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再次向「一帶一路」說不!印度希望從美中貿易戰「漁翁得利」
新聞來源: https://is.gd/lk3Pbj
正在北京參加第五次中印戰略經濟對話的印度國家轉型委員會副主席庫馬爾(Rajiv
Kumar)日前重申了印度政府拒絕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立場,他說:一帶一路的
旗艦項目——中巴經濟走廊—— 「穿過巴基斯坦佔領的克什米爾地區,涉及到印度的主
權問題。」
庫馬爾還表示,對於逐漸升溫的中美貿易摩擦,印度不想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不過,中美
互相增加關稅或可擴大印度產品(比如棉花、糖等)對中國的出口。
拒絕「一帶一路」
據《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報導,印度國家轉型委員會副主席庫馬爾與中
國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主持召開了第五次中印戰略經濟對話會議,雙方就政策協調、基
礎設施、高新技術、環保、能源等領域加強合作達成了一定的共識。不過,儘管中方極力
「歌頌」一帶一路項目的諸多好處,並強調其與「尊重主權和獨立毫不衝突」,但印方還
是表達了「拒絕參與」的立場。
《印度斯坦時報》的報導指出,雖然印度方面一直冷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並立場鮮明
地缺席了去年在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峰會」,但是,鑑於印度在南亞地區的重要地位及
其巨大的市場潛力,北京方面仍在持續做出說服印度加入的努力。
在此次對話會議上,庫馬爾表示:「在得到印度方面拒絕的回應後,中方就不再提及這個
話題了。」他說,「雙方都認識到,在這個問題上存在著分歧。同時,雙方也認識到,在
確定的紅線範圍內,中印之間仍有足夠的空間,來推動發展與合作。」
推銷印度產品
對於逐漸升溫的美中貿易摩擦,庫馬爾表示,印度支持多邊貿易,不想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沒有人對貿易戰或貿易危機有興趣,」他說,「印度在全球市場中的份額還很小,我
們是規則的接受者,而不是製定者。」
據《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報導,在此次中印戰略經濟對話會議的發言中,
庫馬爾沒有點名地批評了全球經濟中逐漸抬頭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並直截了當地向中方
推銷印度的農產品。他表示:「我注意到,你們(中國)會向愛荷華州和俄亥俄州的農產
品徵收更多的關稅。也許,印度可以替代你們進口大豆和食糖的來源,如果我們的農民能
夠提供必要的質量保證,從而使我們得到出口份額,將對我們很有幫助。」
此外,庫馬爾還在發言中向中方提議,擴大從印度進口藥品和電影的份額,放鬆對印度公
民的商業簽證,將大連的「印度IT走廊」擴展到中國其它城市等措施,並邀請中國太陽能
企業投資印度。
印度如何獲益
過去的十年中,儘管印度與中國之間的雙邊貿易成倍增長,但印度向中國的出口卻呈現出
停滯、甚至倒退的狀態,從而造成印度對華貿易逆差達到2016年的510億美元。為了應對
如此巨大的貿易逆差,印度通常採取的是「簡單粗暴」的方式。印度是世界上發起對中國
產品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遠高於歐美發達國家。按照中國商務部的數據,自
1994年至2017年8月底,印度一共對中國發起212起反傾銷調查。僅今年頭兩個月,印度就
對中國發起了8起反傾銷調查。
但是,這樣的應對措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從進口側限制中國產品的湧入,卻不能根本性地
提升印度產品出口中國的競爭力。印度製造業基礎薄弱,出口商品多為原材料一類的低附
加值產品,而由於語言等方面的因素,印度引以為豪的軟體服務業在中國的市場又極為有
限。
隨著美中之間貿易摩擦的逐漸升級,印度國內的專家們紛紛展開討論,如何在美中貿易戰
中獲益。印度經濟數據分析公司「印度支出」(IndiaSpend)的分析師馬拉普爾(
Chaitanya Mallapur)撰寫的文章頗具代表性。他指出,印度向中國出口的停滯,部分原
因是中國將進口市場從印度轉向東南亞國家,由於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自由貿易協議,中國
從這些國家進口的原材料比印度更便宜。
在吸引外資方面,馬拉普爾認為,印度政府低下的治理水平、不合時宜的勞工保障法、以
及落後的基礎設施是阻礙印度吸引外資的主要因素。印度應該利用自己龐大的潛在市場,
換取外國製造商的技術,從而實現製造業的升級,達到與中國製造業相競爭的水平。
不過,提升製造業的水平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印度如何在短期內平衡中印之間的貿易逆差
,馬拉普爾給出的方案無外乎趁美中貿易摩擦之際,爭取擴大印度棉花、大豆、電影等商
品對中國的出口。
中印關係回暖
第五次中印戰略經濟對話原定於去年舉行,後因洞朗對峙事件而推延。進入2018年以來,
中印關係明顯回暖,一些原定於2017年進行卻未完成的對話和合作都重新啟動。今年3月
,中印雙方在新德里舉行了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會議,中方同意恢復向印度提供雅魯
藏布江水文信息資料;4月,印度外交部長、國家安全顧問、國防部長也相繼訪問中國,
為莫迪總理6月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打前站。
此外,有消息透露,中國反對印度加入「核供應國組織」(NSG)的立場有所鬆動,印度
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Ajit Doval)在4月初訪華後表示,他與中方進行了「具有建設性
的會談」,雙方達成「向前看」的共識。
中國和印度還在國際原油價格的問題上展開了合作。據《印度時報》報導,印度石油部長
普拉丹(Dharmendra Pradhan)4月15日確認,印度正與中國合作,在國際原油市場上與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談判,取消該組織針對亞洲國家的歧視性定價——亞洲溢價(
Asian Premium)。普拉丹表示,中國和印度已經是世界能源市場的主要消費國,應該可
以聯合起來,與石油供應國協商出一個合理的價格。(相關報導:抗議中國「水電外交」
!菲律賓民眾抵制中資大壩|更多文章)
總之,隨著中印在經貿、外交領域關係的回暖,使得印度的一些分析人士相信,印度有可
能藉美中貿易摩擦之際,改善與中國的經貿關係,並從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