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希拉里何以醜聞連連卻繼續吃香

作者: YusaAoi (YusaAoi)   2016-08-26 19:40:50
希拉里何以醜聞連連卻繼續吃香
  希拉里·克林頓的“郵件門”又爆出了最新料。官方證實,希拉里團隊有大約1.5萬
封郵件沒有上交國務院,目前國務院正對這批新發現的郵件進行審查,為公佈它們當中涉
及公務的內容做準備。
  此前希拉里的“郵件門”事件從1.0版一直演到3.0版,第一版爆出希拉里用私人信箱
處理國家公務,輿論嘩然。第二版由維基解密公佈的更多郵件顯示,希拉里與民主黨高層
內定總統候選人;聲稱為民主黨募款,卻把所獲捐款用於個人競選,打擊同黨參選人桑德
斯;此外她還操控媒體,提前“審閱”新聞稿等等。
  8月上旬鬧出的3.0版又揭露,克林頓基金會幫助捐款者與美國政府方面牽線搭橋,而
且有些捐款者有美國社會無法接受的“不良人權紀錄”,顯示給克林頓夫婦捐款有著秘而
不宣的收益。很多人立刻就想到一個定性,那就是腐敗。
  離美國總統大選投票只剩下2個多月了,特朗普陣營及共和黨用“郵件門”猛攻,特
朗普直稱希拉里“犯罪”。如果美國有“中紀委”,希拉里應該隨時可能被“雙規”。但
支持希拉里的那部分美國精英和媒體則選擇了“低調處理”,或者不提“郵件門”,或者
輕描淡寫。“郵件門”所曝光的事情到底有多嚴重,美國出現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倒是
把外部世界搞懵了。
  連美國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辦的事,外人就更難插嘴了。不過這屆美國大選應當說爆出
了一些“真料”,用醜聞定義它們看來決不為過。美國民主制度不像外界想的那樣“眼裡
揉不進沙子”,希拉里非常“皮實”,好似刀槍不入。一輪又一輪醜聞被坐實,洪水滔滔
,但她的釣魚船卻一直浮在水面上。
  看來美國社會真把政治看成了“紙牌屋”,對政治人物劣跡斑斑已有很強心理承受力
。能走到美國總統競選“決賽”的,顯然都使用了“黑白兩道”。他們的關鍵演講都極具
感染力,就像對人民掏心窩子說話。而那些話的每一個字都可能經過了“設計”,很多是
“背出來的”,而且候選人下台後一扭臉沒準會說什麼話,幹出什麼與演講南轅北轍的“
勾當”。關於這一切,美國人似乎知道十之七八。
  美國社會很現實主義,特朗普“胡說八道”,希拉里“醜聞連連”,很多人大概都不
會喜歡他們兩人中的任何一個。但現在實際就這倆桃擺桌上(第三黨候選人雖扎眼,但純
屬“陪太子讀書”),已經沒得挑,都有蟲眼,美國選民只能挑出蟲眼少的那一個。
  美國民主處在西式民主之巔,在經過了上升期之後,如今的美國頂級政客也應屬於西
方政治家中“最能裝”的那一撥。
  然而美國大選不光提供了“審醜”的狗血劇,它也有一些蠻深刻的啟示。那就是明知
道大選裡假貨太多,就像北京的潘家園古玩市場,但大家一起假戲真做,而且經常做得激
動不已,“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美國社會真就這樣運轉下去了,而且橫著一
比,成了世界上“最不差的之一”。
  實用主義思潮當年就產生在美國,而實用主義堪稱“現實主義中的現實主義”。總統
選舉曾經帶給上升期的美國以動力,不停選下去,練出了後來的“應試總統”,問題就多
了。然而大選是美國製度的旗幟,它變得再荒誕,立在那,美國就還是美國。美國什麼都
敢改,就是總統大選不能改。而只要這種選法不改,美國別的就改不動,甚至顧不上改。
國家無法改革,換個總統,人們出口氣,政治家們也都免責了。
  當前美國政治的真正特點是僵硬,兩黨惡鬥決定了它很難做出重大改變,它有那麼多
老底可以吃,這種機制保障了它不輕易改弦更張。與這樣的美國競爭,不能指望它突然就
衰落了,垮了,競爭者必須紮實發展國力,直到有一天能在綜合力量上與美國比肩。
http://opinion.huanqiu.com/editorial/2016-08/9349689.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