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觀察:梅首相出訪 英日再續"兄弟情緣"?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1116880
本周,英國首相特里莎·梅安排了在日本為期三天的訪問。在英國啟動脫歐程序後,日本
這個世界第三經濟大國對英國自然顯得越發重要。
就在特里莎·梅抵達日本之前,朝鮮試射的導彈,飛越日本北海道落入北太平洋海域。梅
首相尚未抵達日本京都,在飛機上就對朝鮮的行為嚴加痛斥,還呼籲日本如今最為擔心的
另一個大鄰國——中國花更大力氣遏制朝鮮。
在英國很多媒體的報道中,似乎朝鮮本次的導彈試射才使得英國首相在日本大談兩國的
防衛合作。實際上,安全合作本來就是英國首相訪日的重要議題。
特里莎·梅本次在日本表示,日本是"我們在亞洲最密切的安全伙伴",她與日本首相安倍
晉三討論"如何在網絡安全、反恐和防衛等方面更加密切合作,而防衛合作在這個變化莫
測的世界中更為重要。"
的確,即將舉辦2020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日本,在網絡安全、反恐問題上可以借鑒2012
倫敦奧運會的經驗。
至於安全防衛,英國與美國的關係以及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都是日本非常重視
的國際政治價值。
島國
英、日兩國,雖然相隔萬里,卻也不乏相同之處:島國、君主立憲、自然資源缺乏;英國
曾率先發起工業革命成為雄霸世界的超級大國,日本如今仍然是世界製造和貿易大國。
因此,西方輿論中不乏評論認為,英國和日本應該走得更近,這兩個島國可謂"天然的盟
友"。而日本方面也表示,英、日這兩個民主島國可以聯手大展拳腳。
英國《獨立報》前記者彼得·珀普漢姆(Peter Popham)在日本生活多年。他說,曾幾何
時,英國將日本視為自己的小兄弟。
珀普漢姆所說的曾幾何時,指的是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那段歷史。
他說:"英國當時作為世界上最強的帝國,認為日本是有它的用處的,可以起到在亞洲鉗
制俄羅斯的作用。而且當時日本效仿英國的發展模式,成為一個海上強國,按照英軍的
制式,發展起自己的海軍,當時還在很多其他方面是以英國馬首是瞻的。"
1902年,兩國為了各自的利益曾簽署英日同盟條約。該條約被視為英國結束幾十年"光榮
孤立"外交政策的標誌。在這一外交政策下,英國不加入永久性聯盟或是與其他強國簽訂
盟約。
合作
如今,特里莎·梅訪問日本,為的卻是英國脫離歐盟後的雙邊貿易和防衛安全。英國的
經濟實力已經落後於當年的小兄弟日本。
英國能拿到想要的盟約嗎?
在貿易層面,日本在英國的投資仍然名列世界前列。目前,共有1000家日本公司在英國
投資,總額達400億英鎊,員工近14萬。
其中大約四成的日本公司屬於製造行業,他們選擇將總部設在英國,是為了靠近歐盟這個
大市場。
顯然,盡快與英國達成貿易協議符合日本的經濟利益。可問題是,在如何脫歐的重大問題
上,英國政府現階段並拿不出實實在在的措施和辦法。
周四,特里莎·梅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兩國將力爭在英國脫歐後,迅速達成英日
貿易協定。
在防衛層面,兩國領導人周四會晤後發表的聯合聲明稱,日本歡迎英國更多涉足地區安全
問題,包括未來可能部署英國皇家航空母艦。
中國關注
英日之間的安全合作,比貿易合作更為讓中國方面關注。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外交室主任呂耀東分析認為,英日"雙方各有所需。英國希望在脫
歐後 繼續保持對全球事務的關注度和影響力;而對日本來說,能拉英國過來,讓其關注
東亞乃至亞太地區的安全問題、尤其是朝核問題並在這些問題上有所表達,能夠從 一定
程度上表明日本在參與國際事務上已經跳出亞太地區、不僅僅拘泥於日美同盟關係的一種
姿態"。
英國和日本近期在軍事層面的合作,中國方面早已透過各種渠道發出警告希望英國不要與
日本締結新的安全伙伴關係。
本次,針對特里莎·梅此行敦促中國多加遏制朝鮮,中國的《環球時報》發表文章再發警
告:英國的強大不是聲明紙沾著唾沫就能糊出來的,英國需要真正的經濟增長,而梅政府
正在一步步遠離中國這個最重要的經濟伙伴之一。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