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YusaAoi (YusaAoi)
2016-06-25 20:11:04矛盾並非“一脫了之”
後國際金融危機時代,英國社會普遍的焦慮情緒達到某種極端。解決不了結構性矛盾
,就沒辦法真正彌合社會分歧,沒辦法引領國家走上繁榮穩定之道
“娜拉出走後怎麼辦?”這個產生於歐洲大陸的經典問題,如今似乎正可以套用在“
脫歐 ”的英國乃至更多國家面前。
6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爐,“脫歐”派贏得更多選票,英國脫離歐盟將
成為現實。這是英國民眾對於國家發展道路的一次重要選擇,外部世界理當予以尊重。但
值得關注的是,對於催生“脫歐”傾向的種種現實問題,以及公投本身帶來的諸多問題,
投票結果尚無法提供現成答案。
“脫歐”結果一經發布,全球市場隨之陷入緊張。同時,蘇格蘭和北愛爾蘭要求脫離
英國、部分其他歐盟成員國國內右翼政治力量紛紛要求仿效英國舉行“脫歐”公投的消息
也不斷傳出。就此來看,當下對於英國和歐盟而言,最要緊的顯然是盡力做好公投後的“
危機管控”,防止公投負面效應不斷蔓延。與此同時,英國與歐盟之間也需通過相關談判
早日達成協議,穩定人們對於歐洲未來走向的預期。
“文章該怎麼開頭呢?這場公投改變了一切。”英國《金融時報》首席政治評論員菲
利普·斯蒂芬斯在公投結果發布後的評論文章以此起筆。對於這場改寫英國和歐洲歷史的
公投,人們的確有理由給出多視角解讀:經濟思考與身份政治的較量,經濟全球化與民族
主義的碰撞,精英與普通民眾的疏離,代際差異,區域差異……如此種種分歧與對立,轉
化成針尖對麥芒的正面較量,甚至趨於極端化。6月16日,主張“留歐”的英國女議員喬
·考克斯被自稱名為“叛徒必死,英國自由”的兇手殘忍殺害,正是英國社會因公投而分
裂加劇的一個極端例證。
激活戾氣,這對任何社會而言都是一個不穩定之源。“脫”“留”兩派政治力量為了
給自己加分,毫無克制地相互攻訐,甚至不惜濫用各種事實、數據。公投開始前,《哈利
·波特》的作者羅琳在博客中寫道,深知如何在故事中“創造怪物”的她,在這場公投造
勢過程中聽到了平生聽過的最醜陋故事。《衛報》專欄作家佐伊·威廉姆斯則寫得更直白
:“從來沒有一次大選像這次公投一樣為謊言所充斥,以至於人們不得不通過觀察政客的
語速、眼神來判斷他是否在說謊。”
“脫歐”傾向在英國早有種種呈現,如今走進現實,這是同後國際金融危機時代英國
社會普遍的焦慮情緒達到某種極端分不開的。收入增長停滯、工作穩定性降低、社會公平
缺失,諸多問題加劇了英國民眾的求變情緒。可問題是,一次公投不可能解決這一切麻煩
。更重要的是,在經濟全球化已成為歷史性趨勢的情況下,人們真能做到重回過去嗎?
顯然,公投結果並未說明英國社會取得了普遍共識,因為支持“留歐”的英國人並不
是小數字。英國內部的分歧依然是突出的。相當一部分英國人根本不相信“脫歐”就能自
然而然帶來經濟競爭力上升,就意味著更好的發展機遇、更多的財富創造,他們甚至預感
到“脫歐”引發的震盪會帶來難以挽回的代價。
矛盾並非“一脫了之”。解決不了結構性矛盾,就沒辦法真正彌合社會分歧,沒辦法
引領國家走上繁榮穩定之道。未來,脫離了歐洲的英國,失去了英國的歐洲,都需要把握
這個關鍵點。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6/25/c_1290888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