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老新竹人7年級前段班路過,不知版上有沒有同為老新竹人..哈哈
還記得民國70~90年算是新竹舊市區整體的全盛時期,
當時有林森路的中興百貨,
中正中央路交叉口舊遠百(現為World Gym),
文昌街東門圓環口的三商百貨及中正台,
上述百貨陸續收起來後,
又有了火車站站前SOGO,
西大路大遠百,
中華路新光三越,
中央路風城購物中心,
構成整個新竹市區精華地段,
當時可謂人山人海、車水馬龍、門庭若市,
也是當時學時期,補習及放學必逛地方。
直到最近5至10年,新光三越及SOGO陸續關店,
風城被徐旭東吃下,成功改造成巨城,
晶品城出現,
但市區則逐漸沒落每況愈下,
站前中正路一堆待租店面空蕩蕩,
中正台每條街幾乎鐵捲門深鎖空如死城,
東門圓環附近店家除了少數店家外,也是一堆待租店面,
人潮寥寥無幾,令人不勝唏噓。
探究市區沒落原因不外乎:
1.商圈轉移:
巨城出現後產生非常大磁吸效應,徐旭東團隊經營規劃良好(和之前風城比好太多),
除了購物吃喝玩樂也一手包辦,比市區好停車,空調涼爽空氣好不會有臭水溝味,
椅子多(給陪逛者很舒服地坐著滑手機 ^^"),因此大家比較不會再去舊市區逛。
至於晶品城雖是近年才開幕,但從大家回饋的心得似乎不是很好逛。
2.消費商業模式轉變:
電商興起及數位化,很多東西可直接網路購買,
進而取代原本需要店面的行業,像是服飾、唱片、生活百貨、書局..等產業,
因此造成店面需求下降,尤其是對小店面殺傷力猶大。
3.市區停車不便:
小時候和家人去市區都是摩托車前往才好停,開車基本上非常難停車,
這也進而影響大家消費意願。
新竹舊市區的沒落,其實是在疫情發生前就開始,疫情只是更加速它的衰敗,
對於未來的發展,本人依然不看好,除了上述幾項原因,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新竹縣市數個新興重劃區出現,
像是光埔重劃區、竹北重劃區..等,
這些重劃區的商業規模已陸續成形,逐漸可自成一格,
以竹北來說,年底徐旭東的竹北遠百(遠東新世紀購物中心)將開幕,
明年喜來登對面的電影院也將開幕,
基本上竹北居民在當地即可滿足消費食衣住行等需求,
更不需要再去新竹舊市區消費,
因此舊市區的沒落幾乎是不可逆。
唉~時代的眼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