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貿易戰耗糧草 中國新軍艦難產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m.ltn.com.tw/news/world/paper/1291605
2019-05-27〔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
中國近年積極尋求成為亞洲及全球霸權,關鍵要素之一即為解放軍海軍實力是否強大。
不過,香港「南華早報」二十六日引述專家指出,
在美國與中國就經濟、科技和戰略衝突持續過招之際,
儘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仍視軍隊現代化為優先事項,
但北京政府高層對於建造新一代戰艦,包括航空母艦和驅逐艦等,
已開始在開銷上加倍謹慎。
維持航母打擊群運行 開銷驚人
南早指出,北京政府一直對外宣稱,中國可承受與美國打貿易戰。
但有軍事觀察家透露,由於經濟前景不明,加上科技發展和人才培養不如預期,
中國海軍當局已面臨調整開支的壓力。
專家舉例,一艘配備高科技武器、控制和通訊系統及戰鬥機的航空母艦,
建造費用約為五百億人民幣(逾二千三百億台幣)。
而一艘「055型」第四代飛彈驅逐艦的建造費用,
也高達六十億人民幣(逾二七七億台幣),
迫使中方重新評估建造八艘該型驅逐艦的計畫。
取得對抗美國戰機技術 至少10至20年
況且,要維持「航母打擊群」運行,
包括航母、兩艘驅逐艦、兩艘護衛艦、多艘潛艦和一艘補給艦等,開銷也十分龐大。
另一名解放軍消息來源透露,
為配合中國海軍新型「002型」航母及「075型」兩棲攻擊艦,
中方還必須開發新戰機,以對抗美國可垂直起降的F-35B匿蹤戰機,
以及使用電磁彈射系統的F/A-18超級大黃蜂戰機,
但中方迄今尚未掌握這些技術,可能還得耗時十至二十年。
過去三十年來,解放軍憑藉充足預算,大幅擴展實力。
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報告顯示,在二○一四至一八年間,
中國下水軍艦的總噸位達六十七萬八千噸,
比法國、德國、印度、義大利、南韓、西班牙和台灣海軍加總還多。
儘管如此,北京軍事專家周晨鳴仍指出,中國在軟硬體技術上仍落後美國;
「藍水海軍」(blue-water navy)必須在公海上長距離移動,
但解放軍缺乏必備的後勤和補給網絡,
「中國有能力製造排水量大的大型船艦,但空間幾乎都用來儲備武器等設備,
壓迫存放原油的空間,限制其行動範圍和時間。」
澳洲雪梨麥考瑞大學中國問題專家倪凌超(Adam Ni)則指出,
中國海軍除了必須為新船艦籌措經費,
還得考量海軍陸戰隊、海軍航空兵和潛艦等各層面預算。
因此,中方重新思考其戰略和長期目標實屬合理。
例如,中國海軍陸戰隊將由兩個旅擴編為八個旅,但迄今只順利擴編四個旅,
且大部分人轉調。
中國首艘國產「001A型」航空母艦,去年5月從大連港駛離,進行海試(路透檔案照)
https://i.imgur.com/9rQoycU.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