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帶著孩子去健行-芝山岩

作者: toiletmei (傲笑年)   2017-11-09 16:48:29
http://blog.xuite.net/toiletmei/blog/539733088
‧時間:2017年3月6日
‧年齡:3歲11個月
  搭捷運的時候常常在芝山站下車,為的就是去家樂福採買來自老公家鄉的滋味,那時
候淡海的家樂福還沒開張,我們夫妻倆常常在芝山站附近吃晚餐,吃完就去家樂福採買。
從來不知道芝山站名稱的由來,直到有天無意間翻到了Tony的書,介紹一處「老者安之,
少者愛之,不曾親近郊山者能歡喜擁抱,不喜愛爬山運動者能欣然接受,而愛好自然者
能驚豔喜悅, 喜好文史者能沉吟感動」的地方,才知道原來在臺北市內,有這麼一處絕
妙之地。
  雖然大學念的是理工科系,但仍不減我對自然的愛好、對文史的迷戀。喜愛歷史地理
的種子並非於學生時期萌芽,反倒是在畢業後獨自一人走遍世界,才發覺史地的精彩。後
來決定與外子定居臺灣,才帶領著這個異鄉人,一步一步探索在地。蝸居淡水,是因其位
置近山亦近海,外子愛看海,我迷戀著山,常常假日不是在海邊觀浪,就是在山裡尋仙。
芝山岩是這麼一處近得不得了的地方,卻以為僅是一顆大石頭,親自訪尋,才發覺此地如
此迷人!
  我們並沒有從士林惠濟宮牌樓的主要入口上山,反而是走木棧道來到至誠停車場旁的
芝山岩探坑展示館,雖然早在1896年日本學者栗野傳之丞就於此地附近發現距今3000年前
至 3600年前,生活在此的史前人類所使用的石斧,但展示館原址的內容物卻晚至於2000
年年底,因生態池挖掘工程才被發現。而後在挖掘原址建造一玻璃屋作為展示館,雖面積
僅有6平方公尺,卻涵蓋了六個文化層(十三行文化層、植物園文化層、圓山文化層、芝
山岩文化層、訊塘埔文化層和大坌坑文化層),文化內容的年代從7000 年前到2000 年前
,全臺僅此一處。週末有兩場免費導覽,分別是11點到12點和下午3點半到4點半。
  我們到的時候剛好是導覽尾聲,子台隔著柵欄觀察考古坑洞裡的岩層,問了許多問題
。最近我們陪他觀賞一部法國卡通《環遊世界探險趣》(我們是看法文版的,在YouTube
搜尋「Mouk Mouk」就可以找到很多影片了),裡頭有一集是與考古有關的,子台馬上就
跟我說「考古」是不是我們在芝山岩看到的東西啊!嚇了我一大跳!孩子的記憶力實在驚
人!
  因為當天帶著推車,所以我們決定沿著太陽石步道上到雨農閱覽室,再從上頭往下看
百二崁。沿著太陽石步道一路上坡,兩邊林木蓊鬱,雖處都市之中,卻有入山林之感。
  太陽石步道上有一蝙蝠洞,蝙蝠洞裡已無蝙蝠棲息,倒是關於此洞的鄉野傳說倒仍在
民間流傳著,洞穴的上方是一塊傾倒的岩塊,往上走幾階仔細觀察,會發現傾倒的岩塊上
有一圈一圈的痕跡,像是太陽放射狀的光芒,所以稱為「太陽石」。太陽石對面的岩壁,
有著吻合的圈狀痕跡,推斷出這是一塊大石頭因不明原因(有學者推論可能是植物的根部
撐開)而裂開形成「貝口狀裂面」(類似玻璃或瓷器邊緣破裂的情形)。
  太陽石步道的盡頭便是雨農閱覽室。雨農閱覽室的原址是芝山岩神社,為了紀念六位
慘遭殺害的日籍教師(六氏先生)而立。1896年,日本領臺次年元月一日,慶祝元旦之際
,六位從日本招募來臺教授臺人國語(即日語)的教師在參加完慶祝活動,中途遇臺北城
內動亂,欲返回山上學校之際,遭鄉勇斬首殺害。此次遇害教師年紀最小的僅有十七歲,
史稱「芝山巖事件」或「六氏先生事件」。此事震撼日本政府,臺灣總督於同年2月1日將
六人的骨灰厚葬於芝山岩山頂的大樟樹下,並舉行盛大的追思典禮。7月,臺灣總督府立
