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朝鮮被指新建導彈 新加坡峰會成果存疑
新聞來源: https://is.gd/f8nB2s
朝美關係正在緩和,朝鮮也已作出無核化承諾,但最近有消息稱,朝鮮似乎仍在製造新的
彈道導彈。
有不具名的美國官員向《華盛頓郵報》表示,美國間諜衛星監測到,朝鮮一處製造彈道導
彈地點內仍有活動在進行。
路透社援引一位官員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朝鮮這項工作進展到何種程度。
今年6月,特朗普與金正恩在新加坡會晤,會後兩人承諾努力實現無核化。特朗普後來表
示,朝鮮「不再是核威脅」。
導彈設施內有汽車進出
《華盛頓郵報》週一援引美官員消息表示,有跡象顯示朝鮮正在平壤周邊的山陰洞(
Sanumdong)建造一到兩枚液體燃料驅動洲際彈道導彈(ICBM)。
山陰洞導彈研發中心曾建造過火星-15洲際導彈,這是朝鮮第一種可以抵達美國的洲際彈
道導彈。
然而有美國官員向路透社表示,由於裝載燃料耗時太長,液體燃料驅動的洲際導彈「與固
體燃料驅動導彈相比不具任何威脅」。
路透社同時報導稱,衛星畫面顯示山陰洞設施有汽車進出,但汽車活動規模不足以與新建
導彈所需相提並論。
專家:導彈設施處於「活躍狀態」
美國米德爾伯裡國際研究學院(MIIS)導彈專家傑弗裡‧路易斯(Jeffrey Lewis)認為
,山陰洞衛星圖像顯示這一設施目前處於「活躍狀態」。
「(這個設施)絶對沒有作廢,」路易斯告訴《華盛頓郵報》。「我們看到集裝箱和車輛
來來往往,這是他們製造洲際導彈和運載火箭的地方。」
米德爾伯裡學院另一名朝鮮專家哈納姆(Melissa Hanham)向BBC表示,山陰洞有「進出
建築的常規交通」,這種「交通模式」與朝韓峰會和朝美峰會期間狀態大致相同。
這表明,朝鮮在兩次峰會期間並未完全停止這些活動。
哈納姆指出,衛星圖像中出現了大型「顏色鮮艷的集裝箱」,這些集裝箱與金正恩此前視
察洲際導彈時出現的集裝箱相似。
她補充道,雖然米德爾伯裡學院的專家們無法證實洩露的情報是否屬實,媒體報導的內容
與衛星圖像所示一致。
新加坡峰會達成的「完全無核化」共識
朝鮮此前一共進行過六次核試驗,最近一次發生在去年九月。在過去兩年中,朝鮮的核武
器項目得到極大推進。
但在新加坡的歷史性會晤中,特朗普與金正恩一致同意,向「朝鮮半島完全無核化」方向
努力。
雙方對「完全無核化」的定義並不明確,而在朝鮮何時、以何種方式去核,整個過程如何
驗證的問題上,目前也沒有更多細節披露。
一些專家對朝鮮「無核化」承諾的真偽抱有疑問。
上週有跡象顯示,朝鮮已經開始拆除一座重要火箭發射基地,但最近美國情報機構洩露的
信息卻表示,朝鮮可能仍在秘密推進核武器項目。
有關報告顯示,朝鮮正在對其唯一的官方濃縮鈾基地進行升級,同時還在加快對其他秘密
基地的改造。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上週被迫承認,朝鮮仍在繼續生產核裂變材料,但蓬
佩奧堅稱,「形勢正在取得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