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cancer (Vairocana)
2019-11-05 15:04:15標題:
抖音,在海外神話般爆紅後,麻煩來了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voachinese.com/a/tiktok-in-trouble20191105/5152370.html
布萊登, 10歲,美國五年級小學生,沉迷於在YouTube上看別人打遊戲,自己也經營著一
個不太景氣的YouTube頻道。大約一年前,他的同班同學對他說,有個叫抖音(在美國叫
Tik Tok)的新玩藝兒,很酷,他一定得試試看。
此前,布萊登在網上看過不少抖音的廣告,在15秒的時間裡,人們伴隨著流行音樂,做著
誇張的表情,跳著怪誕的舞蹈,玩一些傻乎乎的把戲,視頻下方還有一個小小的顫抖的音
符,放佛一種魔性的召喚。
布萊登點了下載。他的iPad上蹦出一行提示:13歲以下的用戶需要家長同意方可使用。
“嘿,爸爸,我可以下載抖音嗎?” 他問。
“當然可以,”他老爸沒覺得有什麼不妥。
今年初,抖音因觸犯美國聯邦“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案”被罰款570萬美元,當然絕大多
數的美國家長對此聞所未聞。
不僅是美國的孩童和青少年,美國的主流媒體也在擁抱抖音。在《華盛頓郵報》的抖音賬
號上,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候選人楊安澤(Andrew Yang)穿著西裝,戴著墨鏡,
手中晃動著領帶,跳著一種類似“鳥叔”《江南Style 》的馬步舞。
美國緬因州大學副教授、媒體歷史學者邁克爾·索克羅(Michael J. Socolow)說,這些
離奇古怪的視頻看似無害,卻是中國的媒體實踐延伸到美國的最有效媒介。他說,抖音是
“第一個在中國審查制度下於本土開創的全球社交媒體巨頭”。
“新聞工作者不該將抖音作為一個新聞媒介,因為和其它在全球範圍內擴展專制媒體的努
力,比如RT(今日俄羅斯)不同,抖音依靠的是用戶對其發源地和做法的無知, ”他為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撰文說。
抖音的母公司來自中國,名叫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Byte Dance)。這款2016年9
月上線的應用程序主打用戶自製的短視頻。2017年,抖音的中國用戶開始爆髮式增長,迄
今每月活躍用戶高達5億。不少用戶說,抖音很容易上癮,只要手指輕輕向上滑動,短視
頻就源源不斷地湧來,讓人刷得無法自拔,可是這樣消磨了大段時光後內心又覺得無比空
虛。“抖音有毒,“他們總結說。
2017年5月,抖音推出國際版,開始挺進海外市場。在美國,抖音先後收購了Flipagram和
Musical.ly兩家短視頻平台,目前在美國有2650萬活躍用戶,60%年齡在16至24歲之間。
2018年,抖音覆蓋了全球150多個市場,提供75種服務語言,用戶過億。
在神話般的爆紅背後,抖音也開始麻煩不斷。
本週二(11月5日),美國參議院犯罪和恐怖主義小組委員會將舉行聽證,探討“企業和
科技巨頭如何將用戶數據暴露給罪犯、中國和其他壞分子”。該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籍聯
邦參議員喬什·霍利(Josh Hawley)說,抖音這個總部設在中國的新興社交媒體平台拒絕
出席作證,提供更多有關公司如何處理美國人個人數據的信息。
截至星期一發稿時止,抖音公司美國辦事處沒有回覆美國之音的置評要求。
幾天前(11月1日),路透社援引三名消息人士的話說,負責審查外國收購美國企業的美
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正在對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兩年前收購美國Musical. ly公司
一案進行國家安全調查,因為這項收購沒有徵得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的批准。
與此同時,美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Charles E. Schumer)和共和黨籍參議員科頓(
Tom Cotton)等多名美國政界人士對抖音如何存儲用戶數據提出質疑。今年1月,美國一
個有影響力的智庫警告說,抖音可能將用戶資料傳回中國,成為中國當局情報收集的工具
。
抖音公司在10月24日公佈的官方聲明中否認這一說法,稱所有美國用戶的數據都存在美國
本土,並在新加坡存有備份。數據中心完全設在中國境外,所有數據不受中國法律管轄。
圍繞抖音的另一焦點關乎言論審查。在中國,和所有的社交媒體一樣,抖音的內容受到嚴
重審查。
今年8月,中國大陸律師陳秋實因為赴香港直播“反送中”遊行而名聲大噪。他通過電話
對美國之音說,事實上,一個月前,他的抖音賬號就被封查了,原因是他去江西贛州調查
官媒鮮少報導的水災災情。
“當我從江西回到北京的第二天還是第三天,我的抖音就徹底消失掉了,400多段視頻都
沒有了”,他說,“不止我的賬號,我媽媽的賬號'陳秋實律師的老母親'……包括一些粉
絲設的賬號……但凡有陳秋實幾個字的賬號一夜之間全都不見了。”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抖音也將這種言論審查延伸到海外。
英國《衛報》獲得的一份文件顯示,抖音審查一系列被中國政府認定為危險的話題;美國
《華盛頓郵報》說,抖音刪除有關天安門、西藏、台灣獨立和法輪功的視頻,也幾乎沒有
出現有關今夏香港抗爭內容;一位曾在抖音從事內容審查工作的前僱員告訴美國《紐約時
報》,抖音使用常見的“影子審查”,這種做法讓用戶可以在自己的屏幕上看到上傳的視
頻,其他人卻看不到。
抖音否認這些說法,稱公司不會刪除和中國相關的敏感內容,也從未被中國政府要求刪除
任何內容。即便北京提出這樣的要求,他們也不會照辦。
中共宣揚民族主義情緒的《環球時報》將這場抖音風波稱作西方情報界對“中國製造”污
衊行動的不斷升級。
文章寫道:“不論抖音或華為的產品和軟件做得再好,再在國外受歡迎,他們都有著一個
'邪惡的原罪',那便是他們來自'紅色中國'這個西方意識形態上的'敵人'。”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