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烏克蘭門彈劾調查》眾議院司法委員會首

作者: laptic (無明)   2019-12-02 13:29:02
標題: 烏克蘭門彈劾調查》眾議院司法委員會首場聽證會將登場 白宮不會派人代表川普
出席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storm.mg/article/2014584
簡恒宇 2019-12-02 12:4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aIK6xaEQzA
美國聯邦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將於4日舉行聽證會,討論彈劾罪行的明確界定,以及彈劾程
序等憲法議題,該委員會主席納德勒日前更邀請美國總統川普親自,或派法律顧問代表出
席,不過白宮法務長西波隆1日回覆表示,聽證會缺乏「公正基礎」,川普本人不會出席
聽證會,也不會派代表參與,但僅是針對4日的聽證會,並未表明未來的聽證會一律拒絕
出席。
聽證會「不公正」 白宮拒派人出席
「由於還不知出席證人身分,且不清楚(眾院)司法委員會會否在聽證會上,給予總統公
平待遇」,西波隆(Pat Cipollone)回覆納德勒(Jerrold Nadler)的內容長達5頁,直
言「不認為參加聽證會會被公正對待…… 基於當前狀況,我們不會出席4日的聽證會……
邀請法律專家參與學術討論,並沒有讓總統覺得程序公正」,不過西波隆在信中沒有表明
是否不參加未來的任何聽證會。
https://i.imgur.com/mkXSOJG.jpg
民主黨籍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納德勒(Jerrold Nadler)。(美聯社)
另外,西波隆也稱,川普會出席3、4日在英國倫敦舉辦的北約(NATO)高峰會,而眾院司
法委員會的聽證會時間與此行程撞期,直批司法委員會「的確是有意」讓兩者時間重疊。
除了4日的聽證會,納德勒也詢問川普會否出席日後由司法委員會舉行的彈劾相關聽證會
,回覆截止日是12月6日,對此西波隆表示,會在截止日前另外回覆。
https://i.imgur.com/GTiAvBQ.jpg
司委會聽證會 討論彈劾罪行界定
4日是眾院司法委員會首度就彈劾川普舉行聽證會,主要討論《憲法》中對總統彈劾罪行
的明確界定,據《憲法》第2條第4款條文,美國總統被判定「叛國、賄賂及其他嚴重犯罪
和輕罪」,可被免職。由於川普沒有派代表出席,屆時將仰賴態度強硬的共和黨眾議員,
包括喬丹(Jim Jordan)、雷克里夫(John Ratcliffe)和蓋茲(Matt Gaetz),他們會
全力為川普辯駁。
路透引述眾院情報委員會幕僚說法指出,情報委員會2日傍晚會檢閱彈劾調查報告,並在3
日表決是否交給司法委員會,以決定起草要在12月底表決的彈劾案。該報告是由情報委員
會、司法委員會、外交委員會及監督委員會進行彈劾調查,匯集證據而成。不過眾院議長
裴洛西(Nancy Pelosi)握有提出彈劾案最終決定權,目前她沒有說要彈劾川普,僅要求
川普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共和黨酸:通俄門有讓川普被彈劾嗎?
這次彈劾調查源於川普7月25日與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通電話,
涉嫌拿軍援施壓,要求哲連斯基調查美國前副總統拜登父子(Joe and Hunter Biden)是
否涉貪,因為拜登可能代表民主黨投入2020年總統選戰,而1名美國情報人員透過「揭密
者檢舉」(whistleblower complaint)管道,9月匿名揭發此事,掀起川普疑似勾結外國
對付國內政敵的「烏克蘭門」醜聞。
川普始終堅稱清白,而在感恩節長假期間,也沒有對彈劾調查及將登場的聽證會多發言。
共和黨籍的眾院司法委員會副主席柯林斯(Doug Collins)1日在福斯新聞網周日新聞(
Fox News Sunday)上直言,白宮為何要參與1場「重來一次」的聽證會,「司法委員會在
(通俄門)《穆勒報告》和其他聽證會上,已有憲法學者參與討論,結果有可被彈劾的罪
行嗎?」
柯林斯還說,想要找眾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席夫(Adam Schiff)到聽證會問話,「若他不
要,那我會質疑他的誠實度,以及(彈劾調查)報告的內容,我質疑他做這些事的動機」
。席夫則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節目「美國國情」(State of the Union)上反
酸,共和黨眾議員想要在聽證會上問他話,凸顯「他們根本不重視自己所做的事」。
───────────────────────────────────────
紐時:專制領袖跟著川普罵美媒 誰來說真話?
