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長近幾年來一直在翻譯日人在台登山的文獻
最近他翻譯到兒島勘次的文章,覺得很驚艷,甚至告訴我
他往昔崇拜的三雄要改為四傑了(鹿野忠雄、千千岩助太郎、沼井鐵太郎)
剛好有一篇兒島勘次寫的素密達的文章
我幾個月前才剛走過聖稜,也是跟泰雅的夥伴們一起去的,看了十分有感
覺得我們住在這塊土地上,也跟前人爬著一樣的山
卻對前人爬山一無所知,實在是太可惜了!
這篇遊記裏面還附有許多表情與角度都很精彩的圖片
泰雅族人吆喝與歡樂的歌聲仿佛都還歷歷在目
我記得跟巡山員O一起爬山時,他很喜歡放一首泰雅的歌
旋律就跟我在網路上找到的"泰雅織布歌"一樣,但是節奏輕快得多
大豹社的泰雅織布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aYcuiKrZI
O告訴我,這是他母親最愛的歌,所以他也很喜歡
歌詞是"尤大斯、亞ㄍㄧ、亞發、亞亞..."
我問O是不是歌詞裏寫的是思念已逝的家人,他說是
看到這篇來自五峰白蘭部落的泰雅族人跟日本人一起爬上素密達的遊記
(O是隔壁尖石的基納吉群,其他巡山員則泰半是五峰的霞喀羅群)
我心中的感動難以言喻,這陣子跟泰雅族人一起爬山,真覺得他們是那麼強大與樂天
他們一定也很想知道自己的先祖們是如何爬山的紀錄的吧!
原文連結:
https://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86384685
以下附上全文:
(下素密達北壁,翻拍自兒島堪次『台灣の山』)
譯註:本文譯自兒島勘次『台灣の山』中的『シミタの断崖』一文。當時23歲尚是大學生
的兒島勘次,和鹽見正、入江保太等三人於1933.7.10從京都出發,搭蓬萊丸抵基隆後,
展開近二個月的台灣山旅。他們在沼井鐵太郎的協助下,攀登南湖大山 、玉山、玉山東
峰、南峰東稜、西南稜及東峰北側的岩攀與大水窟山,之後陸續攀登聖稜線、關山越嶺道
及關山。
本文『素密達斷崖』係兒島的聖稜線山行中的一個片段,兒島於攀登玉山諸峰後,8月9日
由竹東經上坪、清泉,再由田村台往檜山,登頂大小霸後,走聖稜線下志佳陽大山,8月
19日抵環山部落 ,再由四季返北。
兒島勘次(1910-1979),在同志社大學山岳部期間即非常活躍,1933年3月完成積雪期的劔
岳早月稜線的首攀,其登山足跡遍及日本南北阿爾卑斯、千島列島北部、台灣、北朝鮮、
中國東北部、大興安嶺等。1966年6-12月擔任同志社大學Saipal(尼泊爾/7031公尺)的登
山隊隊長,並帶領首登。著有『台灣的山』、『登山歷程』等
像用銳利巨斧狠狠砍下切口般的赤裸裸岩石
像牙齒般光滑的岩膚毫無預警地峭立於青黑森林及綠色草原之上
停下腳步的泰雅人指著說
『素密達、素密達』
鹿被追趕進這斷崖後無法前進而驚恐佇立
最後落得變成獵人囊中物的下場
所謂素密達聽說就是『獵物多的地方』、『獵物聚集之處』的意思
相較於北側險峻的景觀
南側是大森林
在有穩定水源的岩石下把地弄平
泰雅五人睡在較高的地方
低的平坦地則由長野巡查、鹽見和我放鬆地伸直雙腳地熟睡
晴朗的早晨
一知道今天要滯留
兩個泰雅人隨便吃完飯後就外出打獵
