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俄不應再將歐亞經濟聯盟成員視為“小夥

作者: AsamiImai (今井麻美)   2016-07-24 16:38:23
俄不應再將歐亞經濟聯盟成員視為“小夥伴”
http://big5.tsrus.cn/pinglun/2016/06/27/606051
俄羅斯推行向東轉政策已有兩年的時間。普京總統與習近平主席於2015年5月8日簽署的《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被視為該政策的主要成果
。該聲明被稱為具有歷史意義的文件,因為這是兩個歐亞大陸最大強國首次嘗試就協調雙
方在歐亞大陸的舉措以及在中亞的分工等問題達成一致。所達成的協議可滿足中國、俄羅
斯和中亞三方的期望。
然而,今年5月31日在阿斯塔納舉行的歐亞經濟聯盟峰會上,五國領導人只是批準了歐亞
經濟聯盟與中國就訂立經貿合作關系舉行談判的申請。項目進展速度不言自明:從決定開
始談判到最終批準指令耗費整整一年的時間。據官員們估計,整個談判過程至少需要10年
以上。實現對接的聯合投資項目清單以及詳細路線圖仍不清楚。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卻與所
有國家簽訂了雙邊協議。中亞各國並未利用歐亞經濟聯盟作為與中國談判的平臺,而是單
獨與中國推行“此時此地”項目。因此,俄羅斯的利益何在,完全不清楚。莫斯科需要盡
快糾正錯誤,而錯誤有哪些呢?
第一個也是最主要的錯誤在於,俄羅斯將中亞合作夥伴視為被動的對象,認為他們的命運
取決於兩個大國之間的對話。該地區至今仍被視為俄羅斯的獨家勢力範圍,有人認為俄羅
斯需防止該地區受到外部勢力的滲透以及保持在該地區經濟、政治和安全等領域的主導地
位。
而現實情況卻是:莫斯科盡管有這方面的願望,卻無法保持其經濟的主導地位。在出口方
面,即便是鄰國,彼此之間的貿易額也少得可憐——僅相當於沙特阿拉伯與科威特和阿曼
蘇丹國之間的貿易額。由於蘇聯時期的合作關系轟然崩塌,同時又未能建立起新的合作關
系,因此中國作為最大的原料進口鄰國,在該地區便不可避免地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從中期來看,保證俄羅斯在該地區影響力的其他因素也問題重重。比如說,中亞國家傾向
於莫斯科的精英正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而對於新一代人來講,俄羅斯只不過是中國、西
方和諸如土耳其、伊朗等該地區國家的力量中心之一。 鑒於中國日益擴大的影響力,俄
羅斯需要采取什麽戰略才能確保在中亞的影響力?如何將對接合作融入這一戰略?首先,
不要再將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視為“小夥伴”了。無論是俄羅斯還是該地區國家在經濟方
面與中國相比均處於弱勢。正是這種相對的弱勢或可成為雙方聯手的土壤。這種合作模式
的基礎應該是尊重合作夥伴的利益。莫斯科應該首先在聯盟大家庭內開誠布公地討論對接
合作存在的問題,並提供以此來恢複與歐亞經濟聯盟合作夥伴關系的機會。
下一步就是不要再擔心中國利用絲綢之路經濟帶作為經濟擴張的工具。莫斯科不應該集中
於如何阻止中國在中亞的多方舉措,這樣反而會促使北京完全拋開俄羅斯而與該地區國家
建立雙邊合作。俄羅斯應該自行實施這些舉措,積極與歐亞經濟聯盟的盟友共同制定遊戲
規則。
第三,要在對接合作框架內實施具體項目,莫斯科不僅需要聯合歐亞經濟聯盟的盟友,而
且還應重視國內企業,特別是私有企業。公私合作有助於選擇那些有利可圖的項目。特別
是,應該讓私有企業加入項目資本,而非使用預算資金或中國的國家擔保貸款來執行施工
項目。創建歐亞經濟聯盟商務委員會作為聯盟內各國企業尋找共同語言的平臺,這才是正
確的舉措。
俄羅斯可以通過定義共同利益以及與該地區新的超級大國開展外交談判來彌補之前的損失
。同時,為重新嘗試建立自己在中亞新的影響提供機會。誠然,這也符合自身的利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