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膝蓋維修
有過維修腳踝的成功經驗之後,我開始對這種自我修復的技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2016年11月,我在hiking版上參加了網友揪的團,去走奇萊南華能高,出發之前
我特別再去找了我朋友一趟,跟他多學了一招。
「我明天要去爬山,有沒有那種可以修好長時間走下坡膝蓋很痛的手法啊?」
「有啊~很簡單,我教你你馬上就會了!」
這次我傻傻的,真的相信這句話了。
二、基本手法與原理
這個手法說難不難,說簡單也真的蠻簡單的。概念上呢,就是膝蓋走路走一走,
肌肉會自己跑掉。所以,只要坐下來,屈膝,把雙手手掌一左一右放在膝蓋上方握著
膝蓋,然後順著把腳打直的動作,把膝蓋左上方、右上方凸出來得肌肉,用手掌心壓
回膝蓋裡,就可以了。
這個動作看起來,直白的說實在太簡單了,簡單到完全不知道在幹嘛,好像就是
用手掌推腳,把腳推來推去的。從左上方往右下方按壓,腳也順勢被推出去。然後,
從右上方往左下方按壓,腳也順勢被手掌的按壓力道推出去,這樣來回做個幾次,膝
蓋就鬆開了XD
學的當下,畢竟我也還待在平地,雙腳鬆鬆的,照著做了幾下也感覺不出個所以
然來,動作看起來很像,也就這樣了。
與之前的腳踝維修不太一樣,這個手法的原理是還原肌肉的結構位置。強者我朋
友解釋說,長時間持續下坡的膝蓋,身體會配合持續使用的肌肉,慢慢把肌肉的位置
調整到適合持續發力的結構上,但這種結構就會某種程度的跟放鬆的常態不太一樣,
以膝蓋來說,就是膝蓋上方的肌肉會「浮」起來。跑出膝蓋外面。
「你把手放在膝蓋上方的左右兩側,就可以感覺這兩側的肌肉都是有點凸出來的
,那就是結構位置改變了。處理方式也很簡單,順勢把他重新壓回膝蓋裡就好了。」
壓回膝蓋裡......
三、維修實例:
時間快轉,兩天後,我跟幾個網友清晨起床,開始往能高山移動。看過日出,在
箭竹草海裡游泳,爬上小山坡,就在距離卡賀爾山只剩下大約幾百公尺的地方,走在
隊伍最前面的我在箭竹草海裡一腳踏空,整個人失去平衡往下跌落,膝蓋重重的撞擊
在地面的石頭上,當場痛得無法再站起來。
倒在草海裡,我看到我踏空的腳剛好掉進一個被沖蝕出來的雨溝裡,因為箭竹的
遮蔽我剛剛沒能看到這個縫隙,登山杖又剛好戳在縫隙邊緣,讓我以為路面是平的,
踏空之後登山杖也戳崩了路面,導致我重摔。運氣更差的是,摔倒下去的左腳還在地
面上,膝蓋彎折帶著整個身體墜落重量重擊在地面的石頭上。
我掙扎的移動到一旁的大石頭上休息,夥伴陸續通過,看我一臉慘白,關心了一
下我的狀況。橫豎大家也幫不上忙,我揮揮手說我剛剛摔倒,休息一下就好。大家就
繼續往前走了。
大家離開之後,我長嘆了一口氣,好好的回想了一下強者我朋友教過的兩個手法
:腳踝扭傷維修的原理,以及膝蓋過度使用的修復原理。不管是哪一個,我都沒有想
到任何跟衝擊性傷害修復相關的可能性。但此時我卡在一個進退不得的位置,要是不
把膝蓋修好,我也根本不可能回去了。
首先,我嘗試了把膝蓋上方左右側浮起的肌肉壓下去的手法,帶著劇烈的疼痛做
完之後,左腳依然難以站立支撐重量。接下來,我試著固定腳踝,活動膝蓋鬆開腳踝
。然後我回想了腳踝扭傷的修復原理,先用雙手感覺了一下比較正常的右腳,然後試
著用同樣的原理,轉動左腳膝蓋,試著找到一個摸起來比較平順的關節位置。
遺憾的是,不管我怎麼擺放我的左腳姿勢角度,他摸起來都跟右腳的膝關節長的
完全不一樣。我只能盡我的能力,把它固定在一個感覺比較沒有那麼奇怪的角度,然
後下一步是....幹,膝蓋上下方的肌肉都是大肌肉,在固定膝蓋角度的同時,我該用
什麼地方拉動他的筋膜?