肥胖而一副頭目架勢的『泰摩』(タイモ)
因為體格堂堂
所以叫他『大泰摩』(カラホ タイモ)
長相端整而有開朗臉龐的『比林』(ピリン)
內向話不多但常常笑意掛臉上
IMG_2737.jpg - 山行九年
跟隨我們來的三個人
是『武陶』(ウタオ)、『哈韻』(ハユン)、『猶民』(ユーミン)
武陶的身材一如『精悍』兩字所形容
臉龐精瘦而胸膛鼓突
在他精神十足的聲音下
我們每晚都唱著:
『今天是開心的小米祭
大家出來跳舞啊
來吧 來跳舞
Ranrara Ranrara』
IMG_2738.jpg - 山行九年
哈韻年紀輕總是笑嘻嘻
但感覺哪裡帶著ㄧ點狡猾
IMG_2739.jpg - 山行九年
年紀最小的猶民轉著靈動的雙眼
眼眸中浮現出滑稽與求知欲的神情
為監督他們而來的長野兄是溫厚的人
因為經常駐在他們的白蘭(パスコワラン)部落
所以大家都很熟且心服口服
在他的一聲令下任何事都使命必達
所以非常難能可貴
今天之所以在此停留
是因為我胸中燃起想撫觸素密達的岩壁
但這一企圖很難對不了解攀岩乃至新登山方式的長野說
從宿泊地出山稜
穿越玉山圓柏的樹叢
來到素密達的山頂附近時
吃了中餐
在飯後的小休中
『我去探下面的狀況,請稍等一下』
就拿著繩索和鹽見、猶民一起下碎崖地
當然這個時候還不知道能否下得了斷崖
岩壁間粗糙的陡斜坡約30公尺
然後右轉在稀疏長草處用繩索確保後下降20公尺
下面斷掉而見不到底
由此橫攀的話
似乎可以抵達昨天見到的岩壁上部
但這6公尺的岩石很脆弱
一副要我放棄般地拒絕我的抓附
第一次嘗試失敗
第二次稍稍爬到上面
在兩三躊躇後勉強抵達稍硬的岩石凸角
在岩襞時看不到的斷崖四周
如今清楚可見
簡直是另一個世界
長一百公尺以上的斜板(Slab)
宛如岩石的鋪設道路般縱向流瀉
然後是接續著低矮的灌木斜坡
其下的斜板閃著亮光
谷底的遙遠下方有岩屑高高堆積
昨天從正面看時似乎非常垂直
但俯瞰的傾斜角度
上部超過50度
下部大約是40度左右
手搆點很少的一枚岩上面雖是逆層
但我確信可以下得去
不過沒法單獨一人下去
內心想著叫鹽見與猶民回到長野兄身邊以免他擔心
然後我和勇敢的武陶兩人下去沿著山稜行往品田山的三叉點鞍部
於是用手招喚武陶過來
但他搖頭不聽使喚
『泰雅,沒有路 。沒有(オンガツ)啦!沒有啦』
我盡可能用快活、命令與妥協的三種表情在臉及身體姿勢上
但因為我不懂泰雅語
化成語言的只是
『來』
『來這裡看看啊』
『走吧(マウサ ラ)』
但武陶絲毫沒有起身的意思
我內心有點要放棄地覺得『似乎沒辦法了』
但還是再一次熱心地招手
不是乾坤一擲而是乾坤一『招』吧
他竟然動了起來
他脫掉『地下足袋』變赤腳
繩索雖有垂下
但他不抓反而用比我安定的平衡感俐落地登爬到凸角來
不過還是一直重複說
『沒有路啦!沒有』
我展示繩索並稍稍示範陡峭的地方用垂懸下降(Abseilen)的方式給他看
在逆層面中抓到些微出現縫隙的手搆點
兩人前進了10公尺
但繩索絆到岩稜的大岩角而卡住
於是再攀登上去解開
終於到了連岩角都沒有的地方
只好就相互結繩了
自己親自向一臉狐疑的武陶示範將繩索做成圈套
並比手畫腳說明相互結繩的安全
終於讓他首肯
因為武陶的平衡感比我好
最初打算是讓他押後
但感覺他不時想走回頭
為了能夠安全下降
不得不由我確保好讓他下降
