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學者點評:朝核危機-擺脫危險幻想 開拓思維新路
新聞來源: https://goo.gl/2p47QX
2017年9月3日,朝鮮進行核武器試驗。從監測到的地層震動幾乎可以肯定是研發初期的氫
彈。 此前,8月28日朝鮮中程導彈發射飛越了日本北海道;之後11月28日朝鮮成功發射了
能夠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導彈。當下的核武危機爆發以來,朝鮮至少進行了15次導彈試射和
6次核試驗。這些測試的目的是威脅美國,使美國不會採取推翻朝鮮政權的行動,而且在
朝鮮半島南北統一的衝突之中不願將美國本土置於危險之中。那些認為事態發展並不意味
著實質性的重大變化的人是完全錯誤的。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
Brent Scowcroft)於1994年預見了這一變化,2006年前美國國防部長威廉‧佩裡(
William Perry)再次預見了這一變化。 兩人都認為美國不能袖手旁觀,讓致命的威脅成
熟起來。
目前美國似乎只有三種選擇:(1)實施經濟制裁,外交上與朝鮮階段性談判,希望以最
終解除制裁來誘導朝鮮凍結核武計畫,停止進一步導彈測試,並最終放棄其核武計畫; (
2)武力警示,震懾朝鮮核武雄心,或實際摧毀那些雄心勃勃的武器設施和發射裝置; (3
)默認能夠向美國境內核攻擊的朝鮮核武,威脅警告如美國被襲朝鮮將招致的核報復後果
美國承認在任何上述選擇當中,中國都會起到重要作用。鮮為人知的是,所有這些選擇都
會給美國而且為中國帶來災難。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我將在稍後描述,但只要這三種選
擇被倡導者抓住不放,繼續陶醉在一廂情願的危險幻想之中,新的選擇將不會得到實際評
估和實施。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以上每個選項對美國和中國會帶來多麼昂貴的代價。
第一個選擇取決於國際社會對朝鮮實施經濟外交壓力的積極性。自2006年以來,在美國的
促動下,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八項越來越嚴厲的對朝鮮制裁決議,包括對其武器貿易、銀
行業務和各種金融交易的嚴格限制。中國是最關鍵的執行者,因為朝鮮約90%的國際貿易
是與中國進行的。 然而我深信,國際社會和中國不會通過制裁而達到金正恩放棄核武和
導彈計畫的目的,因為金家政權把這些計畫視為安全的保障,它不惜其人民所受之巨大痛
苦,同時招致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敵視,以鞏固它的權力。
我認為,多數採納這種選擇的人都私下裡意識到這一點。但他們認為,談判至少會放慢朝
鮮的核計畫,結果朝鮮人民不是最後起義,就是通過被政權邊緣化的某些高層來推翻這個
政權。朝鮮將其公民同外部世界徹底隔離開將會越來越困難,而且,據說這將驅使金正恩
要想方設法搞好經濟,增加國際貿易和尋求產量增長。但實際上朝鮮政權已經果斷地拒絶
了早些時候中國所建議的這些政策,事實清楚地表明,只要不是政變或革命什麼都不能真
正改變朝鮮走向擁核國家的方向。也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有可能的政變或革命。
第二個選擇是針對朝鮮的軍事攻擊,我看目前完全不現實。提出這個方案的人似乎忘了為
什麼反對朝鮮核計畫的初衷。美國介入的本意不過是保護盟友韓國。美國對朝鮮先發制人
的軍事打擊將使首爾成為一片廢墟。這是美國不會被原諒的行為,也可能會顛覆以美國軍
事力量與核制約力量來維護的美國國際聯盟和區域核不擴散的努力。中國為此也不可能不
付出巨大代價。美國對朝鮮的軍事打擊將引發中國與朝鮮的軍事聯盟。中國將不得不在朝
鮮部署軍力,至少是建立一個防止數百萬朝鮮人湧入中國的緩衝區。軍事打擊下朝鮮政權
可能會崩潰,但其後果,包括韓國在邊界的軍事存在,中國是不願接受的。 而且必須考
慮到,朝軍餘部會掌控美國打擊後殘存的常規武器和核武器而繼續一場漫長而殘酷的衝突
。
第三個選擇,是"圍堵戰略"的一個版本,不比前兩個更現實,意味著接受朝鮮核武威脅美
國本土的能力並任其發展。也有人說,美國亦曾接受敵對的蘇聯和中國這種能力。如果美
國本土受到襲擊,美軍會有效地通過核報復來摧毀這些國家,美國國家安全因此得到保障
。無論怎樣這就是當年肯尼迪政府決定不先發制人打掉中國核計畫的原因。問題在於朝鮮
的戰略目標與中蘇兩國大不相同。朝鮮的首要目標是統一,沒有什麼比統一因戰爭而分裂
的朝鮮半島更宏偉的目標。核威懾無疑會保護美國本土,而核打擊美國本土並不是朝鮮的
目的。其目的是逼迫韓國要求美國離開朝鮮半島,以避免朝鮮和韓國破壞性的衝突。對韓
國人來說,這不是個不切實際的選擇,他們可能認為美國對韓國政府的軍事維護意味著對
韓國社會的破壞。這種情況表面上可能也會吸引中國。畢竟,美國撤離這一地區放棄區域
聯盟,不正是中國的政策嗎?事實上,這對中國可能是最危險的,因為它直接導致核武器
擴散到全部朝鮮半島及日本。是美國的核保護傘阻止了這些國家獲得核武能力; 撤走核保
護傘後,日韓兩國均有技術、人力與財力獲取自己的核武能力。
