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昭和盛世的親美首相走了:中曾根康弘在東

作者: laptic (無明)   2019-11-29 22:50:11
標題: 昭和盛世的親美首相走了:中曾根康弘在東京病逝,人間101寒暑未能親見修憲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storm.mg/article/2006594
李忠謙 2019-11-29 22:33
https://i.imgur.com/PCxBv2Y.jpg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與美國前總統雷根。(美聯社)
生命史橫跨大正、昭和、平成、令和四位天皇,並且在昭和年代(1982至1987年)擔任日
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29日在東京病逝,享嵩壽101歲。日本的首相更迭頻繁,但中曾根
康弘曾長期掌握政權,任內提倡「戰後政治總清算」、致力將國營鐵路民營化(方有今日
的JR)、力行親美路線。《紐約時報》稱中曾根是「少數能站上世界舞台的日本領導人」
,但他任內簽署的《廣場協議》,也讓日本的泡沫經濟至今還在掙扎。
木材商的次男
中曾根康弘1918年生於群馬縣的山城高崎,是木材商人中曾根松五郎的二男。雖然中曾根
家開設的「古久松」是關東屈指可數的木材批發商,光是工人就超過150人,但中曾根家
畢竟不是政治世家,中曾根康弘後來能爬上內閣總理大臣之位、並且長期執政,在講究門
閥出身的日本政界也算是一個異數。不過他後來曾到哈佛短暫留學,並與當時還是博士生
的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尼克森時代的國務卿)結識,中曾根與美方人士倒是很早
就建立關係。
群馬的三大政治世家
中曾根康弘的政治之路雖然沒有家族庇蔭,不過他的長子中曾根弘文繼承衣缽,除目前仍
是現任參議員,更曾擔任日本外務大臣、文部大臣、科學技術廳長官等要職。中曾根康弘
的孫子中曾根康隆也是現任眾議員。中曾根出身的群馬縣雖然是一個內陸窮縣,但如今有
福田家(福田糾夫與福田康夫兩代總理)、小淵家(總理小淵惠三、女兒小淵優子也是議
員)、中曾根三個重要的政治世家。
在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政治學科)畢業後,中曾根康弘進入內務省服務,二戰期間則在
海軍擔任主計官,一度派駐高雄左營的海軍基地。二戰結束後,中曾根一度回到內務省服
務,歷任内務大臣官房事務官、香川縣警務課長、警視廳警視等職。但他1946年提出辭呈
,並在1947年參與眾議員選舉,順利當選後一腳踏入政界,當時中曾根康弘才28歲,連後
來統治日本超過半世紀的自由民主黨都還沒有成立。
28歲踏進政界
中曾根康弘的眾議員之路從1947年開始,一直到2003年被時任首相的小泉純一郎逼退,時
間竟然超過半世紀之久。中曾根在日本政界素有「風見雞」之稱,反對他的政敵諷刺他「
哪有好處往哪靠」。在擔任首相之前,中曾根曾擔任科學技術廳長官(岸信介內閣、田中
角榮內閣)、運輸大臣、防衛廳長官(佐藤榮作內閣)、通商產業大臣(田中角榮內閣)
、行政管理廳長官(鈴木善幸內閣)。1982年,64歲的中曾根康弘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勝
出,並且成為日本第71代內閣總理大臣,並且打造出日本戰後第五長、昭和年代第三長的
中曾根政權。
《紐約時報》在中曾根康弘的訃聞中說,這位首相從美國仍佔領日本時開始參政,終其一
生都在努力促成日本復興,讓日本更加自信與獨立。特別的是,中曾根康弘就算「長時間
」執政,時間也不過僅有五年多,還不到總統制國家的兩個任期,但中曾根的政治遺產在
今天的日本仍不斷發酵,繼續在日本社會與政界發揮影響力。
修憲與核電都與他有關
在中曾根康弘還是菜鳥議員的1950年代,他就對兩件事非常執著,一是主張修改實際上是
由麥克阿瑟制定的日本憲法,中曾根康弘還為提倡憲法自主的〈憲法改正之歌〉作詞,他
在1961年也高喊「首相跟情人都要自己選」口號,主張日本政府領導人應該改為直選;二
是他在國會積極推動核能發電,與當時《讀賣新聞》的社長正力松太郎一同積極鼓吹「原
子能的和平使用」,並且在國會主導通過高達2億3500萬日圓的原子能研究經費(1954年
度)。1960年代,日本與美國通用電氣(GE)合作建造核電廠,其中第一個日本的核能反
應爐就是裝置在東京電力的福島第一核電廠。
雷根至交
《紐約時報》說,在中曾根之前,日本的首相們往往自滿於經濟成長,不願理會美國要求
其「承擔起與經濟實力相應的軍政角色」。但執政時恰好碰上冷戰末期的中曾根康弘,與
當時對蘇聯發動積極政經攻勢的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恰好合拍。雷根需要在
東亞有一個堅定的盟友、主張日本在國際舞台上應該承擔更多,中曾根則認為強化美日安
保對日本至關重要,兩人在1987年的一場會議中彼此以「羅」(Ronald的前綴「Ron」)
、「康」(康弘的「康」,日語為ヤス,讀作Yasu)互稱,「羅康關係」(ロン‧ヤス關
係)成為一時話題。
https://i.imgur.com/Y8lWyF1.jpg
時任美國總統的雷根與時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美聯社)
