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140910/c10japan/zh-hant/
史料顯示天皇裕仁反對與美國交戰
日本松江——周二,日本公布了外界期待已久的裕仁天皇(Emperor Hirohito)統治時期的
官方傳記。資料顯示,在日本襲擊珍珠港前,裕仁天皇批評稱,與美國開戰屬於「自我毀
滅」,並反對與納粹德國結盟,但他基本沒有作出努力,來阻止日本以他的名義發起戰爭
。
這份關於裕仁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包括二戰期間)的長達12000頁的歷史記錄還顯
示,他對日本軍隊在中國取得的勝利表示讚賞。
據最先看到傳記的日本新聞媒體透露,儘管篇幅很長,而且還出現了一些新細節,但相關
內容沒有讓歷史學家感到震驚,也沒有對之前的觀點——裕仁天皇在發動戰爭方面沒有太
大的發言權——提出挑戰。傳記還證實了一個主流觀點,即裕仁天皇不願與美國開戰。
宮內廳(Imperial Household Agency)用了將近25年的時間才發佈了裕仁天皇傳記,這似
乎是傳記帶來的最具爭議性的問題。裕仁天皇於1989年逝世,享年87歲。負責處理皇室事
務的宮內廳解釋稱,他們之所以延期公布,是因為他們需要時間從3152份文件與記錄中整
理出這部長達61卷的傳記,其中一些內容之前從未公之於眾。
人們普遍認為,延期發佈是因為該話題在日本屬於敏感話題,而日本還沒有完全接受與該
國戰時行為相關的事實,以及裕仁天皇為此所擔負的責任。
雖然裕仁天皇被日本士兵和民眾奉為一位活生生的神祗,大多數歷史學家將他描述為一個
基本上沒有權力的名義領袖。與此同時,人們對裕仁天皇的批評是,他允許自己被當做日
本軍國主義的精神象徵,主持了有政治及軍事領袖參加的與開戰有關的決定性會議,並騎
着白馬檢閱軍隊。
日本公布這部官方傳記時,其國內及鄰國開始再次關注應該如何看待日本戰時行為的問題
。在日本,民族主義者越來越直白地要求比較正面地描述日本的行動,稱日本擴張疆域的
行為與西方國家沒有太大不同。與此同時,在20世紀早期飽受日本帝國主義野心侵害的中
國和韓國指責日本試圖粉飾過去的黑暗時期。
雖然學者們對裕仁天皇的官方傳記期待已久,但該傳記沒有涉及一些他們期望看到的內容
,比如裕仁天皇戰後與以美國為首的駐日盟軍的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上將(Gen.
Douglas MacArthur)見面的會議記錄,後者做出決定,不將裕仁天皇當做戰犯進行審判。
據日本共同通訊社(Kyodo News Agency)透露,傳記只提到了兩人在1945年9月27日第一次
會面的情況,而日本之前已經公布了這些內容。
共同社報道稱,傳記探究了裕仁天皇對戰爭的看法,文中顯示,在日本海軍於1941年12月
7日突襲珍珠港前,裕仁天皇稱日本在與美國的戰爭中沒有機會獲勝。傳記稱,裕仁天皇
在1941年7月31日表示,「這就是一場自我毀滅的戰爭。」
上述討論是始於20世紀30年代的更廣泛爭論的一部分,爭論主題是日本這個快速擴張的殖
民帝國是否應該為未來與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爭,或與蘇聯在亞洲大陸的戰爭做好準備。
據共同社報道,1939年,裕仁天皇還對陸軍大臣希望加強與納粹德國的關係的想法提出批
評,共同社稱,裕仁天皇支持與美國進一步開展合作。但日本最終與德國、意大利結成軸
心國聯盟。
據共同社報道,目前,公眾只看到該官方傳記的部分內容,宮內廳計劃在未來五年逐步出
版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