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學術造假給中國的科學超級大國夢蒙上陰影
新聞來源: https://goo.gl/eupgJg
北京——中國已經征服了世界市場,對美國在政治和軍事上的領導地位發出挑戰,並且把
目光投向了不同領域的科學研究。現在中國的實驗室科學家比任何一個國家都多,研發經
費超過了整個歐盟,中國發表的科學論文在數量上僅次於美國。
但是,在這種快速衝鋒的過程中,中國卻在另一個不那麼值得自豪的方面顯得很突出。據
撤稿觀察(Retraction Watch)博客報導,自從2012年以來,由於偽造同行評審,中國被撤
稿的科學論文數目比所有其他國家加在一起都多。這個博客專門追蹤和發布研究論文的撤
稿情況。
近期爆發的一連串可疑的、破壞信譽的科研醜聞,導致一個觀點在中國引發了共鳴:要想
成為科學上的超級大國,中國必須首先解決日益惡化的系統性造假問題。
「中國希望能在科學上做世界的領導者,」西安交通大學應用物理學教授張磊說。「如何
做到保證科學領先的同時保證科學的高水準?我們還在試圖找到一個合適的方式。」
4月,在證據顯示107篇生物學研究論文得到的充滿讚美之詞的評議是偽造的後,一家科學
期刊撤回了這些論文,其中大部分的作者是中國人。然後是今年夏天,在其他科學家未能
重複其結果後,一位憑藉多項號稱有望得諾獎的突破而成名的中國基因科學家,被迫撤回
了自己的研究論文。
與此同時,政府的調查突出了繁榮的網上黑市的存在。這個市場什麼都賣,從持稱讚口吻
的同行評議到整篇研究論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其領導地位預計會在下週開始的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再次得到
確認——曾明確表示他的目標是中國到2049年時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但披露出來的造
假事件對這個目標來說是個挫折。
當然,中國在科學、研究和技術領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中國政府擔心自己的經濟依然太
過依賴低端製造業,正在投入數千億美元,發展半導體、太陽能組件、人工智慧、醫學技
術和電動汽車等高科技行業。
中國在全國各地廣泛修建基礎設施,公路、鐵路、港口和橋樑展示出了令人羨慕的工程造
詣。而通過輸出專業技術,中國重塑了其他很多地方。這又為其提供了另一種刺激經濟快
速增長的方式。
但中國也承受著盜版和品質低劣的問題。它們是一個汙點,困擾著中國的經濟崛起。否則
,中國應該會華麗轉身,從此步入世界科學領先國家的行列。
中國取得進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在美國和日本等國家的新研究投入都已陷入停滯之際
,中國仍願意投資。為了在原創研究產出上趕上西方,北京在新項目上投入了數十億美元
的資金,並通過吸引西方培養的頂級中國研究人員回國,扭轉了持續數十年的科研人才流
失。
「國家對戰略科技支撐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迫切,」習近平去年宣佈2049年要實
現的目標時說。「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格局沒有從根本上改變。」
現在有人擔心,最近的醜聞暴露出來的頑固的學術造假和標準寬鬆問題可能會放慢中國的
崛起。
很多國家,包括日本、美國和韓國,都出現過令人震驚的研究結果造假醜聞。但造假在中
國的學術機構似乎特別普遍。被撤稿的論文和偽造的同行評議數量之大即是證據。
在一定程度上,這些數據也許只是反映了中國這個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的巨大規模。但
中國科學家認為,他們所說的根植於該國學術體系的扭曲的激勵措施,也是原因之一。
在西方,職業晉陞可能通常看上去更多的是建立在所發表研究論文的質量,而不是數量上
。然而,中國科學家說,在中國,對數字目標的迷戀可能會達到極致。他們說,讓問題變
得更棘手的是,中國的大學和研究機構通常都缺乏監管,被發現作假的人受到的懲罰力度