面對上述選擇,沒有新思路,顯見美國政策正在漫無目的尋找新希望,使明顯不太成功的
方法得以為續,同時以一種無奈和沮喪的方式凖備接受可能發生的更嚴重的災難。
但這並不是必然的,還有一種選擇從未沒有被考慮過,相信亦有很好的成功機會。
把朝鮮納入中國的核保護傘是這一選擇的基礎,儘管它需要大規模較複雜的磨合過程。在
美國入侵或發動對朝核戰的情況下,如果中國能夠有效地保證對朝鮮的核保護,朝鮮就不
需要冒風險硬性發展遠程核武。這個方案不應與目前的《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相混淆
,因為該條約有一個中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前提。在中國的核保護傘之下,朝鮮政權可
以長期生存而不必擔心受到美國先發制人的軍事打擊或受到美國反彈道導彈技術的制約。
實際上,我認為可以證明,沒有中國的核保護傘,金正恩的國防戰略幾乎注定會導致其垮
台,而給朝鮮半島帶來巨大的災難。
中國的核威懾是我提出方案的一個關鍵元素,但不是唯一重要環節。重要的是把它融入一
個更大外交和法律框架內。1951年2月,中國及盟友朝鮮,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開始和
平談判, 前後持續兩年多,期間軍事形勢出現了僵局。1953年7月27日簽署的最終協議只
是約定了停戰,並在北緯38度線上建立了一個2英里寬的非軍事區。這個停戰協議至今仍
然有效。法理上講,因為沒有產生各方同意的最終和平條約,朝鮮戰爭只是暫停並未結束
。朝鮮和韓國均自稱是朝鮮半島唯一合法政府。這種情況在某些方面與蘇聯在七十年代中
期面臨的情況相似,那時蘇聯盟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邊界尚未得到承認,蘇聯和西方國
家之間也沒有達成和平協議。雖然不是具約束力條約,1975年的《赫爾辛基協議》,終於
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並承認了戰後邊界的不可侵犯性。
我提議召開類似的聯合國會議,把朝鮮、韓國、日本、中國、美國和俄羅斯包括在內,以
便最終結束朝鮮戰爭,承認兩國的邊界。粗略地講,美中兩國處於《赫爾辛基協議》中美
蘇兩國的地位。
為什麼中國會願意出頭呢?如果這樣,對中國如此警惕的朝鮮,又為什麼會接受這個提議
呢?
如前所述,中國的選擇是不多的:國際社會目前的外交部署是讓中國負責向朝鮮施加壓力
,最終的結果一定是使中國和美國在該地區看起來虛弱無能。中國則要為一個不可能達到
目的的外交任務的失敗去負責。上述三種選擇的結果都會給中國帶來致命的不可估量的後
果。另一方面,除了我所說的作為最終結束朝鮮戰爭的共同召集人所發揮的領導作用之外
,而擺脫這些災難性的選擇,是非常符合中國利益的。中國會有經濟增長無法得到的大國
外交影響力,同時化解了與美國的區域衝突。它提供了遏制與中國同床異夢的麻煩盟友的
唯一務實手段 。
為什麼朝鮮會接受中國這樣呢?朝鮮的理由似乎可以這樣:美國或國際社會對朝鮮的承諾
均不可信任,因為朝鮮確信一切都是由美國策劃的。只有部署能夠摧毀美國城市的遠程核
導彈,才能為政權提供鐵的保證。朝鮮認為,僅為朝鮮半島事務美國不會去拿數百萬美國
人生命安危去冒風險。相信這個的不在少數。許多政治人物曾經表示,如果利比亞和伊拉
克掌握核武器,其極權政權會至今尚存。在朝鮮眼中,一旦測試證實了他們的能力,政權
則會安然無憂。
然而,這種推理存在一個錯誤,那就是,除非朝鮮採取緊急措施化解局勢,否則朝鮮政權
幾乎肯定會導致最終毀滅。如果僅是盟友日韓受到朝鮮的威脅,美國沒有迫切需要採取行
動清除金正恩政權。這就是為什麼1994年斯科克羅夫特(Scowcroft)和2006年佩裡(
Perry)的建議沒有受到重視。據說如果美國耐心等待,導致華沙條約國分崩離析的內部
矛盾最終也會在朝鮮發生。等待之中很多事情可以發生,比如內鬨導致政變(或許會聯合
親中派),金氏新一代繼承人會傾向經濟增長和國際貿易,所有這些早已成為破滅的幻想
。但現在,無論是設計還是失算,無論朝鮮政權或是其中一派,由國家或者民間以購買和
以貨易貨軍品,已經將美國本土納入危險。給了美國巨大的動力去發展反制核武技術,也
就是使朝鮮核武不能威脅美國本土的技術。由快速運算能力的革命引發的技術變革還在加
速發展,將無疑瓦解朝鮮的核打擊能力。
目前朝鮮用於保護核武的固化和隱藏手段會在精確度、引爆時刻精凖度和遙感器技術的進
步下變得毫無用處。正是新型制導系統,快速運算和通訊、人工智能以及許多由計算機革
命帶來的衍生技術促進了這些技術的發展。如果沒有朝鮮對美國本土的新威脅,美國很可
能會放棄開發反制核武能力,因為這會帶來,諸如發射預警協議等其他風險。是朝鮮為保
護自己的未來所採取的對美國如此致命手段會最終導致其毀滅。
只有獲得中國可信的核保護可以拯救朝鮮。如果朝鮮不再對美國的城市構成致命威脅,很
難想像美國會冒中國核報復的危險去打掉金正恩政權。事實上,目前朝鮮在談判中實力處
於鼎盛期,但沒有中國的這樣擔保其危機日益增長。我們的目標必須是校正金正恩的偏執
,使他更怕失去一個顯而易見的有吸引力的鞏固安全的機會,而不是害怕去依賴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