他的赤腳底部好像壁虎吸附般無阻礙地下降
等在後頭的我卻變成是四腳趴壁或向外仰的四腳朝天的下降
實在無法像他那樣順利
想到萬一手滑的話
下面武陶的確保因為沒有可掛的岩角
所以也於事無補
因此必須更確實的處理而快不得
明明要說等我一下
但只知道『休息一下』(マハンガオ)這句話
稍微太往右邊靠的他
進入了前面的岩壁日蔭
他連呼
『好冷好冷』
在3700公尺高的山裡只穿一件薄上衣及黑色丁字褲當然不會暖和
另外恐懼的心情也讓寒冷加劇吧
這個時候我突然浮現志佳陽社(譯註:環山部落 )的少女教的歌詞裡有『稍等』的用語
那就是
『ナーガ ナーガ チッカイハ キワウイン トキクニホタヤン キワウイン』
(稍等 稍等一下 情人啊 我也要跟你一起去)
於是我突然重複說著:
『ナーガ ナーガ チッカイハ』
結果看到他可能覺得繩索太礙事
就把綁在身上的繩索鬆開改圈成小圈用單手拿著
我想萬一我手滑的話他就會放手讓我墜落吧
於是又說
『ナーガ ナーガ チッカイハ』
想起那情歌帶來的溫馨回憶與眼前的危險感覺奇妙地糾纏腦海
真是令人苦笑
終於挨到有灌叢的地方
奔跑般鑽潛進有草地的稀疏矮林後向右攀附一看
前頭懸掛著比之前還高的斜板
就這樣一直沿著草地
在岩石隙縫中長有箭竹或樹木的斜坡中勉強抓住箭竹向右攀附而下
開闊的沼澤中有少量的水流著
潤喉後回頭仰望
剛剛下來的斜板一帶
整片從正面反射出輝耀的太陽光
泛著亮晶晶的金色與鉛色的光芒
接著越過岩石與灌叢交錯的岩壁稜線
抵達由三叉點與素密達山頂上最低鞍部橫出的滿滿碎崖地的下方
上部很陡峭看不到
但卻是昨日通過上方時預想的地方
『這裏可以下吧?不!除此之外別無下降的地方』
用頭圈止住噴出的汗
一面想著不早點讓長野兄安心不行地一逕加快速度
登盡岩石區塊
繞過乾凅瀑布
爬上粗糙砂石的地方時
鞍部就幽然地出現眼前
鹽見與長野兄也是剛剛才被稜線的玉山圓柏糾纏完地抵達
大家高興地相互祝賀平安
武陶好像被尖的岩石割傷
腳底有一寸以上的傷口而滲著血漬
他一面忙著處理傷口一面熱情地不知向長野兄說著什麼
根據聽完笑咪咪的長野兄翻譯
聽說是說這樣的事:
『到目前為止沒有泰雅人走過素密達斷崖,連鹿也逃不掉。走通該處的日本(Nippon)很強
,而我一起走通,所以也很強。但不知道誰比較強,所以下到志佳陽時用相撲決勝負,又
,如果比賽相撲的話,這個回憶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我們被他純真的語言逗得放聲大笑
(完)
後來,我打開這篇文章,問O:"哈韻是男生的名字嗎?"
O告訴我:"應該是哈勇。"我知道,是莊主的族名,二葉松,火種的意思,他曾告訴我
一起走聖稜時,雨鞋磨腳,把一位夥伴D的腳整得很慘
他告訴我:"以前我們的祖先還沒有穿鞋子爬山哩!不知道他們怎麼能夠?"
O告訴我,部落裏的長輩就有人腳上長滿厚厚的繭,可以表演用腳繭開啤酒的絕技
太猛了吧這個!
學長的日文能力加上巡山員們的族語能力,勾畫出一則則令人嚮往的故事
就在我們習見的山徑上
我們的聖稜-素密達:
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82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