「學務官僚遭難之碑」,並由當時的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親擬碑文及篆字;1929年,芝
山岩神社落成,並規定每年2月1日為例祭日,除了總督府代表和教育界人士參與祭祀典禮
以外,士林公學校全體師生都要到神社參拜並唱頌六氏先生之歌以頌揚「芝山岩精神」(
臺灣的日本教育者精神)。
  當然,芝山岩神社已不復在,神社主殿成了紀念國民黨情報機關將領戴笠的雨農閱覽
室,拜殿則變成供遊人休憩的中國式涼亭。芝山岩神社於二戰過後被搗毀損壞,連同骨灰
、墳墓和碑文等相關文物皆被破壞,直到1980年代,芝山岩的歷史文物才開始受到重視,
相關文物陸續修復。雨農閱覽室的前方,那棵據說是臺北盆地最古老的大樟樹旁,屹立著
百餘年前設立的「學務官僚遭難之碑」,一旁還有1958年國民政府立的「芝山岩事件碑記
」,記載著六氏先生事件發生後,被日軍遷怒而殺害的當地農民之姓名,提供了另一種角
度來看待此事。
  對我而言,無論是懷著滿腔熱血來臺教書卻受無端受害的日本教師,或是被日軍遷怒
而殺害的臺灣農民,都是歷史洪流下的犧牲者。臺灣這塊土地上的衝突和矛盾教會我許多
事,看待歷史事件絕不能聽信單一方的說辭,因為所謂的歷史也不過僅是執政者用自己的
角度說故事。
  那間關閉已久、布滿灰塵的雨農閱覽室前方是一條筆直的石階路,人們稱作「百二崁
」,意指「一百個階梯」,舊時是芝山岩神社的參道,許多日本政要、教育人士和莘莘學
子走著這條氣氛穆肅的階梯,到神社祭拜那些為了教育理念來到臺灣而喪失生命的教育家
。如今,百二崁兩旁的樹木依舊蒼綠,只是景物依舊,人事全非。有趣的是,百二崁其實
有兩百二十餘階,因此應為「百廿崁」才是!
  在更久遠之前,這裡也是中國漳州移民的據守之地。曾經,漳州人和泉州人為了灌溉
水權、爭取墾地、建屋蓋廟等諸多利益在這塊寶島上打得你死我活,「芝山岩」地名的由
來,就是清朝漳州移民認為這座小山丘像極了故鄉那座「芝山」,因此以「芝山岩」命名
之。乾隆16年(1751年),該地漳州人決定在芝山興建兩座廟宇,分別主祀開漳聖王與觀
音菩薩。次年,兩廟完工,東側為觀音佛寺,寺名為「芝山巖」,西側為開漳聖王廟,廟
名為「惠濟宮」。
  乾隆51年年底(1787年)爆發臺灣清治時期三大民變之一的林爽文事件,當地舉人吳
維仁(漳州人)率領民眾抵抗政府,死傷無數。事件過後,民眾募資將這些參與戰役或無
辜波皮的無名屍骨合葬在芝山岩上,稱作「大墓公」。咸豐三年(1853年)至咸豐九年(
1859年)間發生數起激烈的漳泉械鬥,其中以豐咸九年發生的芝山岩一役最烈,漳州人所
建的八芝蘭(士林)村莊全燬,只好退居芝山岩避難卻被泉州人包圍,只要一下山便遭泉
州人殺害。而後居民又將這些被殺害的屍體合葬於大墓公中,碑上刻有「萬善同歸」四個
字。民國18年(1929年)重修,改名為「同歸所」,墓塋兩側對聯寫著「同歸原有數,一
所豈無緣」。
  在同歸所步道前方有一座小小的石砌土地公廟,為清代建墓時所建,其年代已不可考

  六氏先生墓附近還有「洋蔥石」,層層剝落的岩石,像切開的洋蔥一般,一圈一圈的
,非常有趣!惠濟宮後方步道旁或化石步道旁都可以找到,有的是橢圓形的、有的是長形
的,讓人看得目不轉睛呢!
  除了「洋蔥石」,附近還有一座「石象」!石象的位置比較隱密,約莫在芝山巖惠濟
宮後方的邊坡下,過去通往東隘門的步道即從此下,不過東隘門已倒塌拆除,因此將此步
道封閉。石象是一塊酷似大象的大岩石,雖然鼻子被土部掩埋一大半,但還是可以隱約看
出它的象形。
  芝山岩的植物也紀錄了這座小山丘的「滄海桑田」,山頂有許多濱海的植物林相,像
是搭肉刺、血桐和蟲屎等濱海植物,竟然可以在山上見到,怎不令人嘖嘖稱奇呢?
