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lkj (N )
2018-10-02 19:45:51原文
https://tinyurl.com/ybw93no5
翻譯
http://mlkj24.pixnet.net/blog/post/32558161
Economist Sep 27th 2018
天主教會在中國,也曾經不是地下教會。17世紀時,耶穌會教士曾是清朝皇帝青睞的顧問
。19世紀至20世紀初時,由於西方世界在中國的存在越來越明顯,教會也隨著蓬勃發展。
但在試著與新中國政權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兩年後,梵蒂岡於1951年放棄了這個念頭,恢復
與現在仍流亡台灣(原文now in exile in Taiwan)的國民黨政府之外交關係。外國神父和
主教被逐出大陸,許多中國神父也逃到台灣。
1957年中國共產黨建立了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作為官方的監督者。氣壞的教宗庇護十二世
下令,所有加入新教會的主教將被逐出天主教會。自那時起,中國官方天主教會與忠於梵
蒂岡的地下教會裂痕不斷加大。中國估計約有一千萬天主教徒,而雙方信徒各佔一半。福
建的閩東地區,數個世紀以來便是天主教的據點,估計約有七萬信眾屬於地下教會。
為了消弭裂痕,梵蒂岡於9月22日宣布了其所謂的突破:中國將首次承認教宗的權威。雙
方都沒有洩漏這份「臨時」協議的內容,但概要大概可以推測地出來。中國會讓梵蒂岡在
任命愛國教會主教時有話語權,而作為回報,教宗方濟各會實質上認可愛國教會的正當性
,即便他前任的諸位教宗在中世紀時,花了許多時間在抗拒國家介入。教宗將會認可原本
愛國教會指派的七位主教,讓他們重新回到天主教會中。
對教宗來說,這份協議有望對打開這個擁有世上六分之一人口的國家,傳遞天主教會的訊
息。他一直表達想訪問中國的渴望,天主教在中國的信徒數目已輸給基督教,預計中國現
在有六千萬基督徒。即使在鄉下天主教勢力比較強,也沒甚麼幫助。香港聖神研究中心的
林瑞琪博士說,隨著年輕人前往都市找工作,鄉村信徒的數量正在緩慢下降。在異鄉,禮
拜可能不以母語進行,聽起來跟拉丁文一樣難以理解:比如說,在上海可能沒有廣東話禮
拜。支持教宗的人說,若有更多牧師加上官方允許,這種情況可以改善。
教宗方濟各的舉動也引起許多批評。許多信眾震驚的是,教宗竟然會認可由無神論共產黨
指派的神職人員,即便他擁有否決權。且這個協議出爐的時間點,中共正在各方面鎮壓宗
教。
許多非官方的的教會被夷為平地(主要是基督教)。習近平發起了宗教「中國化」的行動,
亦即要消弭外國影響,並灌輸對黨的忠誠。藏傳佛教圖很難自由地實踐信仰,在習近平的
統治下,有數十萬維沒有犯下任何過錯的維吾爾穆斯林,被拘留在毛澤東式的思想改造營
中。前香港樞機主教陳日君指控,梵蒂岡這樣是把羊群「送入狼口」中。閩東的地下主教
郭希錦被迫下台,以換上政府認可的神職人員。
台灣也擔心會遭受類似那位主教的命運。中國長久以來,對梵蒂岡有兩個要求。其一,不
否認中國官方對教會運作擁有話語權,這個目的現在達成了。第二,消除與台灣的外交關
係。這還沒發生,但「某一天」一定會發生,林瑞琪博士說。
台灣的天主教徒不到三十萬人,某些教堂的信眾甚至全都是菲律賓移工。在此同時,中國
在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已奪走台灣五個邦交國,現在只剩十七個。與太平洋、拉美
小國斷交對台灣不會有太大傷害,但若失去最負盛名、能對十億天主教徒發言的邦交國,
會是個大得多的衝擊。
台灣應該怎麼做?英國前任外交官萊里(Michael Reilly)認為,與其強調外交禮節 — 下
個月,蔡英文總統的副手陳建仁將前往羅馬參加保祿六世的封聖儀式 — 台灣政府應加強
與梵蒂岡的非官方關係。包括對台灣天主教學校、慈善機構的支持,畢竟這些機構也服務
非天主教徒。台灣也可以成為培訓中心,訓練前往中國服務的神父。這比教廷大使館更有
價值。
一看就是外國人寫的 廣東信徒去上海還不是一樣用普通話做禮拜 XD 實際上教會的神父很少是當地人 本來就不太會廣東話上海話什麼的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8-10-03 15:25:00所以說經濟學人早就不是專業的雜誌了現在台灣的政府還是國民黨嗎?這翻譯是誰啊 翻了一堆充滿岐意的字句
經濟學人從創辦開始就偏向是新聞媒體,不是專業期刊。
作者:
kpier2 (條漢子)
2018-10-03 22:08:00當牧羊人決定背叛自己的羊群... 牧不牧 很快就不再是問題
作者:
qwxr (kekeanHsian)
2018-10-04 07:35:00沒錯 現在也可以說是流亡的國民黨政府 你們覺得變了那是從內部角度看 從外部看從來沒變過 就是對抗大陸的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8-10-06 17:11:00原來蔡英文是國民黨選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