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澳洲的中國恐懼症:華裔女議員涉北京統戰組織受到壓力
新聞來源: https://is.gd/3oeWf8
香港出生的澳大利亞女議員因同中共的聯繫受到批評壓力,但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里
森週四(9月12日)為這位華人議員辯護。
和莫里森同屬自由黨的廖嬋娥(Gladys Liu)是首位在澳大利亞聯邦眾議院獲得席位的華
裔議員,她被指是同中國執政黨的相關組織的成員。澳洲學者說,圍繞廖嬋娥的爭議已經
具有排外意味,可能會導致澳洲華人社區受到傷害。
澳洲廣播電台報導說,廖嬋娥是同中共統戰部有關的幾個組織的成員。報導說,統戰部的
職責是促進中共在海內外的聯絡工作,包括招募海外華人。澳洲廣播電台根據中國政府網
站顯示的信息認為,廖嬋娥曾經是中國海外交流協會的成員。
同北京有關的澳洲華人
廖嬋娥最初否認自己是被指稱的中共統戰部旗下組織成員,後來又承認曾經參加這些組織
。廖嬋娥曾經擔任過澳洲華商協會,澳洲江門商業協會的榮譽負責人。
但是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週三說,廖嬋娥最初的否認不過是一個新議員「笨拙的受訪表現
」。莫里森還指責批評者涉嫌種族主義,關於她同外國政府有關係的質疑下面有可恥的潛
台詞。他說,「這一指稱很可笑,我認為那是對所有澳大利亞華人的侮辱。」
澳大利亞《先驅太陽報》報導說,莫里森的自由黨推舉廖嬋娥參選議員時,澳洲安全情報
組織(ASIO)就提醒該黨注意廖嬋娥的活動。
之前爆出同北京有關係的億萬富翁黃向墨向澳洲兩黨捐款的消息後,澳大利亞採取了一系
列措施,限制國外勢力干涉澳洲政治。澳大利亞已經禁止黃向墨入境。澳大利亞內政部則
做出決定致使他無法再入境。
擔心中國政治滲透
數年前,澳洲的中國移民首次超過歐洲移民,普通話成為僅次於英語的第二大語言。澳洲
媒體當時報導,甚至渲染過該國人口結構改變及面臨的危險。2017年,澳洲媒體報導引述
該國情報官員的話說,中國是對澳洲政治和外交事務進行滲透最多的國家。
在南海爭端和維護南海自由航行問題上,澳洲站在美國一邊,許多人擔心持中國和澳洲雙
重國籍的人士在南海衝突中會站在北京一邊。英國《衛報》週二(9月10日)報導說,澳
洲自由黨議員廖嬋娥拒絶明確批評中國,迴避中國在南海的行為是否違法的問題。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說,並非所有的澳洲華人都親北京,比如強烈批評中國的馮崇義博
士。但是馮崇義曾在網上文說,中國的所謂軟實力增加,甚至危及到他在澳大利亞的自由
。他認為華人輿論容易受親北京的中文媒體左右。
當時澳洲的孔子學院受到批評,說他們得到中國政府資助,為中國政府施加影響。許多澳
洲學府表示要審視他們同孔子學院的關係,有的已經中斷了同孔子學院的合作。
面臨中國難題
BBC在悉尼的記者說,澳大利亞面對中國的影響力擴大,面臨兩難的選擇。雖然澳大利亞
試圖從政治、經濟、大學校園等多個層面解決中國影響的問題,但他們不知如何在不觸怒
澳洲華人以及中國這個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國的前提下做到這一點。
最近在香港「反送中」抗議及其爭議也波及澳大利亞。支持香港抗議和支持北京的民眾在
澳大利亞城市發生對峙引起爭議。中國在澳大利亞的外交官肯定留學生的愛國行為,但澳
洲外長指中國政府妨礙澳洲的言論自由。
這次澳洲華裔議員廖嬋娥引起的爭議再次顯示了澳洲政界對中國崛起對海外華人的影響力
的擔憂。但彭博社報導說,媒體的渲染報導也有「對華恐懼」之嫌,會對澳中關係帶來負
面影響。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中國研究學者簡‧戈莉(Jane Golley) 在報導中說,圍繞廖嬋娥的輿
論爭議開始有點仇外的意味,非常有可能進一步損害澳中關係,澳洲經濟會因此受到損害
,廖嬋娥和澳洲華人社區的許多人會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