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巴格達再度濺血:伊拉克軍隊武裝鎮壓人民

作者: laptic (無明)   2019-10-29 18:45:06
標題: 巴格達再度濺血:伊拉克軍隊武裝鎮壓人民抗爭,4天再增75死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4131564
2019/10/29 轉角24小時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10/29/99/7000069.jpg
伊拉克中央政府28日晚間再度對首都巴格達頒布宵禁,並動員軍警部隊實彈鎮壓,試圖強
勢清場佔領都城「解放廣場」的反政府平民示威。圖/歐新社
【2019.10.29 伊拉克】
「抗爭一開始只是人民的怒吼,最終仍被捲入權力的遊戲?」伊拉克中央政府28日晚間再
度對首都巴格達頒布宵禁,並動員軍警部隊實彈鎮壓,試圖強勢清場佔領都城「解放廣場
」的反政府平民示威。示威團體表示,這波始於10月初的全國反貪腐示威,是一場無分派
系、無統一指揮的「全民起義」,在25日重返街頭之前,人民已多給了政府兩個星期提出
改革,沒想到盼來的仍是「槍彈血洗」,若包含28日的新增死者,過去一個月已超過280
名平民死於鎮壓;但伊拉克政府卻反控示威群眾已經失控,甚至開始「攻打各地的伊朗領
事館」,如果民眾再不冷靜收手,「伊拉克又將墜入萬劫不復的混亂地獄!」
伊拉克軍方表示,有鑑於巴格達首都圈的「混亂局勢」,軍隊已奉政府命令頒布「無限期
宵禁」——從30日開始,每日清晨0時至6時,全城民眾將不得外出,「直到有關當局頒布
後續指示為止。」而這也是10月抗爭開始以來,巴格達第二度進入宵禁狀態。
伊拉克政府的宵禁命令與武裝鎮壓,針對的是10月25日重新啟動的「全國反貪腐抗爭」。
自今年10月初開始,伊拉克全境突然爆發了全國性的大型示威——以20歲以下年輕人為主
的大批民眾紛紛走上街頭,對當前政府的公共建設無能、經濟分配不公、結構性貪腐與不
在乎民間疾苦憤怒咆哮。
儘管類似的反貪腐抗爭,在海珊(Saddam Huessin)垮台後的伊拉克時常發生,但本回的
抗爭遊行卻是以20歲以下的年輕人為主,他們大多沒有經歷過海珊的獨裁統治,對於糾纏
伊拉克數十年的「教派衝突」、「黨派糾紛」也更顯排斥與厭煩,示威行動也透過網路串
連,罕見地以非政黨、無領袖、去中心化的自發響應為主,並於極短時間內就糾集了全國
十數萬人上街響應,動員聲勢與號召實力極為驚人。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10/29/99/7000061.jpg
圖/法新社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10/29/99/7000066.jpg
圖/美聯社
面對瞬間爆發的累積民怨,伊拉克中央政府一開始選擇了強硬鎮壓,但全國失序的衝突狀
態,很快地就引發國際關注,除了國內的反對黨派系——像是打垮ISIS、壓制伊拉克庫德
族獨立公投,但卻輸掉2018年大選的前總理阿巴迪(Haider al-Abadi)——就即刻響應
抗議;就連伊拉克什葉派的宗教領袖希斯坦尼(Ayatollah Ali al-Sistani)也都公開發
聲,表達對群眾憤怒的理解與同情。
在各方壓力之下,甫上任一年的伊拉克總理——阿不都–馬赫迪(Adil Abdul-Mahdi)—
—選擇讓步,除了承諾加緊改革與修憲腳步外,亦開除十多名「涉嫌下令向平民開火」的
軍事將領,並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追究10月初抗爭百餘名平民死亡的責任。自此,伊拉克
的民怨也暫時性地進入了「緩衝」——民眾開始取消集會,同意「再給政府兩個星期的時
間提出改革時間表」,並要求阿不都–馬赫迪政府「盡速解散國會、重新大選」。
但對於阿不都–馬赫迪來說,「重新選舉」卻是一個難以讓步的政治底線——因為當前的
伊拉克政府正處於「聯合內閣」,並不真的握有黨派實權的阿不都–馬赫迪,其實只是為
了調解跨黨派政府而被推選出來的「獨立政治家」。因此是否可以解散國會?是否該重啟
選舉?阿不都–馬赫迪也得顧忌執政聯盟的兩大派系:「火爆教士」穆克塔達.薩達爾(
Muqtada al-Sadr),與「反恐軍閥」哈迪.阿米里(Hadi Al-Amiri)。
出身於著名教士家族的薩達爾,來自於伊拉克什葉派的宗教名門。在2003年英美聯軍入侵
伊拉克後,薩達爾即透過伊朗的支持,號召並組織起了自己的什葉派武裝民兵。在過去很
長的一段時間裡,薩達爾都是駐伊美軍的血仇眼中釘,薩達爾控訴美軍的佔領「是不義的
邪惡破壞軍」,但美軍卻認為薩達爾正在複製「伊拉克版的真主黨」,並憎恨其從眾武裝
對駐伊美軍的不斷襲擊。
然而當美軍於2011年正式撤軍後,薩達爾的政治立場也逐漸走向中間派,與昔日靠山伊朗