  除此之外,這一段路上還有人為的遺跡呢!岩塊上一個一個的小洞,經考古確認是史
前人類的柱洞遺跡,史前人類在石頭上挖出一個一個20至30公分不等的小洞,作為建築的
基礎,根據統計,小小的芝山岩上就有380個柱洞,為臺灣史前遺跡的少見的建築遺跡之
一!
  好不容易來到芝山巖惠濟宮,子台早就饑腸轆轆了,找個地方坐下,拿出餅乾吃沒幾
口,就看著他跟著其他小孩在廟口前跑來跑去了!
  芝山巖惠濟宮前的廣場腹地廣大,從廣場看出去瞭望極佳,孩子也有足夠的空間可以
奔跑,一陣微風吹來,真想在這裡打個盹,睡個舒服的午覺!
  芝山巖惠濟宮為直轄市定古蹟,是三間廟合而為一的特殊例子。主祀觀音菩薩的芝山
巖和主祀開漳聖王的惠濟宮由八芝蘭舉人施贊隆等人發起,於同治十年(1871年)合而為
一,當時建築為兩層樓,一樓供奉觀音佛祖,二樓供奉開漳聖王。光緒14年(1888年)該
廟慘遭祝融之災,多處焚燬,隔年改建成二進式的廟宇建築,並將大墓公附近的文昌祠合
併,形成「三廟合一」的特殊景觀。往後歷經多次修建,今日所見的芝山巖惠濟宮已無古
意,僅是一座外表華麗的鋼筋水泥建築,正殿祭祀主神開漳聖王,後殿樓下主祀觀音佛祖
,後殿樓上則祭祀文昌帝君。逛遍整座寺廟,發現可看之處寥寥無幾。
  真正可看之處,在廟旁的「懷古園」裡。懷古園裡有一座立於1999年的敬字亭,年代
如此近的東西雖稱不上古蹟,但卻道出過去讀書人對於文字的尊重,只要是上頭有字的紙
,便會拾撿至敬字亭焚化,再將灰燼撒入河中放流。小的時候母親總是一再告誡我,書籍
和課本不能隨意丟棄,我總以為母親是要收集紙類拿去回收處稱重賣錢,後來才知道她是
拿去敬字亭焚化,小時候認為這樣的做法太不環保,長大後卻漸漸可以理解母親受到儒家
教育,因此對於文字有種特別的尊重。
  而讓人眼睛一亮的是兩塊年代久的石碑,一塊是立於道光25年(1845年)的「惠濟宮
碑誌」,上頭記載著惠濟宮建廟的由來;另一塊石碑是立於道光29年(1849年)的「芝山
合約碑記」,上頭記載著捐地給廟宇一事之始末,主要功能是為讓捐地者的後代子孫明白
祖先已經把此地捐給廟方,讓廟方有所根據可以使用這塊土地。
  除此之外,懷古園立有碑林,這些碑林為建廟200多年來改建或整建時拆除的石柱碑
聯,清代嘉慶、咸豐、同治、光緒到日治時期的大正等年號都可在此見到。
  子台不小心瞥見玄奘法師的白馬石雕,開心的要我們抱他「上馬」,騎完白馬後又跑
去魚池裡看魚,只見子台將手指頭伸入水中,裡頭的錦鯉便立刻躍上咬了一口,嚇得子台
迅速的把手抽回!沒想多幾次之後,子台膽子變大了,開始玩起釣魚遊戲了!
  繞到芝山巖惠濟宮的後方,有條陡下的階梯通往北隘門,雖然北隘門仍存在,但已經
不是原本的「真貨」了!北隘門約於1986年拆除,後來臺北市公園路燈管理處才又以安山
岩石材重建,非常可惜。這條步道一直往下,可通到芝山文化生態綠園。我們是在耶誕節
隔天拜訪這座腹地不大但十分有料的生態園區,門票才50元,非常值得一訪。由於委託臺
北市野鳥學會芝山岩管理處經營,所以裡頭還收留著許多受傷的猛禽,親自一看才知道這
些鳥類十分巨大!
