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大家論壇》世銀視角:誰當行長國籍不是問題 關鍵是獲得美國支持
新聞來源: 上報 https://goo.gl/MXBDPA
卡拉斯
‧ 布魯京斯研究所副總裁
普拉薩德
‧ 美國康乃爾大學教授
金墉(Jim Yong Kim)突然宣布辭去「世界銀行集團(World Bank Group,下文簡稱『世
銀』)」行長一職,世銀應該把握這個機會,審視機構成立75年來的發展方向、正當性和
運作效力。
正如其他多邊機構,世銀向菁英主義靠攏、擁戴過時的經濟全球化模式而未廣泛造福大眾
,因此在近年來飽受批評。世銀也成為另一個美中強權之間的地緣政治戰場。
需要1位政治通
有鑑於此,「20國集團(G20)」的各國財政部長、央行行長於2017年4月成立「全球金融
治理知名人士小組(Eminent Persons Group on Global Financial Governance)」,致
力於針對全球金融體制改革與國際金融機構提供建議。在2018年10月的一場G20會議中,
這個小組發表一份報告,概述如何「為大幅轉變的新世界建立全球合作秩序」。
多邊開發金融機構的主旨是協助解決開發中國家急迫且規模龐大的問題。舉例來說,我們
現正經歷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都市擴張,未來15年內,全球基礎建設的數量必須倍增,才
能因應這個轉變。
多邊機構也應針對非洲人口暴增做出回應,並在開發中國家為永續、脫碳的經濟成長奠立
基礎。若忽視這些責任,全球將面臨更嚴重的移民潮與失業率,並感到越發絕望與憤怒。
以上便是下一任世銀行長將接手的局面。
世銀的執行董事會(Board of Executive Directors)希望找到一個信奉多邊主義的接班
人,並具有有效的領導與管理能力、遠大的願景、圓融的溝通技巧,也就是所謂的「政治
通(politically savvy)」。
世銀認同的策略已體現在先前公布的〈前瞻〉(“Forward Look”)和〈永續金融〉(“
Sustainable Financing”)兩份報告書中,行長接班人勢必要將之付諸實行。
多邊組織遴選制度不一
除此之外,行長接班人還要全心全意擁抱世銀規模不一、目的各異的全部使命,並遵循近
期G20報告的建議行事,這是我們認為挑選接班人更重要的標準。
世銀於2017年新增了「執行長(Chief Executive Officer)」一職,也重新定義了行長
的職責。根據此新制,行長應致力於訂定策略(例如如何配置近來增長的資金)、與董事
會交涉、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多邊機構沒有標準的領導人評選機制,因此各機構便自行發展出一套方法。
舉例來說,美洲開發銀行(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發展出「雙多數系統」
(double majority system),這意味著候選人除了要在股東投票中取得多數,還要在地
區成員間取得絕對多數才會勝出。
聯合國大會則是依據安全理事會的舉薦選出秘書長;新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規定行長必須獲得75%以上的票數才可當選。
以上各制度的設計都給予世界強國應有的發言權,同時也預防任何國家完全主導議程設定
,藉此捍衛多邊主義的精神。
獲得美國背書
但是世銀行長的選舉採相對多數決,得票數最多者勝選。實際上,行長一向均由美國人(
an American)擔任,這是美國和歐洲非正式談判的結果──歐洲方支持美方提名的世銀
行長候選人,而美國則會力挺歐洲人出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執行長,此職位也是由得票最高的候選人擔任。
美國雖然有權否決聯合國秘書長候選人,對世銀行長候選人卻無此權利。即便如此,如果
完全沒有美國的認可仍堅持參選,只可謂「有勇無謀(foolhardy)」。
綜上所述,選拔世銀行長的接班人有許多選擇。
美國可以選擇一位其他國家也大力支持的美國人,金墉便是一個例子,他在2012年的行長
競選中大肆宣傳他生於南韓的淵源。美國也可以選擇一位移民或雙重國籍者,如前任世銀
行長沃爾芬森(James Wolfensohn)便是歸化為美國公民的澳洲人。
美國還可以支持一位來自友邦國家的非美籍候選人。無論如何,國籍本身不是先決條件,
關鍵是被提名人能獲得美國和多數他國的支持,也能秉持多邊主義,協調各國不同的利益
關懷。
何不選擇女性?
但獲得他國擁戴只是其中一項要件,成功的候選人也需要得到其他利害關係人的支持。聯
合國秘書長候選人必須發表願景宣言、回答來自公民社會組織的問題、並參與「全球市民
大會(global town hall)」的活動。
世銀行長候選人也應效法這樣高透明度的競選流程,並將之延伸至商界和學界,體現世銀
奉行的經驗主義,以及實事求是的解決問題之道。
世銀董事會將於(2019年)4月選拔金墉的接班人,我們希望該決定能夠提升世銀的效力
與正當性。世銀的領導者必須值得信賴,並了解世銀使命的急迫性及影響範圍。
事實上,世銀從來沒有女性出任行長,此刻便是根本改革的最佳時機。
(翻譯:劉子瑄,責任編輯:簡嘉宏)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