也已分道揚鑣。不過在當前的伊拉克政壇勢力中,薩達爾煽動性的言論與兵力,卻讓他成
為什葉派本土幫的最有實力的領軍人物。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10/29/99/7000070.jpg
圖為伊拉克南部的什葉派聖城卡巴拉(Karbala)的示威者。圖/路透社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10/29/99/7000068.jpg
圖/美聯社
至於「反恐軍閥」哈迪.阿米里,則是伊朗在伊拉克長期扶植的「代言人」。阿米里早年
受伊朗革命衛隊所培養,在兩伊戰爭中也率領什葉派阿拉伯部隊,協同伊朗人與海珊政權
作戰。當2003年海珊被美軍打倒後,阿米里也奉德黑蘭之命重返伊拉克,並重新組織私人
武裝兵團「巴德爾旅」(Badr Brigade,命名於先知穆罕默德戰勝麥加貴族兵團的「巴德
爾之戰」)。
在2014年的ISIS戰役中,伊拉克政府軍兵敗如山倒、唯因阿米里等人的私人武裝挺身而出
,聯盟各路民兵組成了「人民動員軍」(PMF),這才穩住陣腳、扛住了ISIS兵團的恐怖
攻勢。
之後,阿米里的巴德爾旅也成為PMF成員中,最善戰、強大的部隊,其一方面協同重整後
的伊拉克政府軍打跨了ISIS、光復了摩蘇爾,在2017年的伊拉克庫德自治政府獨立公投風
波中,阿米里與PMF也參與了對於「庫德不死軍」(Peshmerga)的軍事鎮壓;但另一方面
,阿米里也奉伊朗政府的命令,介入了敘利亞內戰支援政府軍,並成為伊朗革命衛隊在伊
拉克的利益代理人之一。
在2018年的伊拉克大選中,薩達爾與阿米里分別拿到了第一與第二多的國會席次,但由於
特殊選制加上兩人形象爭議的關係,最終雙方才共同推派了各界都能接受的「獨立政治家
」阿不都–馬赫迪擔任國家總理。誰知一年過後,突如其來的群眾起義,卻讓新政府的統
治陷入了嚴重分裂。
在10月初的抗爭中,伊拉克政壇的各派領導人都公開表示了「對民眾不滿的理解」;但在
短暫休兵後,10月25日的抗爭重啟,卻出現了不太一樣的政治反應。
以阿米里為主的親伊朗派力量,對於民眾「重新大選」的要求不置可否;在10月25日的抗
爭重啟後,阿米里更是公開表示:「群眾的行動已經暴力變質,事情正在朝最壞的方向失
控中!」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10/29/99/7000063.jpg
圖/法新社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10/29/99/7000062.jpg
圖/法新社
阿米里認為,伊拉克的群眾示威在上個星期五開始後,隨即進入了暴動狀態。除了首都巴
格達、南部大城巴斯拉紛紛出現了「反伊朗干政」的抗爭風潮外,在南部的什葉派聖城卡
巴拉(Karbala),周末更出現了「暴民圍攻伊朗領事館」、「襲擊殺死PMF民兵領袖」的
離譜事件。因此此時若屈服於「暴民訴求」一開惡例,伊拉克未來也將永無寧日。
但與阿米里的質疑態度相反,聯合政府的另一骨幹派系——穆克塔達.薩達爾——卻於10
月28日公開表態「支持民眾解散國會」。
「政府應該傾聽民意,即刻解散國會、頒布重新選舉的時間表!」薩達爾強調,從10月25
日開始,伊拉克街頭上的政治衝突已殺死了超過75人,極度密集且急遽惡化中的流血事件
,已讓中央政府失去了執政威信。假若阿不都–馬赫迪繼續拖延下去、或繼續使用鎮壓和
解的兩手策略,伊拉克才真正會重新走回「內戰狀態」
外界認為,在政壇裡素以狡詐多變的薩達爾,本回的公開表態等同跳船,不過政治上雖然
重創了阿不都–馬赫迪;但於實際上,薩達爾也沒有太多籌碼,能事先阻止阿米里與伊朗
政府的流血鎮壓。
《路透社》表示,目前阿不都–馬赫迪並沒有展露出更為積極的和解姿態;相反地,在週
末的全國衝突後,伊拉克中央政府反而調來了精銳的「反恐特勤隊」(CTS)進駐巴格達
,並下命提高「戰備狀態」,「以預備各種『不測事件』的發生。」
諷刺地是,無論是阿米里的巴德爾旅、當權政府派擁兵自重且還未完全收編的「人民動員
軍」、或者是驍勇善戰的「反恐特勤隊」,全都是兩年前打跨ISIS、收復摩蘇爾、解救伊
拉克的「救國戰士」。如今反恐任務站告一段落後,槍口卻又得拉回瞄準「自己人」,混
亂而緊張的惡性循環,也格外地令人嘆息。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10/29/99/7000067.jpg
圖為27日,巴格達街頭抗爭景象。圖/法新社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作者: z0953781935 (123)   2019-10-31 14:03:00
不是民主國家了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