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大家論壇》宣傳視角:藉民族主義拉抬支持度 普京王牌漸失效
新聞來源: 上報 https://goo.gl/JwJ3vk
科斯尼可夫
‧ 美國智庫卡內基資深副研究員
目前,已有數百萬人觀看了克赤海峽(Kerch Strait)俄羅斯邊防船攔截烏克蘭拖船的相
關影片,如此展現武力顯然激發了俄國另一種自豪感,讓俄國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
)滿意不已,但對其他人來說,這一幕卻引發了擔憂,對烏克蘭爆發全面戰爭的擔憂。
俄羅斯大部分家長和全世界家長一樣,寧願把18歲的孩子送去讀書而不是去打仗。
普京支持率下降
克里姆林宮(Kremlin)的宣傳向來渲染主軸均為俄羅斯遭到襲擊,普京就是身陷西方重
圍的城堡指揮官:軍事、經濟乃至國際體育領域的最高指揮官。這一宣傳在2012年普京贏
得第3個總統任期後開始大量出現,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Crimea)後更是變本加厲。
目前,這一宣傳絲毫沒有減弱跡象,只要普京這種圍困敘事戰略繼續產生政治紅利,也不
太可能改變宣傳現狀,在併吞克里米亞前,普京的支持率曾降至歷史最低點,而在併吞克
里米亞後,普京的支持率一舉超過80%。
但自2018年夏天以來,普京的支持率再次急劇下降,10月及11月支持率下降至66%的平均
水準。除了在國際舞臺上「讓俄羅斯再次偉大(making Russia great again)」,普京
還應該改善俄羅斯人的生活水準。
雪上加霜的是,在實際收入連降4年的情況下,俄國政府又宣布了令人民極度反感的退休
金改革,包括提高退休年齡。
解決俄羅斯人民的經濟仇恨並非易事,俄羅斯經濟因為西方對克里米亞的制裁而承受巨大
壓力,更重要的是,俄羅斯國家資本主義模式導致競爭力不足,對私人投資和企業家的誘
因(incentives)持續下降。
民族主義牌漸失效
普京已想不出辦法拉抬民意支持度,也許就在這種情況下,他認為是「提醒」俄國人們祖
國正遭受攻擊的時候了,(咸認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Petro Poroshenko)為了在2019年
3月的連任競選中拉抬萎靡不振的支持率,選擇讓緊張局面升級,這也能給普京帶來政治
好處。)
明確一點:烏克蘭沒有攻擊俄羅斯。
烏克蘭海軍船艦完全遵守克赤海峽和亞速海(Sea of Azov)航行的2003年雙邊條約規定
,但普京宣稱烏克蘭船艦非法進入俄羅斯領海,甚至不惜升級與西方國家的緊張對立,可
能希望藉此為習以為常的圍困敘事宣傳注入新鮮活力,從而激發普京長期所依賴的原始愛
國主義。
普京的手法可能包括直接挑釁甚至武裝衝突,但普京可能會將更多公共目光轉向俄羅斯軍
工業和武器開發,同時慶祝昔日榮光,特別是傳說中的二戰敘事,普京已將自己打造為二
戰遺產的一部分。
比如,史達林崇拜(veneration of Stalin)顯然讓許多俄羅斯人美化並提高了對鎮壓的
接受度,普京身上頗可以找到一些史達林的影子。2019年1月29日,聖彼德堡將舉行「列
寧格勒圍城(Siege of Leningrad)」戰爭勝利大閱兵,這應該仍會激發愛國主義,但無
法反映這座城市挨餓居民的真實情景。
俄國人眼中的德國
儘管如此,普京這一次的民族主義號召可能不足以刺激民意,在外界看來,現在的西方和
烏克蘭已綁在一起,但俄羅斯人對西方的仇視已然消退。從這個角度講,另一場2019年1
月計畫在俄國諾夫哥羅德(Novgorod)舉行的光榮歷史慶典才會更符合歷史。
諾夫哥羅德的慶典將再現「大遊街(Great Waltz)」事件,1944年7月,約5萬7000名德
國戰俘在莫斯科遊街示眾,史達林此舉旨在羞辱德國人,同時提醒莫斯科人要憎恨他們的
敵人。
但是,在這場遊行中,許多俄羅斯人同情戰俘,甚至向他們投擲麵包。
列瓦達中心(Levada Center)的社會學家最近進行了一項調查,詢問20歲的俄羅斯人哪
個國家可以成為其他國家的榜樣,德國成為首選,接著是中國和(普京最愛的)「反派美
國(villain, the United States)」,這些年輕人也支持俄羅斯的偉大,但他們所定義
的偉大不僅是軍事上,也包括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等方面。
經濟、經濟、經濟
普京外交政策主題變得越來越令人起疑,這絕非好事,很多俄羅斯人難以理解領導人為何
要向敘利亞投入這麼多的資源,卻讓同胞在國內飽受經濟困頓的壓力,目睹俄羅斯船隻阻
擋烏克蘭船隻,還是沒有就業機會重要。
長期以來,「我們能重複(we can repeat)」的口號在俄羅斯非常流行,這句話說的是
蘇聯的二戰勝利,但真相卻是不能。
俄羅斯不僅缺少資源,也不願意讓我們的年輕人與另一個國的年輕人死於作戰,事實上,
俄羅斯人最不想要的,就是重演一場讓2700萬同胞死亡的戰爭。
(責任編輯:簡嘉宏)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