不大。
他們說,把這些放在一起,結果就是一個願意對道德缺失視而不見的學術體系。
「在美國,如果你有意地學術做假,你的學術未來就完了,」張磊教授說。「但在中國,
作弊的代價可能會很小。機構可能不會開除你,也許你暫時會被停止提升,但是當人們把
這事兒忘了,你還有機會繼續發展。」
一些科學家稱,中國過分強調對成功的數值測度,這從它幾乎只注重科學引文索引(
Science Citation Index,簡稱SCI)就能看出來。SCI被用於給科學期刊的「影響因子」
打分,影響因子的大小部分是基於對期刊文章被引用頻次的統計,決定著期刊影響力排名
的高低。
在排名較高的期刊上發表文章者,可能獲得升職機會和金錢獎勵。中國的很多大學會給那
些在高影響因子期刊上發論文的教職工提供大筆研究經費和豐厚的薪資獎金。今年6月,
雅安的四川農業大學給予一個研究團隊約200萬美元的獎勵和經費支持,因為他們在學術
期刊《細胞》(Cell)上發了一篇論文。
「一切都圍著SCI轉,」上海復旦大學醫學院教授陳力說。他和其他一些科學家把中國學
術界對這個數值化指標體系的痴迷,與中國政府執迷於以GDP來衡量經濟上的成功相提並
論。
「有時候我們開玩笑說,在中國,要評估教職工的表現,只需找一個會做加法的小學生,
」陳力說。「把不同期刊的影響因子加起來就行。」
一個後果是,為了在有聲望的期刊上發表論文,人們開始採取越來越精心的策略。其中包
括藉助同行評議造假,該做法在107篇生物學論文於今春被撤稿後受到了嚴厲的審視——
此次事件創下了單一期刊單次撤稿數量之最。涉事的很多作者都是臨床醫生,他們在中國
面臨著巨大的論文發表壓力。
他們利用了這樣一個事實:很多學術期刊在決定是否發表一篇論文的時候,都會以同一領
域其他科學家的評價為依據。一些期刊——其中包括撤下107篇稿件的《腫瘤生物學》
(Tumor Biology)——竟然會要求作者自行推薦評議其論文的同行,批評人士說,這就為
造假打開了方便之門。
政府調查人員發現,在《腫瘤生物學》撤稿事件中,很多作者提交的研究人員姓名是真的
,電子郵件地址卻是假的。這似乎讓作者本人,更常見的則是受僱於作者的寫手,得以冒
充學術同行,寫下正面的評議意見,為論文的發表提供助力。
根據中國科技部牽頭開展的調查,中國研究人員利用這類方法,對107篇被撤稿件當中101
篇的同行評議程序進行了操縱。政府調查人員說,很多作者都曾上網僱人寫看似專業的評
議意見。
透過最近的一次搜索可以看出,同行評議造假已經催生出了一個繁榮的非法產業。在人氣
極高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淘寶上搜索「論文發表服務」,你會搜到一長串賣家,他們的服
務範圍很廣,可提供已經寫好、只待提交的虛假同行評議意見和整篇科學論文。收費標準
依具體服務而定,從幾百美元到一萬美元不等。
「我們幫過各種研究方向的教授,」一個賣家通過淘寶的聊天工具寫道。「不用擔心,我
們不會洩漏你的信息。」
以揭發醜聞著稱的博客作者方是民說:「造假手段越來越高明,更不容易被發現了。」
業內人士稱,總體而言,有跡象表明中國的學術環境正在改善。得益於新檢測工具的應用
,剽竊現像似乎在減少;此外,在中國出生的研究人員從海外的大學歸國時帶回了最佳實
踐,幫助提高了道德標準。
不過,開展原創性和突破性研究的壓力依然存在。很多人都說,河北科技大學的科學家韓
春雨當初似乎就面臨著這種情況。去年,他聲稱自己發現了一種編輯人類基因的新方法—
—一種假以時日會讓治癒遺傳性疾病成為可能,讓家長得以在孩子未出世前定製其身高或
智商的技術——引起巨大轟動。
這種說法被包含在《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雜誌發表的一篇論文之中,
讓韓春雨一夜成名。當地政府甚至提出,要斥資3200萬美元,在他任職的大學建一個基因
編輯研究中心,由他來執掌。
到了去年年末,其他科學家開始表示,韓春雨的研究結果無法複製。面對越來越大的壓力
,他和共同作者最終撤回了那篇論文,儘管他們發誓會為自己正名。
「當這個問題涉及到研究文化和學術誠信,還是得靠自覺,」一直在研究論文造假問題的
《浙江大學學報》英文版總編張月紅說。「我們應該在提高誠信文化上做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