  回到寺廟後方,順著木棧道來到時間廣場。
  時間廣場是一方小小的空間,地上有許多字牌,以時間為軸介紹地球的轉變,也讓民
眾藉由文字認識芝山岩不同時期的史前文化。而時間廣場上用磚頭排出的「鑰匙孔」狀的
圖案,原來是芝山岩駐軍營舍的遺跡。國民政府來臺後,軍統局(即「國民政府軍事委員
會調查統計局」,現稱國防部保密局)在總統官邸(也就是附近的士林官邸)建造了許多
軍事設施,芝山岩因為地形突出,成為防守兼佳的軍事要地,以致於目前仍可在芝山岩見
到許多閒置的碉堡、警哨站和機槍陣地等軍事設施。由於軍統局早期的領導人是戴笠,在
芝山岩周邊也有許多榮民軍眷定居,因此為了紀念這位將軍,便出現許多以戴將軍的「字
」為名的地名,像是雨農國小、雨聲國小、雨農路、雨聲街、雨農閱覽室、雨聲新村等。
  經過時間廣場,順著木棧道走到底就是西砲臺舊址,砲臺不復見,只剩基座,現已改
建為瞭望臺,是芝山岩上展望最佳的地點之一。
  從西砲臺舊址走回芝山巖惠濟宮的路上,由於子台的腳步放慢了,發現芝山岩的草木
之間有許多閒置的軍事設施。本來覺得這些東西很礙眼,不過也多虧了芝山岩曾是軍事管
制區,使得此區的生態環境未被破壞,因此可在芝山岩見到豐富的物種和百年老樹。
  過了芝山巖惠濟宮山門下行不久,就是今天的「壓軸」了!聞名已久的芝山岩西隘門
年代久遠、古色古香,被列為直轄市市定古蹟。十八世紀的臺灣,自中國東南沿岸遷移來
臺的漳泉二州移民仍在寶島上演著「分類械鬥」全武行,原本住在八芝蘭(今士林區)的
漳洲人經泉州人數度侵擾後,決定將芝山岩當成緊急避難所,在泉州人來襲之時,可以躲
到此處避難。於是便在道光5年(1825年)於芝山岩上興建東、西、南、北四座隘門,除
了保護附近的漳州人,也具有保護山頂上崇奉漳州聖王的惠濟宮的功能。不過這四座隘門
只剩下西隘門保有原貌,東、南隘門已不復見。
  西隘門的牆垣係由出產自唭哩岸的木山層石英砂岩和出產於觀音山的安山岩混合鋪砌
而成,城桓上方可見由三堆巨石堆成的雉堞(古代城牆的内側稱宇牆或是女牆,而外側則
稱垛牆或雉堞),敵人來襲時可供躲避,而雉堞中間留有外窄內寬的銃孔,可將長槍架於
其上,隱密不易被發現。雉堞後方有三尺寬的馬道(建於城牆內側的漫坡道),城桓中央
開有一門,城楣題有「芝山岩」並落款「乙酉年」,仔細觀察門楣下方,還留有承接門軸
的門臼呢!
  時值三月櫻花季,西隘門步道兩側的櫻花盛開,非常漂亮。我們沿著階梯緩緩走下坡
,步道一側有座「仙泉聖蹟」小型牌樓,上頭有題字「民國十七年元月九日此處忽湧靈泉
乙口,俗稱『仙泉』能至萬病,救人無數,流傳全省。咸為謂神靈顯化,所以使然耳。何
益圭敬誌 芝山林正峰拜書」。據說以前此數會湧出泉水,飲用後可治百病,被士林人稱
作「仙水」。傳說中湧泉的洞口雖小,但泉水卻能源源不絕的湧出,直到民國22年,有個
自作聰明的人,心想洞口如此之小,怎麼不鑿大一點,就能用水桶來接水了,沒想到這一
鑿,泉水反而不再湧出來了!
  仙泉聖蹟上方是一塊題有「洞天福地」的巨石,為士林鄉紳潘永清所題,「福」與「
蝠」同音,因此「洞天福地」意指「蝙蝠洞上一片天,所罩之處皆福地」。題字的潘永清
先生是清代同治年間興建八芝蘭新街的開基者,潘永清之子潘光松在六氏先生事件之後被
日人所殺,眼尖的人會發現「潘光松」先生的名字在芝山岩事件碑記上有提到。
  子台在步道盡頭的牌樓下方找到了兒童遊樂區,忍不住跑過去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我和老公則是坐在一旁看著跑來跑去的子台還是一副精力旺盛的樣子,心中好生羨慕,也
感嘆自己體力大不如前了。芝山岩的面積說不上廣闊,但這座小小的山丘上卻有無數的寶
藏等著我們一再探尋,今天就到此為止吧!我和老公瞥見一旁有家披薩店,便拎著還活力
十足的子台進去大飽口福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