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權力遊戲的終局之戰?回顧馬哈迪成為世界

作者: AsamiImai (今井麻美)   2020-02-29 20:19:43
權力遊戲的終局之戰?回顧馬哈迪成為世界最年長國家領導人之路
本週一馬來西亞發生了政壇大變動。執政陣營希望聯盟(Pakatan Harapan)內部矛盾的白熱化,觸發了反對人民公正黨主席安華的派系退黨出走,同陣營的盟黨土著團結黨亦退出希望聯盟。首相馬哈迪在此刻選擇辭去首相一職,並辭任土著團結黨主席。
現在離2018年5月上屆國會大選只有不到兩年的時間。馬哈迪究竟打著什麼如意算盤,為何在此刻背棄對交棒安華的承諾?這可以從他過去的成長背景和權力鬥爭的歷史一探究竟。
馬哈迪的家世背景
馬哈迪出身校長家庭,1925年出生在馬來半島農業州吉打(Kedah)。由於他的祖父來自印度喀拉拉邦(Kerala),馬哈迪常被馬來政治人物取笑血統不純,甚至貶稱為「嘛嘛」(mamak),即印度淡米爾穆斯林的俗稱。他中學時代就讀於父親掌管的學校「政府英語學校」(Government English School),其父親對他管教嚴格,在英式教育下把馬哈迪塑造成學業優異的學生。
經歷二戰至中學畢業後,他前往新加坡深造,就讀於愛德華七世醫學院(King Edward VII School of Medicine),而非多數馬來精英學生前往學習法律的英國,因為他未能得到政府獎學金。他在新加坡唸書時,常參與辯論會和供稿給「海峽時報」,而他至今的筆名C.H.E. Det就是從當時開始使用的,意即「馬哈迪先生」(Che是吉打方言「先生」,Det是馬哈迪名字縮寫)。
他甚為關注馬來族群的前途,常常就馬來人的民族劣根性針砭時弊。他的馬來民族主義情緒,伴隨他一生,因為他期望有一天馬來人可以跟華人和西方人平起平坐。馬哈迪少年和青年時期的成長經歷,對我們了解其政治生涯極為關鍵。
馬哈迪第一個權鬥對象——東姑阿都拉曼
畢業後他回到家鄉吉打服務,四年後開設私人診所。這段時間他已在本地政治圈大展拳腳,而他把第一個鬥爭矛頭指向了吉打同鄉東姑阿都拉曼(Tunku Abdul Rahman)。
東姑是吉打王族,中學時代就讀於馬哈迪同校「政府英語學校」。據稱他天性散漫、吊兒郎當,不喜歡唸書,但體育很好。馬哈迪的父親曾要東姑母親好好管教孩子,因為東姑曾經騎在僕人的肩上去上學,還有在休息時間跟死黨一起到處晃,期望取得其他同學的順從。東姑年少輕狂的行為讓馬哈迪看在眼裡,這也種下了往後不和的苗頭。
根據澳洲記者Barry Wain在其著作「馬來西亞獨行俠」(Malaysian Maverick)的說法,兩人首次衝突來自1940年代馬哈迪糾正東姑書信的語法。接著馬哈迪也反對東姑對英軍可以留下駐守馬來亞的承諾。他甚至反對馬來西亞國歌採用民歌Terang Bulan的旋律。而馬哈迪於1964年選上國會議員後對東姑「溫和路線」的批判變本加厲。他也被冠上「馬來極端分子」(Ultra)之名。
在東姑勸說李光耀帶領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後(基於李光耀的「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口號遭到馬來保守派和馬哈迪的反對),馬哈迪又藉1969年國會選舉失敗和繼而爆發的種族衝突,把槍口對準了東姑。他寫了一封公開信,批判東姑無能保障馬來人的利益和抗衡華人及印度人,為此東姑應該下台。東姑見狀不滿,將馬哈迪趕出巫統。
馬哈迪就在這時候開始動筆書寫第一本書「馬來人的困境」(Dilema Melayu),他認為馬來人是馬來西亞的土著,而當前經濟利益都被華人所奪走了。為了矯正這個現狀,政府應該採用扶持政策(affirmative action)如保留馬來土地、提供政府獎學金和確立配額(quota)讓馬來人得到原應擁有的權利。
這本書出版後隨即遭到東姑的封禁,但由於它影響力巨大,吸引年輕黨員對馬哈迪的支持,最後他得以重新加入巫統。受到馬哈迪強烈批判的東姑也在1970年因「五·一三種族衝突」解決不當而被迫辭職首相一職。
馬哈迪第二個權鬥對象——東姑拉沙里
馬哈迪回到巫統後,受到新首相拉薩(Abdul Razak)的重用,被委任為教育部長。他在書中主張的扶持馬來人政策也被實現在拉薩的「新經濟政策」(Dasar Ekonomi Baru)中。馬哈迪的仕途一路平順,在繼任首相胡仙翁(Hussein Onn)的任期中也被任命為副首相,進而在1981年接任首相。
在任相期間,馬哈迪受到來自王室和伊斯蘭主義者的挑戰,但他都成功解決與他們的鬥爭。真正讓他陷入困境的,是1987年的巫統領導層選舉。馬哈迪受到東姑拉沙里(Tengku Razaleigh Hamzah)挑戰其黨主席和首相職位。
