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17-11-06 18:47:01http://china.hani.co.kr/arti/opinion/4115.html
【專欄】闡明「三不原則」意味著拋棄韓國主權?
登錄 : 2017.11.06 16:11 修改 : 2017.11.06 16:36
「三不原則」明確蘊含了文在寅政府欲封鎖由韓半島引發的東北亞霸權競爭要素的立場
。該原則與美國政府欲拉攏韓國以牽制中國的立場背道而馳,這可以解讀為,韓國政府
表示無法追隨特朗普的政策,即在東北亞地區拉幫結派,實行一邊倒的政策。
文在寅政府曾在選舉中承諾,要進行堂堂正正的外交並在韓半島問題中佔據主導作用。
此前因看到文在寅政府在外交方面束手束腳而感到心塞,如今好不容易傳來了這一喜訊
。韓中兩國已達成協議,封印薩德問題,尋求關係恢復和正常發展。考慮到薩德問題對
韓國經濟和外交安全方面造成的負面影響,這是非常值得慶幸的事情。
但就薩德問題協議相關,韓國政府闡明的「三不原則」正引發爭議。挑起爭論的主要是
韓國保守在野黨、部分媒體以及美國政府人士。他們批判的主要觀點在於,「三不原則
」屈服於中國的脅迫,是對「國家安全主權的放棄」。但這種批判荒謬至極。
「三不原則」包含了與韓國主權事項相關的重要內容。因此,若是文在寅政府並無此意
願,但還是沒扛住中國單方面的施壓而闡明了此原則,那麼便可以稱之為有放棄主權的
嫌疑。但據筆者所知,「三不原則」原本就是文在寅總統從大選候選人時期開始謀求的
構想,也是戰略的一部分。
首先,「三不原則」之一的「不追加部署薩德」本就是文總統曾表明的明確立場。最初
,考慮到薩德部署的軍事效率性爭論、以及對韓國經濟和東北亞局勢產生的負面影響,
文在寅總統對此呈負面認識,並希望構建韓國型導彈防禦系統。但在大選候選人時期,
考慮到韓美政府間已達成協議這一現實以及分裂的輿論等,文總統採取了戰略性模糊的
立場。在就任後,文總統決定臨時部署一套薩德系統,這一事件成為了爭論焦點,但在
此過程中花費了相當部分的社會矛盾成本和經濟、安保費用。為了阻止噩夢般的情況重
演,經歷過此種痛苦的文在寅政府預想到早晚會向韓國內外公佈不追加部署薩德的決定
。
其次,不加入美國推進的「導彈防禦(MD)系統」,則是考慮到軍事效率等,經過多方面
的戰略考量而做出的最終決定。早在韓國金大中與盧武鉉政府時期起,韓國政府便一直
向美國方面表明不加入反導體系的意志,文總統的判斷也與之相同。就「韓美日安保合
作不會發展成軍事同盟」,文總統也曾多次向韓國內外表示,韓美同盟固然牢固,但韓
美日或者韓日軍事同盟絕對不會存在。雖然有人主張稱,想要阻止朝鮮的核武裝,必然
需要日本的軍事力量,但這只會助長日本的軍事大國化,實際上,韓美聯合戰略也足夠
應對相關情況。
由此看來,「三不原則」並非是要放棄主權,一方面是文在寅政府為中國提供解決薩德
問題的名分而提出的,另一方面是借此機會積極向韓國內外表明要實行曾進展不順的均
衡外交的意志。「三不原則」明確蘊含了文在寅政府欲封鎖由韓半島引發的東北亞霸權
競爭要素的立場。該原則與美國政府欲拉攏韓國以牽制中國的立場背道而馳,這可以解
讀為,韓國政府表示無法追隨特朗普的政策,即在東北亞地區拉幫結派,實行一邊倒的政
策。文在寅總統似也早有此意,他在最近的外媒採訪中表示,「我們會與美中進行均衡
外交,韓美日軍事同盟並不合適」。
目前的關鍵在於,韓國政府的意志和推進力度。文在寅政府即將面對國內外想要破壞「
三不原則」的挑戰。只有贏得這些挑戰,韓國政府在東北亞進行積極作用的均衡外交時
代才會到來。而第一道關口就在眼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明日訪韓。在這位在韓半島
地區談論戰爭,想要推行單邊主義的難纏客人來臨之前,文在寅總統便與北約秘書長會
面並表示,「首爾和休戰線的距離不足45公里,無需核武器和遠程導彈,即便只用常規
武器也可能釀成災難」,指出了軍事同盟的危險性,並強調了和平解決方案。文總統還
明確表明了均衡外交的立場。希望文總統的這些決定是對過去六個月的外交政策進行反
覆思考的結果。
因此,即使再困難,在特朗普面前,文總統仍然要露出獨有的燦爛笑容,但同時也要表
現出比石頭還要堅定的意志。正如對北約秘書長所述的那樣,希望文總統能展示出,目
前正生活在休戰線眼皮底下的兩千多萬韓國人岌岌可危的現狀,併力陳絕不允許軍事行
動,堅持均衡外交的姿態。
李鐘奭 韓國前統一部部長、世宗研究所首席研究委員
韓語原文: http://www.hani.co.kr/arti/opinion/column/817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