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中日高級別經濟對話的各自算盤
新聞來源: https://is.gd/CUkGJl
中日兩國政府4月16日在東京召開了部長級的「中日高級別經濟對話」,著眼中美
關係,雙方一致認為有必要為避免貿易戰展開合作,並確認了自由貿易體制的重要性,商
討加速推進中日韓三國的自由貿協定(FTA)談判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談判
,並確認最早明年在中國召開下一次中日高級別經濟對話。
就避免貿易戰達成一致
日方擔任主席的河野太郎外長在會談後接受記者採訪表示,「雙方一致為,任何國
家發起貿易戰爭,都會對國際經濟的繁榮產生重大影響」,同時表示「日中在自由貿易體
制下獲得了經濟利益」,強調了基於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的多邊貿易體制的重要性
。
此外,對話還就美國將中日兩國納入對象的鋼鐵和鋁產品進口限制措施交換了意見
,雙方認為問題的解決對於世界經濟整體的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確認了推進對話溝通的
方針。日方認為「中國有必要應對產能過剩問題」,敦促中方做出努力。
關於中國國推進的「一帶一路」構想,日本表示將顧及財政健全性和環境,基於國
際規則提供支援,時表明安倍政權提出的「自由廣闊的印度太平洋戰略」有助於推動一帶
一路構想,二者不會產生利益衝突。
在知識產權和鋼鐵過剩問題上各執一詞
中日兩國政府4月16日在東京都內召開「中日高級別經濟對話」,日本強烈要求中
國保護知識產權和化解鋼鐵產能過剩。中國僅再次介紹了此前採取的措施,並未給出具體
的承諾。雖然日本希望與經濟持續增長的中國在經濟層面保持穩定關係,不過圍繞具體問
題,兩國的想法仍存在分歧。
河野太郎16日會談後接受記者採訪時,「日方提起了鋼鐵問題。強調有必要應對
鋼鐵產能過剩問題」。
中國2016年的粗鋼產能為11億5千萬噸,10年時間增至2倍以上。中國國內的消費
量為約8億噸,過剩的產品被大量出口,拉低了國際鋼鐵價格,對各國的鋼鐵產生造成衝
擊。一直以來,歐美和日本批評中國通過國有銀行向鋼鐵企業提供低息貸款,地方政府通
過財政補貼救濟虧損經營的企業,此次日本再次要求中國糾正這些行為。
此外,日本還敦促中國保護知識產權。例如,外國企業與中國企業成立合資企業
開發和生產純電動汽車(EV),合同到期後,中方能夠繼續使用日方的專利。還有中國企
業對外國企業的專利進行修改,從而獨佔所獲利潤的機制。河野表示「日方提出希望能夠
公正、自由地進行技術轉移和知識產權交流」。
不過對於上述問題,據日本知情人士透露,中方在對話中「介紹了一直以來採取
的措施」。在鋼鐵問題上,中國表示已經淘汰1.2億噸的產能,提前實現了2020年之前合
計削減1億~1.5億過剩產能的目標。在知識產權問題上,中方表示正在強化打擊侵犯知產
權行為。
中國近年來出台了對外國企業開放市場等改革政策。習近平國家主席在4月10日的
博鰲亞洲論壇上表明將大幅放寬外資準入限制和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對於日方提出的要求
,似乎也是基於這一開放路線作出回答。
不過改革政策大多是對既有政策的重新完善,僅有部分政策公佈了具體的舉措。
日本經濟產業省官員表示「日本提出要求後,中方是否將迅速採取行動回應還不好説。今
後將繼續要求中國」。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從4月17日開始訪問美國,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會談。美國以
中國侵犯知識產權為由,公佈了對華加徵關稅清單。日本考慮基於中日高級別經濟對話的
討論結果,與美國合作。
不過,美國對自日本進口的鋼鐵產品加徵關稅,能在多大程度與日本合作難以預測
。如果強烈主張日本的立場,日本擔心的日美自由貿易協定(FTA)等壓力可能出現增強
。日本一邊摸索與中美兩個大國保持適當距離,一邊被迫進行艱難的應對。
川普的影子
中國與日本時隔8年在4月16日進行了的高級別經濟對話,但對話是在短短3周時間
的準備後舉辦的。關於此次對話,中國希望儘早舉行。在與美國川普政府的貿易摩擦日趨
激化的背景下,認為與日本確認自由貿易的重要性,將成為與美國談判的籌碼之一。匆忙
確定的會議比過去相比,參加的部長級官員減少,甚至未確定成果文件。
中國方面在3月下旬外交部長王毅以兼任形式晉陞為國務委員(副總理級)之後,推
動與日本對話的重啟。目的之一是在總理李克強即將於5月訪日的背景下,在容易展開合
作的經濟領域彰顯關係改善的印象。另一個是,面對保護主義色彩濃厚的美國川普政府的
貿易政策,中國認為如果能成功拉攏日本,將容易施加壓力。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7日起訪美的行程確定之後,中國方面對高級別對話的舉辦更加
積極。如果世界2大經濟體陷入貿易戰爭,不僅是中美,國際經濟也將受到嚴重影響,中
國認為這是通過與川普關係良好的安倍首相傳遞這種想法、緩和川普強硬姿態的良機。
此前設想5月以後舉行的日本方面沒時間「籌備」達成妥協的項目。日本財務相麻生
太郎主張像以往那樣,應由主管經濟的副總理劉鶴(政治局委員)以主席身份出席會議。
這是因為中國的財政部長雖屬於閣僚,但排名不高。日本方面的經濟部門也有觀點表示,
「不應接受中國的提議」。
不過,對於森友學園有關問題導致支持率下降的安倍政權來説,中國高級別經濟對話
的重啟可以定位為對華關係改善的成果。利害關係一致的兩國認為「時隔8年重啟對話是
一項成果」,於是決定舉行對話。
日本副總理兼財政相的麻生太郎沒有參加此次對話,財務副大臣出席。部長級以上與
會者中日分別為4人。上次高級別對話時日本方面的部長級以上與會者為6人,中國方面為
9人,此次都有所減少。雖然決定明年繼續舉行對話,但有觀點指出,在打小算盤的情況
下敲定的重啟「作為關係改善的推動力量仍然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