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中國「已開發」了沒?中美貿易戰的新招

作者: laptic (無明)   2019-08-15 18:34:01
標題: 中國「已開發」了沒?中美貿易戰的新招老質疑
文章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3990915
2019/08/15 徐子軒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8/15/99/6694566.jpg
中美貿易戰,川普再度出新招?圖/美聯社
自從大阪 G20 峰會後,美中兩國暫時擱置關稅戰,再起第12輪談判。不出外界所料,本
次談判仍是無疾而終,川普甚至發推文表示「9月要對中開徵新關稅」(現已往後推遲)
。由於新關稅幾乎涵蓋所有產品,等於是全面宣戰,代表美中衝突即將進入新高峰。
關稅雖對於美中、乃至於世界經濟情勢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可能拉低零點幾的 GDP 成
長率。然而聰明的商人們早有對策(不管是搬移生產線或出口洗產地),消費者也可拒買
與選擇替代品,應無須過度擔心。
眼下真正要注意的是——川普在7月底的總統備忘錄中,向中國等國以及世界貿易組織(
WTO)的宣言。
在備忘錄裡,川普提到:近三分之二的WTO成員,已將自己定位為「發展中國家」,這種
做法不僅傷害已開發國家,也損害真正需要「特殊和差別待遇」(S&D)的未開發國家。
原因在於,一旦宣稱為自己開發中國家,就可以享受 S&D,像是享有較長貿易自由化的過
渡期、得到較高的關稅保護,以及某些出口補貼等。
許多先進的經濟體都以這種地位為藉口,背離了多邊貿易體系的互惠和非歧視原則。像是
世界最富有的十大經濟體,其中有7個(包括香港、澳門、新加坡等)目前都以開發中自
居。最無視 WTO 規則者,莫過於占全球商品出口總量13%、外商直接投資(FDI)總數超
過32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其國防支出和太空衛星總數僅次於美國的中國

由於 WTO 沒有客觀標準界定何謂開發中和已開發國家,僅讓各國自行評估宣布。對此,
川普指示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盡一切可用手段來改革 WTO,避免某些國家濫用 WTO
規則的彈性,獲取不恰當的利益。如果90天內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那麼美國將聯合其
他 WTO 成員,祭出相對應的措施,也就是單方面取消某些自稱為發展中國家的資格,以
及因此得到的經貿優惠,甚至排除它們在 OECD 的會員地位。川普近日更揚言,不排除退
出 WTO 以示抗議。
消息一出,各國反應不一。被點名的中國當然立刻反擊,表示華府的觀點傲慢且自私,強
調中國需要保持這種地位,以實現真正的貿易公平;新加坡則聲稱,已與美國達成共識,
美國沒有要求星國改變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只是詢問是否願意放棄 S&D,但星國既然沒有
利用這種特權謀取利益,也就不存在濫用問題。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8/15/99/6694567.jpg
WTO 沒有客觀標準界定何謂開發中和已開發國家,僅讓各國自行評估宣布。世界最富有的
十大經濟體,其中有7個(包括香港、澳門、新加坡等)目前都以「開發中」自居。圖為
新加坡國慶。 圖/路透社
事實上,這是國際體系搭便車的老問題,也是恆久不變的霸權權力轉移鬥爭。當美國作為
全球超強,得以吸收體系內各國的商品,並補償國內生產者,以減低關稅降低、他國補貼
等帶來的傷害。但如今國際分工體系早已改變,加入中國等重量級玩家,美國不能再依靠
從前的方式,勢必得重整規則。
開發中國家多認為 S&D 是多邊貿易體系的主要特徵之一,必須在當前以及未來的WTO協議
內得到保障。如果美國強行取消任意一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勢必會引起眾怒,也不可能
得到 WTO 通過。
美國當然不會那麼傻,它主要的對象乃是在於中國(和未來潛在的對手如印度)。目前川
普政府已在 WTO 提交新方案,指出若是 G20 或 OECD 成員、被世界銀行分類為高收入國
家,以及占全球貿易比例超過0.5%的國家,就不能要求發展中國家地位,獲得 S&D 待遇

