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英國溫拿複製機:E for 伊頓公學

作者: AsamiImai (今井麻美)   2016-08-05 18:44:54
英國溫拿複製機:E for 伊頓公學
http://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1873282
2014年時,泰晤士報委託英國民調機構YouGov做了一份民調,題目是:
你認為政治領導人會因為哪些特質而不適任?
最有趣的發現是,曾就讀伊頓公學(Eton College),竟要比發生婚外情、年輕時參加過
極右派、吸毒、拍裸照等等,讓更多民眾無法接受。也是伊頓校友的演員多明尼克‧韋斯
特(Dominic West)曾說過,在各種惡名當中,唸伊頓公學對媒體而言,大概只比戀童癖
稍微好一點。
然而,這所伊頓公學,也是產出十九位英國首相,以及無數社會菁英的超級名校;校友「
老伊頓人」 (Old Etonian) 不僅限於政治圈,也包括威廉跟哈利王子、「湯斗森」 (
湯姆·希德斯頓, Tom Hiddleston) 等名流。
在2014年伊頓公學的入學申請,有1,300人爭取250個名額,申請的人大概是小學畢業的年
紀,準備考一場不太能靠惡補準備的智力測驗,再逐一接受面談,以確定來自小學的推薦
並非誇大其辭。而最近一次的畢業統計顯示,2014年的268名畢業生中,有82人獲得牛津
大學或劍橋大學的入學許可。如果英國虎爸虎媽們的心目中有人生勝利組的成功方程式,
這大概就是某種極致路線吧。
人生勝利組的代價顯然並不便宜。如果完全沒有獎學金的資助,伊頓公學的學費加上寄宿
費用,一年要價37,062鎊,即使現在英鎊直直落,折合台幣也是在一百五十萬元上下,唸
個五年大概就可以買一間小套房了。
這個嚇人的數字,再加上英國政治人物(過去幾年以前首相卡麥隆與前倫敦市長強森為代
表)不時的「脫俗」表現,使伊頓公學成為一個羨慕嫉妒恨的集合體——羨慕的是這些人
得以享用充沛無比的教育資源;嫉妒的是人聰明父母又有錢真是個幸運精子;而恨的則是
這些完全與「現實社會」脫節的天龍人,卻又反過來掌握現實社會的規則。
2013年,時任英國首相的卡麥隆任用了「第六位」出身伊頓公學的政策顧問,剛好是時任
倫敦市長鮑瑞斯‧強森(Boris Johnson)的兄弟喬‧強森(Jo Johnson),引起輿論的
軒然大波。用今天的流行語來說,首相所在的唐寧街十號的小圈圈大概是個「暖到不行的
同溫層」。
卡麥隆對此的辯護是「他的腦袋夠聰明,完全勝任這個職位,跟他出身哪裡沒什麼關係。
」甚至有種辯護是「伊頓公學訓練的學生比較有公共服務精神」,當然,這也並非完全是
無稽之談。根據伊頓前任校長東尼‧利特(Tony Little)的說法,伊頓公學有這個環境
讓學生準備好各自的遠大前程。
利特在BBC廣播訪問中,詳細闡述了伊頓公學的特出之處。他認為學校提供了足夠的資源
與支持,讓學生能成為一個獨立、開闊且自信的個體。當主持人詢問這是否是階級特權的
堆積,利特以自身的經歷反駁,說他也是接受全額獎學金的中下階級孩子,因為進入伊頓
公學而改變了人生的軌跡,在成年之後才決定回來當校長,希望有更多人能得到這種轉變

利特也表示,伊頓公學正在往「不論出身」(need-blind)的方向努力,有越來越高比例
的學生接受程度不一的獎學金入學。2014年時,BBC兒童台CBBC甚至拍了紀錄片【我的生
活:全球最有名的學校】 (My Life: Most Famous School in the World),詳細記錄
三位學生在伊頓公學的日常生活,三位學生分別來自不同族裔與不同背景,接受了全額獎
學金進入伊頓公學,雖然還是有諸多不適應與挑戰,整部片仍是相當勵志。
話說回來,再怎麼樣伊頓也不可能完全「不論出身」,那一身燕尾服、拉丁文教學、各式
各樣悠久而奇特的傳統(遲到簽到簿、學長專用草坪、學校專屬划船湖),在在都顯現了
伊頓公學的尊爵不凡。因此,當伊頓公學投注資源在貧困的東倫敦,設立免費學校「倫敦
優異學院」(London Academy of Excellence),他們也沒有意圖要完全複製伊頓公學的
成功經驗,畢竟資源的差距實在太過龐大。
這麼說來,難道多元開放的環境是一種包在泡泡中的假象嗎?
讓這個泡泡更加難以穿透的一點,大概就是寄宿(boarding)制度了,甚至有人把伊頓公
學比做現實世界的霍格華茲,來自中國、俄國的菁英階級都渴望進入這個魔法學校。然而
,如果寄宿制度再加上僅收男性的規定,這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BBC所拍的另一部紀錄片【非常英式教育】(A Very British Education),記錄了另一
間男子寄宿中學雷德利公學(Radley College)孩子們就讀時與其後的發展。
片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訪談,是男孩們都必須發展出不同的生存策略,有些戮力成為老師
的寵兒,有些成為運動健將,有些成為搞笑大師,而有些則想辦法叛逆到違反每一條校規
。不少人受訪時都表示,二十四小時的相處,代表你無處可逃,因此必須「長出」一層保
護殼,久而久之,連自己都相信這層保護殼就是真實的自己了。
2015年保守黨內戰時(卡麥隆與鮑瑞斯‧強森同室操戈,兩人也均是老伊頓人),便有心
理醫生撰文,主張寄宿學校的生活會養成無謂的競爭意識,可能讓人變成長不大的小孩。
另外,紀錄片中訪問了一位太太,他的先生曾是寄宿生,當被問到是否也有意願將自己的
小孩送去寄宿學校,她回答:
那他需要抱抱的時候,有誰會在那裡?那是我的工作,我不想假手他人啊。
這也說明了新一代的父母對於寄宿制度的其中一個疑慮。
伊頓公學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這並不是一所完全用金錢所堆砌出來的學校,如果僅是如
此,它也不會有那麼特殊的地位與名聲,它培養了學生的眼界、能力與企圖心。然而,這
麼做的代價,是否忽略某些人性的情感需求與心理安全感?是否很容易讓學生失去了某種
現實感?
這些問題都不是隻字片語可以輕易解答的,不過或許我們也可以從中發現各種不同期待的
拉扯——我們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的人,我們希望自己變成什麼樣的人,這並不是一個容
易回答的問題。在看著伊頓公學的天龍菁英的同時,或許我們也可以想想自己希望教育達
到的究竟是什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