在美國的要求下,中曾根除了增加軍費,更將日本形容為對付蘇聯的「不沉空母」(永不
沉沒的航空母艦),美日關係空前緊密。由於他與雷根的私交甚篤,往往在國際會議中只
能站在邊邊角角的日本首相,在1983年的G7會議中,中曾根站到了雷根與時任英國首相的
「鐵娘子」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等世界領袖之間。由於中曾根的身材算是
挺拔(178公分),這讓日本領導人終於在世界舞台上被看見,也讓《紐時》在他的訃聞
中形容,中曾根是少數在世界舞台上獲得認可的日本領袖。
https://i.imgur.com/292rhg3.jpg
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德國前總理柯爾、美國前總統雷根、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加
拿大前總理穆爾羅尼(由左至右)。(美聯社)
日圓升值引來泡沫破裂
中曾根雖然努力追隨雷根與柴契爾的「新保守主義」,希望日本成為一個正常國家,但他
任內所簽署的《廣場協議》(Plaza Accord,1985年),讓日圓被迫升值,使得美日之間
的貿易逆差產生劇烈逆轉。中曾根執政時期,日本的GDP總額達到6.6兆美元,僅次於美國
的8.8兆。但日圓升值引發「泡沫經濟」破裂後,日本也走上了「失落的數十年」。中曾
根也是一位熱情的民族主義者,數十年來讓中韓等鄰國感冒不已的靖國神社參拜,也是從
中曾根康弘擔任首相時開始(1985年),此後日相不斷參拜,至今猶是東亞鄰國好不了的
心頭疤。
https://i.imgur.com/o3KzymN.jpg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美聯社)
為了改造自民黨,時任日本首相的小泉純一郎(時年61歲)希望打破老人政治的陋習,在
2003年將「73歲退休制」引入眾議院比例代表制選舉,逼迫時年85歲的中曾根康弘、與時
年84歲的另一位前首相宮澤喜一退出選舉。中曾根康弘雖然痛責小泉在搞「政治恐怖主義
」,但他還是退出政壇,轉為在媒體上撰文發聲,繼續關心日本政治,並且嘗試推動修改
憲法。
政治遺產影響至今
雖然他與小泉的政見相左,但《紐約時報》認為,中曾根康弘當年所種下的美日友好、正
常國家、修改憲法等願景,包括小泉純一郎與安倍晉三等新一代的領導人,都繼承了中曾
根的政治意志。中曾根當年積極推行的國營事業改革,成功地將日本國營的鐵路、煙草和
電信壟斷企業私有化。但批評人士則指出,中曾根當初未能將相關改革一次實踐到位,反
倒成了日本經濟成長的阻礙。
2010年中曾根曾經接受《紐時》專訪,這位當時已經超過九十歲的日本政界元老,針對自
民黨淪為在野的逆境表示,自民黨成為一個萬年執政黨,對日本民主來說並不是好事,被
趕下台也是在民意補習班補課的好機會。中曾根也十分懷念他與已逝老友雷根的情誼,表
示兩人之間分享的信任支持了每日關係,在冷戰期間甚至支撐了這個世界。他鼓勵日本領
導人多與美國領導人建立關係,不要誇大與華盛頓之間的分歧。
https://i.imgur.com/nGejhtL.jpg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美聯社)
中曾根雖然沒有留下遺言,不過他去年曾在100歲壽誕發表「百歲宣言」,對自己橫跨大
正、昭和、平成,並且即將見證令和的長壽深深感慨。他說大正的日本是一個蓬勃的時代
,但是進入昭和之後卻出現了軍靴的背景音,最後迎來悲劇的敗戰。在國家存亡之時,日
本國民又團結創造經濟復興的世界奇蹟。他說自己在敗戰之後塔踏入政治世界,與國民一
起重建日本,感到非常榮幸。
「政治家就是歷史法庭上的被告」
中曾根說,自己為政的信念是「結緣‧尊緣‧隨緣」,他認為「政治家就是站在歷史法庭
上的被告」,每思及此便覺更應努力。每個政治世代都應該意識到時代的問題與他們的責
任,並且發揮勇氣堅定以對。他也談到自己的從政宿願就是修改憲法,他希望無論朝野政
黨如何主張,都認真考慮作為國家藍圖的憲法,並且引起輿論認真討論、改革現狀、思考
國家的未來。中曾根也談到長命百歲的秘訣,他說自己努力生活,也始終保持對世上一切
的興趣,因為永無止境的探索與好奇心至關重要。
日本《每日新聞》說,雷根在日記中稱中曾根為「真朋友」、「日本歷來最好的首相」;
中曾根9年前則對《紐時》來訪的記者表示,他有一張跟雷根一起在大衛營漫步的照片,
兩人穿著相同款式的風衣,「我每天都會看看這張照片」—這件事足證兩位美日領袖的關
係確實匪淺。中曾根1983年曾在東京的「日之出山莊」招待雷根,這裡也被視為「羅康關
係」的起點之一。「日之出山莊」29 日宣布,從30日開始,將免費開放一周供追思者悼
念,也會設立獻花台給訪客使用。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9-11-29 23:18:00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R.I.P.其實她雖然親美 但也是他任內大量提供給中國 ODA(經濟開發援助) 當時中國改革開放剛起步 確實很有幫助而且中曾根和中共總書記胡耀邦的交情甚篤這一段中日親善友好的歷史 往往被很多中國朋友忽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