為強調自己的發展中地位,中國、印度等國聯袂向WTO提交報告。報告裡引述許多數據,
除了主張他們和已開發國家的人均GDP越差越多外,還有其他社會、環境等面向極其不足
。如世界前十大貧困人口國,印度第一、中國第六;前十大人口營養不足國,印度第一、
中國第二等,試圖證明與已開發國的差距。
然而,中國乃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若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則超過美國,印度則是
第五;中國也是世界各國 FDI 與海外援助的主要來源,從2000年至2014年,中國宣稱投
入了4,543億美元,美國只有3,946億美元(實際投入數據事實上並不透明);中國更擁有
全球第二多的億萬富翁,僅次於美國,比第三名的德國、第四名的印度加起來還多。
進一步而言,發展是否只等於收入?在過去這兩者大多直接連結,所謂已開發和開發中其
實就是有錢與沒錢的遁詞。但到了現在,所謂「發展」的概念更加多元豐富,以聯合國的
人類發展指數來看,收入只是其中一項指標,還有其他值得參考的指標,包括社會、環境
等面向。
但以人民安全為例,中國每十萬的謀殺率為0.6人、印度為3.2人、美國是5.4人;中國每
十萬人的入獄率是119人、印度是33人、美國是698人;以環境永續性為例,中國的人均二
氧化碳排放量為7.5噸、印度1.7噸、美國是16.5噸,可再生能源佔總用量比例,中國為
12.4%、印度為36%、美國為8.7%。
從上述這些面向觀之,美國恐怕比中國、印度更像是發展中國家,還有多項指標亦可佐證
這類論點。但如果說美國不如中國、印度的開發程度,勢必引起反唇相譏。換言之,爭辯
誰已開發誰還在發展,各國各持己見,根本無對話空間、也無實益。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8/15/99/6694562.jpg
發展是否只等於收入?在過去這兩者大多直接連結,所謂已開發和開發中其實就是有錢與
沒錢的遁詞。但到了現在,所謂「發展」的概念更加多元豐富;以環境可持續性為例,中
國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為7.5噸、印度1.7噸、美國是16.5噸。圖/路透社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8/15/99/6694564.jpg
「好了,都別爭了(設計對白)。」從上述面向觀之,美國恐怕比中國、印度更像是發展
中國家。但說美國不如中國、印度的開發程度,勢必引起反唇相譏。換言之,爭辯誰已開
發誰還在發展,各國各持己見,根本無對話空間、也無實益。 圖/美聯社
WTO 既是以貿易為核心的組織,其實仍應回歸貿易面向,並非只是單純討論收入,那是世
界銀行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融資的範疇。需注意的是,移除中國等國的發展中地位,並不
是要刻意忽略它們的貧困人口,而是要避免被該國政經菁英利用,做為保護自身利益的擋
箭牌。
曾經是全球首富、如今全力投身於慈善事業的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他的想法就很值得深
思。在蓋茲看來,傳統開發中或已開發國家的分類已經過時,他舉例因為這種分類會將中
國和剛果民主共和國混為一談,明顯太過空泛。蓋茲十分服膺已故瑞典統計學家漢斯.羅
斯林(Hans Rosling)關於國家收入的論點,並熱衷推廣。
依照羅斯林的想法,世界各國可以分為4個收入群體,以每日花費為依據。例如中國就是
屬於羅斯林分類的第二級,人均每天花費2到8美元;人均 GDP 不如中國的菲律賓,反而
屬於第三級,每天花8到32美元。不同的定位,會影響慈善事業的資源分配,若能依照分
類,較為精確地找出最需要援助的人,就可以達到效用最大化。
同樣的,這種思維也可以應用在 WTO 關於開發與否的分類上。以世界第11大經濟體的韓
國為例,猶勝當年稱雄天下的俄羅斯(世界第12大經濟體),更擁有三星、LG等先進的電
子產業,但首爾基於保護國內農家與相關產業,仍是自我定位為開發中國家。如果能分門
別類的討論,相信會省去很多無謂的爭執。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8/15/99/6694563.jpg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推崇瑞典統計學家羅斯林(Hans Rosling)關於國家收入的論點。根
據他的觀點,中國屬於羅斯林分類的第二級,人均每天花費2到8美元;人均 GDP 不如中
國的菲律賓,反而屬於第三級,每天花8到32美元。 圖/路透社
目前歐盟和加拿大皆已注意到此點,針對開發中國家的 S&D,歐盟提出所謂的逐案審查
(case by case)、加拿大則主張在貿易談判裡需提出適用 S&D 的證據。兩者雖不似美國
那樣直接,但也是殊途同歸,代表已開發與開發中的界線正在消逝,而WTO亟需改革。
最後,關於美國改革 WTO 的方案,能否獲得會員國通過尚屬未定之天,中國應會利用帶
路策略的雙邊主義,攏絡他國對抗美國的單邊主義,不難想見又是一場驅使 WTO 分裂加
速的激烈外交角力。
像是近年來,為了漁業永續發展,美國等已開發國家槓上中國等開發中國家,原因在於中
國等國大量補貼漁業,使漁民得以進行非法、未報告及未受規範的捕撈(IUU),有違反
WTO紀律之虞。這也是為何歐盟等雖不贊成美國方案,卻也提出自己的WTO改革版本,以求
抗衡這類國家對資源的不當利用。
即使美國提案未獲 WTO 通過,華府也會聯合其他國家拉攏並各個擊破,這將使中國等經
濟體在日後的貿易談判陷於不利之地,最終達到讓中國放棄發展中國家地位的目的;而一
旦美國取消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美中更難達成協議,貿易戰隨之繼續升級。最糟的是
,兩強相持不下,拖累了WTO改革的契機,全球貿易體系將更形分崩離析。
作者: previa (.)   2019-08-15 23:23:00
哈哈哈 美國真他媽廢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