https://udn.com/news/story/6813/4199575
2019-12-02 10:13聯合報 編譯馮克芸/即時報導
紐約時報上周六(11月30日)刊出社論指出,自從美國總統川普以「假新聞」一詞攻擊多
家美國媒體,世界許多專制領袖忙著有樣學樣。無論在美國或在全世界,面對此一挑戰,
應有更多人把自由獨立新聞機構的真相說出來,且表明其可貴的價值。
紐時指出,歷史學家史奈德(Timothy Snyder) 曾在紐時撰文說,希特勒及納粹當年想
出了「撒謊的新聞」這個口號,敗壞獨立新聞工作的名聲。現在這個手法在美國總統川普
的運用下,已貌似合法,川普用的詞是「假新聞」。
該報上個月根據中國大陸政府文件報導新疆拘留營詳情時,中國政府說:「編造假新聞博
眼球,是美國紐約時報的慣用伎倆。」紐時認為,中共厚顏用上「假新聞」一詞,掩飾上
百萬穆斯林被關在囚營的事實。
這篇社論說,川普的本意當然並非如此。他不是個有謀略或意識型態特別強烈的人,他的
舉動多半出於個人或政治利益。當他突然宣布美軍撤出敘利亞或特赦戰犯時,大家可以合
理認為,他沒想到中東長期權力均勢,或是美軍名聲及士氣,他是為了某些他察覺到的立
即政治利益而出招。
川普攻擊美國新聞媒體也是這樣。他其實很喜歡媒體,一向迎合媒體,且從他1970年代開
始把自己打造成電視名人以來,他一直受到媒體滋養。但他需要一種辦法,向支持者解釋
,為何被人揭露出那麼多無能的政府官員。他至今超過600次,在推文中使用「假新聞」
一詞。
當美國總統攻擊美國獨立新聞機構,其他許多專制領導人忙著有樣學樣。自從川普把「假
新聞」這個詞合法化後,全世界已有包括民主國家領袖在內的數十名官員跟進。若可以假
裝某件事不存在,何必還去爭辯事實?這就是中國政府的作為,他們稱紐時關於新疆的報
導是假的,且宣稱「不值一駁」。
遵循著與白宮相同的劇本,汶萊政府在禁播英國廣播公司(BBC)節目時,一名高官搬出
「假新聞」說詞;在長期迫害洛興雅族的緬甸,一名官員告訴紐時,洛興雅族的存在就是
「假新聞」;俄羅斯外交部在其網站上,使用紅色戳記「假的」符號,標識他們不喜歡的
新聞報導。
紐時認為,人們的確應該詳細檢驗新聞報導,戳破其中錯誤,分析並指出其中偏見。但川
普特許的是一種更危險的辦法。
「假新聞」崛起成為一種武器,出現在供應世界真貌資訊的產業已岌岌可危之際。受網路
興起的影響,獨立新聞機構的財務基礎受到侵蝕,而同時網路又成全球惡意造假的管道。
如今人們若想知道哪種報導可信,是越來越難了。當政府和民眾對一套套事實皆無共識時
,那種社會中唯一會壯大的,就是最有權勢的那群人。
無論在美國或在全世界,民主要健全,得對上述挑戰提出更佳解答,例如,政治人物應施
壓網路公司,要求他們承擔責任,因為網路公司早已是世界最主要的資訊發布者。而新聞
機構也必須保證有錯必改、不斷與報導中的偏見對抗、追求真相絕不打折。
這篇社論最後說,2017年8月,美國參院共和黨領袖麥康諾(Mitch McConnell)曾罕見地
為美國媒體辯護說:「我的看法是,多數新聞並不是假的。」上個月,麥康諾說,紐時關
於新疆報導的根據文件,是一項「喬治歐威爾式運動的指南」,而此運動「有效清除了一
個在宗教和種族上的少數族裔」。
並不是每一個新聞機構都有能力製作這種報導且讓讀者看到聽到,目前並無跡象顯示川普
了解這項重點,或他在乎此事。因此把自由新聞的真相說出來、表明自由新聞的價值,這
件事就落到我們其他人身上,特別是像麥康諾這樣的領袖。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