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爆買黃金是對當今貨幣制度的否認?
新聞來源: https://is.gd/037hKW
志田富雄:2018年夏季,美國市場的黃金期貨一度跌至1金衡盎司1161美元多(近期
合約)。這是因為有觀點認為,如果美國經濟順利復甦、貨幣政策邁向正常化,不會產生
利息的黃金的作用將下降。
但是,市場的風向已完全改變。美國金融部門近日時隔10年半進行降息。由於美國總
統川普的壓力,市場將進一步降息納入視野。黃金期貨8月5日突破1460美元,創出6年零3
個月以來的新高,黃金重新回到表面舞臺。
中美貿易摩擦日益激烈,大宗商品市場籠罩沉重的氣氛。即使同屬於貴金屬,汽車產
業需求較多的白金仍然低迷。本來更高的白金價格開始低於黃金,逆轉幅度擴大至創歷史
最大的逾600美元。
推高黃金價格的因素還有更長期的變化。工銀標準銀行(ICBC Standard Bank)的東
京分行行長池水雄一自2018年起就表示,「美國利率上升,美元匯率提高,但黃金價格並
未暴跌,顯得難以理解」。
其背後存在新興市場國家央行對黃金的「爆買」。
黃金的調查機構世界黃金協會(WGC)最近推算顯示,全球的央行和官方機構2018年
凈買入656噸黃金,自1971年美國停止美元與黃金兌換的「尼克森衝擊」以後創出最大規
模。2019年1~6月買入逾374噸,全年有望超過700噸。
在黃金市場上,各國央行在1990年代曾是巨大的賣家。對價格徘徊在300美元左右的
黃金喪失信心,增持美國國債等的趨勢曾在歐洲擴大。
歐洲中央銀行(ECB)和14個國家的央行為了遏制黃金出售熱潮,1999年簽署了把全
年出售量限定在總計400噸以內的協定。
2011年以後,各國央行變為每年購買400~600噸黃金的買家,這一變化充滿戲劇性。
黃金的礦山產量為每年3千多噸,人類此前產出的數量累計也不到20萬噸。
在增持黃金方面走在前頭的是俄羅斯。俄羅斯明顯減少美國國債的保有額,同時增加
了黃金儲備。基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統計,世界黃金協會最近歸納的數據顯示
,俄羅斯的保有量為2207噸,達到世界第5大規模。目前比俄羅斯擁有更多黃金的國家只
有美國(8133噸)、德國(3366噸)、意大利(2451噸)和法國(2436噸)。
俄羅斯解釋稱目的是分散資產,但很多市場相關人士認為,俄方迅速採取行動是為了
對抗美國的經濟制裁。
川普政權推出強硬對外政策,不僅帶來地緣政治風險加大和經濟隱憂這種模糊的黃金
價格利多因素,還成為對立國家增加黃金儲備的動機。
中國擁有1926噸黃金,少於俄羅斯。中國宣佈把保有量從600噸增至1054噸是在2009
年,自那時起10年裡又增加了8成多。
日本瑞穗綜合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員長谷川直也認為,「很難想像是對抗美國的舉措。
但是,中國為了實施抑制人民幣暴跌的干預舉措等而出售美國國債,將所得資金的一部分
用於購買黃金,正在分散儲備資產」。結果,中國保有的美國國債減少,黃金儲備持續增
加。
此外,哈薩克斯坦、印度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國的買入也引人關注。4~6月,波蘭購買
100噸黃金。即使是在市場談論「美元獨強」、黃金價格下降的局面下,也發生了把資產
從美元向黃金轉移的潮流。
東京海上資產管理的投資本部長平山賢一考慮到歷史性的變化,表示「由於資金的急
劇膨脹,貨幣的信用開始出現破綻,導致了對黃金的回歸和虛擬貨幣的崛起」。
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央行的黃金購買多於2018年的是1967年的1404噸。當時處
於英鎊危機之中,貨幣危機波及美元,導致了尼克森衝擊。經過半個世紀黃金再次崛起,
暗示出難以否認貨幣制度存在動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