這問題當下當然無解,我只好無奈的回過頭,反覆嘗試了修復腳踝,放鬆膝蓋兩
個我僅僅會的動作。幾分鐘之後,我嘗試的站起來,發現我勉強回復了行走能力,但
是每一腳踏下去,膝蓋都還是會傳來劇烈的痛感,沒辦法承受大太的出力。眼看卡賀
爾山就在不遠的位置,我撐起登山杖,一拐一拐的往卡賀爾山走去。
艱辛的登上山頭之後,大夥兒正在開心的拍照,能高山已經在目光可及的位置了
,跟大家討論之後,所有人都還是想要繼續攻能高山,我決定獨自撤退。這個團在出
發前就說好是共同申請但各自行動,我就在卡賀爾山揮別了大家,獨自一個人留下來
。
我把午餐吃掉,回復了一點體力,起身試著行走,左膝還是一用力就劇烈疼痛,
以腳踝扭傷的裡來說,這表示我的膝蓋關節一定有某個地方錯位,使得他在承受力量
的時候研磨了軟組織。一開始的驚慌過去之後,我平靜多了,開始細細的摸索雙腳膝
蓋的形狀差異,一邊去感覺,一邊嘗試各種可能的調整動作。
既然固定膝蓋下大腿小腿都無法行動,我索性躺下來,固定好膝蓋之後,活動髖
關節,試著用大腿與髖骨的肌肉活動牽動膝關節的筋膜結構。同時我也仔細回想前天
教學之前,強者我朋友隨手修復診療床上個案的動作,以及他在聊天中隨口說的各種
身體運作原理。
所有身體的肌肉張力都是一個整體,一個劇烈的衝擊打在我的膝蓋,我的腳踝確
實因此也變得緊繃,那麼,髖關節呢?我嘗試著把注意力移動到髖關節,摸索感覺著
左右側的差異,然後把左側的角度固定,活動一下小腿,用同樣的原理帶動關節的筋
膜改變結構。
我就這樣反覆來回,在三個腳部關節位置上來回調整,盡可能把這些關節的狀態
都調整得平順,左右一致。四十分鐘之後,我最後一次起身,驚喜的發現左腳踏下去
已經完全不會痛了。雖然,踏下去還是有一種明顯的怪異感,但起碼痛感消失了。
我不確定我這種土砲自我維修方式可以支撐多久,但既然膝蓋已經不會痛了....
我轉頭看向兩公里外的能高山,深深吸了一口氣,轉身,背起輕裝的背包,往回頭路
走去。
最後我用了三個多小時,順利的一個人走回了天池山莊,包括中間通過要攀爬下
降的小岩壁,膝蓋都持續維持在怪怪的但沒有再疼痛的狀態裡。
隔天早上夥伴早起去攻奇萊南華,我也放棄這個行程。這趟三天兩夜的旅程,最
後變成了天池山莊與卡賀爾山三日遊。
下山之後我第一時間找了強者我朋友維修,他一邊調整我的膝蓋一邊嘖嘖嘆氣,
說真的是亂七八糟,叫我修完之後起碼休養一個禮拜不要劇烈活動。我一臉尷尬的說
,可是我隔天晚上就要到台南的街頭跳舞演出耶....
朋友搖頭嘆氣:「就是有你們這種人....我們的生意才永遠做不完啊!」
四、目前可用的綜合手法
一眨眼兩年多過去,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練習,現在面對膝蓋疼痛,已經有更多可
以處理的手法了。
除了把膝蓋左右上方凸出的肌肉壓進去之外,更關鍵的位置其實是大腿下方。
坐下來的時候,雙手手指靠在一起,由下往上戳到膝關節下方,膝蓋底下正中間有
個凹溝,這個凹溝可以從膝蓋正下方,一路延伸到大腿根部,把大腿下方的肌肉分成左
右兩側兩塊肌肉。許多長時間行走、久站久坐的人,大腿下方這兩塊肌肉都會沾粘在一
起,這種沾粘也會導致膝蓋疼痛,有趣的是,沾粘在一起日積月累,但要分開卻很快。
把雙手手指彎曲起來,一上一下一排手指八支排成一個直列,然後放到膝蓋的下方
,順著膝蓋下方正中間的凹槽,一路戳進大腿正下方,試著從膝蓋下方那個凹溝往大腿
正下方延伸,這是一個連續的凹縫,手指戳進這個凹縫之後,大腿放鬆,用手的力量把
大腿拉起來左右輕微晃動,讓手指能夠更深的戳進這個縫隙裡,把肌肉重新分開成左右
側。這個動作可以反覆多做幾次,然後沿著這個縫隙,盡可能把縫隙一路分開往大腿的
根部去。理想上,大腿下方的肌肉應該要可以從膝蓋後方到大腿根部臀部下方都是分開
的左右兩側。
再來是小腿後側的上方1/3的區域,也可以用類似的方式把後方肌群分開成左右兩
側,以角度來說,小腿就是用拇指去頂會比較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