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現實映照的中歐交流
歐洲對中華文明關注很早。從馬可·波羅寫下的遊記,到伏爾泰根據《趙氏孤兒》改編的《中國孤兒》,到傳教士來華,到中國改革開放後外資大量湧入,再到如今中歐交流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發生。
中國對歐洲的興趣,則在過去100多年中,一直非常濃烈。在器物、制度和文化等多個層面上,中國受益良多。
正是在總部位於歐洲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演講時,習近平主席提到,中國人在2000多年前就認識到了“物之不齊,物之情也”的道理,他呼籲“推動文明交流互鑑”。
而在時間長河中,中歐之間有著太多的文明交流互鑑。
三個人的“400年”
2014年8月2日,93歲高齡的北京大學退休教授許淵衝獲得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但他沒去柏林領獎,而是在北京的家中,雄心勃勃地繼續著五年內翻譯完莎翁全集的計劃。
莎士比亞,一個中國知識分子接觸了100多年的名字,以其著作的非凡號召力,在中國留下了無數佳話。從林則徐在《四洲志》中以“沙士比阿”介紹他,到梁啟超正式翻譯為“莎士比亞”;從胡適組織梁實秋開始莎翁作品的翻譯工作,到朱生豪在貧病交加中完成30多部劇作翻譯,直到耗盡生命……
1616年,對中歐來說,是一個關鍵年。那年,世界同時送走了三位戲劇與文學大師。其中既有莎士比亞,也有“東方的莎士比亞”——湯顯祖,他的《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等享譽世界;還有西班牙文學家塞萬提斯,他的《堂吉訶德》在中國婦孺皆知。
中國戲曲學院戲文系主任謝柏梁認為,過去400年來,由於語言障礙,與另外兩位相比,湯顯祖的影響力有些局限。隨著去年其全部作品完成英譯,以及中國崛起、崑曲等中華文化的傳播,這三位大師一定能相攜而行,走得更遠。
從想像到時刻交流
中歐之間的文明交流互鑑,對彼此都造成了永久影響。如今我們看到中歐之間越來越多的合作,其實也是更大範圍內文明交流的必然結果。
最早,歐洲人對中國的了解更多靠想像。一本叫《馬可·波羅遊記》的書,向歐洲人展開了一幅壯麗的東方畫卷。歐洲人對東方的熱烈嚮往,對日後新航路的開闢產生了巨大影響。隨著絲綢之路的駝鈴聲聲,來自中國的茶葉、絲綢,伴隨著馬克思筆下“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偉大發明”——火藥、指南針、印刷術,源源不斷地進入歐洲。
明末清初,歐洲傳教士開始進入中國。儘管其作用有好有壞,但是不容忽視的是,他們既向??歐洲描述了一個更為真實的中國,也為中國帶來了歐洲科學、文化的最新成果。
如今,中歐之間的了解靠的不再只是想像和物質交流,而是日復一日的多層次交流。無論是中國與中東歐“16+1”合作之花的綻放,如匈塞鐵路開工、中國與羅馬尼亞達成核電站項目框架協議等,還是習近平歷次出訪歐洲簽署的諸多大單,如中法之間的金融合作、中荷乳製品合作、中德汽車工業合作等,都實實在在影響著中歐人民的生活,也促進著交流的進一步深入。
文明交流是良性循環
“我出訪所到之處,最陶醉的是各國各民族人民創造的文明成果。”在2014年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舉了幾個例子,其中很多來自歐洲,包括古希臘的神話、寓言、雕塑、建築藝術等,俄羅斯的普希金、果戈里、萊蒙托夫、屠格涅夫等,法國的拉伯雷、拉封丹、莫里哀、司湯達等,英國的喬叟、彌爾頓、拜倫等,德國的萊辛、歌德、席勒、海涅等。
作為文化的載體,語言的受歡迎程度,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文化的受歡迎程度。在德國,越來越多的大學開設了漢語課程,300多所中學有漢語選修課,甚至德國足球甲級聯賽官方網站都推出了中文版;在英國,政府撥款1000萬英鎊在學校中推廣漢語課程,到2020年,英國學生中掌握漢語的人數將增加5000人以上;在法國,學習漢語早已成為“全國性現象”……
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背後,是經貿往來的不斷加深。截至2015年,歐盟連續11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連續12年成為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中歐之間的投資不斷增長,在工程機械、汽車、地產、航運、金融、電信、能源等多方面,都不斷拓寬著合作。
而隨著中歐關係進入不惑之年,人文交流正在成為這種良性關係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9/17/c_1292842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