳「凍著
腳尖上山頂」採茶的說法,完全沒有說服力啊!這要從早年南投也有很多客家移民的
歷史來看,才能找到答案。原來,臺語「凍頂」是當地客家語「崠頂」的誤寫,崠頂
就是山頂,指種在山頂的茶,與冷凍無關。
以此來看,「野柳」是隱藏的西班牙語地名,「紅葉」是隱藏的阿美語地名,「凍頂
」是隱藏的客家語地名。
南投縣埔里鎮有個地方叫「生番空」,被解釋為原住民被殺光,但如果知道當地有客
家人,客家語「坑」與臺語「空」同音,就是山谷的意思,那麼客家地名「生番坑」
就可以合理解釋為當年原住民居住的山谷。
南投縣中寮鄉有個地方叫「番仔吧」,由於臺語「吧」(音pa)指烤乾的食物,所以
地名由來被說成原住民在這裡被燒焦。其實,當年客家人稱這裡為「番仔垻」(垻與
吧同音,指溪邊沙地),就可以合理解釋為當年原住民居住的溪邊沙地。
屏東縣高樹鄉的地名由來,一般說是日本時代命名,傳說因早年村內有一棵高大的木
棉樹而得命。但日本時代1904年「臺灣堡圖」上已有「高樹下」,可見這是清代就有
的地名。
此外,形容樹木高大,在中文和日文會說大樹、巨木,並沒有「高樹」的用法。
如果以當地移民是閩客混居,而當地又有臺語「龍眼腳」的地名,可以推測「高樹」
可能是客家語「果樹」的誤寫,因為客家語「果」與「高」同音,而且客家語有「果
樹」的用法,臺語沒有。
回到正題,是否可以用客家語來解釋「能高山」?我們想像當年清代官方為了「開山
撫番」政策前往臺灣中部山區調查,問到當地的客家人(臺灣山地確有很多客家人)
,客家人說此山叫「乳菇山」,但記錄者不懂客家語,就寫成諧音的「能高山」。
客家語「乳菇」(nen-ku)指女人的乳房,所以「乳菇山」就是像乳房的山。「能高
山」像乳房嗎?我們看維基百科「能高山」詞條中的照片,真的就像乳房!
其實,臺灣客家人以乳房為山命名已有例子,最有名的是桃園龍潭的「乳姑山」,山
形像單個乳房,當地主要居民是客家人。
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說「能高山」就是客家地名「乳菇山」,但這是目前對「能高」由
來最有根據的解釋。
由此可見,臺灣除了有明顯的客家地名,例如「屋」(房子)、「壢」(山溝)、「
坑」(溪流)、「湖」(窪地)、「窩」(山谷)等,還有很多隱藏的客家地名。
============================================================================
作家簡介
曹銘宗
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
曾任聯合報記者及主編、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中興大學駐校作家。
現從事台灣文史寫作、演講、導遊。
出版《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等三十種著作。
本文網址:https://reader.udn.com/reader/story/10241/275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