東姑拉沙里跟東姑阿都拉曼一樣是王室出身,在英校唸書,並畢業於英國大學經濟系。他曾是馬來西亞的財政部長,以及多個經濟機構的創辦人和主席,如土著銀行(Bank Bumiputra Malaysia)、國家企業公司(PERNAS)、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國民投資公司(PNB)等。他的成就使他成為1976年首相胡仙翁副手的四大人選之一。同期副首相的競爭者除了馬哈迪,還有外交部長加沙里·沙菲宜(Ghazali Shafie)和鄉區發展部長嘉化·峇峇(Ghafar Baba)。
1987年巫統黨爭可以說是馬哈迪與黨內競爭對手的第二次較勁。東姑拉沙里與馬哈迪任內的副首相慕沙·希淡(Musa Hitam)組成團隊對馬哈迪發起進攻。根據Shamsul Amri Baharuddin的說法,他們圍繞的議題是衰退的經濟、馬哈迪的日趨獨裁,以及馬哈迪政府的金融醜聞。金融醜聞包括了陳群川的「新泛電事件」、日本公司所建的宏圖大廈(Dayabumi)之裙帶關係等。馬哈迪也被批評花費巨資在國產車計劃和檳城大橋上。這些都讓東姑和慕沙兩人有取代馬哈迪執政的理由。
在黨內選舉中,馬哈迪為首的A隊(包括嘉化·峇峇、安華、慕尤丁)與東姑-慕沙為首的B隊(包括阿都拉、萊士雅丁)較勁,而B隊更是受到前首相東姑阿都拉曼、胡仙翁的支持。A隊最終當選勝出,馬哈迪隨即將B隊閣員開除。
B隊因懷疑選舉舞弊,將巫統告上法庭,隔年巫統因某些分部未註冊,而被判為非法組織。馬哈迪選擇註冊「新巫統」(UMNO Baru)以取代舊巫統,而失敗的B隊轉而註冊「四六精神黨」(Parti Melayu Semangat 46)。不過黨爭後的B隊已元氣大傷,無力在1990年的大選與行動黨一同打贏馬哈迪。
馬哈迪第三個權鬥對象——安華
黨爭勝利後,馬哈迪再展開「茅草行動」(Operasi Lalang),藉平息種族衝突的理由,用「內安法令」抓捕了眾多黨外的反對派人士(如林吉祥、林冠英、莫哈末沙布等),成功剷除了巫統B隊以外的其他政敵。馬哈迪得以繼續其施政計劃,開展大型建設,如「多媒體超級走廊」、遷都布城、南北大道、國油雙峰塔等。
當1990年代馬來西亞經濟局勢一片大好之際,1997年亞洲發生了金融風暴。國際熱錢流動、裙帶資本主義和金融投機家對東南亞貨幣的狙擊等種種因素,使得東南亞各國陷入金融危機。根據佐摩(Jomo Kwame Sundaram)的說法,在危機爆發期間,馬哈迪要財政部長安華(Anwar Ibrahim)中止交易所的規定,讓其朋黨企業「馬友乃德-玲瓏集團」(UEM-Renong)紓困,這造成馬來西亞股市在三天內掉了20%市值。
馬哈迪與安華的分歧因安華本身呼籲經濟改革而加大。安華主張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削減政府開支的建議,但這影響了馬哈迪本身的利益,因為這傷害了與巫統密切聯繫的土著利益集團。反之馬哈迪把矛頭指向國際金融投機家,主張他們才是造成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而非朋黨企業),最後採取了外匯管制措施。
原本與馬哈迪親如父子的安華,被馬哈迪逐出內閣。此前黨內已流傳著「五十個安華不能成為首相之理由」的冊子。安華隨後又被指控貪污罪,以及與男性發生性行為的雞姦罪,最後被判入獄多年。
安華作為馬哈迪「一手栽培,一手毀滅」的政治人物,證明馬哈迪極為務實的用人態度。
1980年代當初安華以「伊斯蘭青年運動」(ABIM)領袖的姿態加入馬哈迪政府,是因為馬哈迪需要熟悉伊斯蘭事務的領袖,為巫統制衡來自在野黨伊斯蘭黨(PAS)的威脅,加上安華1970年代對其支持而產生了信任感。
得到馬哈迪的提拔後安華在黨內迅速竄起,他成了伊斯蘭現代化路線的提倡者。然而他在1990年代觸及馬哈迪親信利益、整頓政治裙帶關係,使得他與馬哈迪最終決裂。
馬哈迪第四、第五個權鬥對象——阿都拉與納吉
2003年馬哈迪將首相之位讓給接班人前巫統黨爭B隊的阿都拉·巴達威(Abdullah Badawi)。阿都拉是開明但虔誠的穆斯林,秉持現代伊斯蘭(Islam Hadhari)的理念。在他的領導下巫統打敗了伊斯蘭黨,得到了馬來土著和非馬來人的支持。
在任期內,他的溫和、低調的作風讓他贏得了「好好先生」名聲,他也減少了馬哈迪時代鋪張式的大型基礎建設和加強反貪腐行動,即推動反貪污委員會立法(MACC Act 2009)以讓反貪會獨立運作,以及設立反貪學院(MACA)。然而,馬哈迪或基於大型建設和計劃被取消和阿都拉的撙節措施,而不滿阿都拉政府,要求他下台。阿都拉最後因馬哈迪的退黨而辭任首相,由納吉接任。
納吉(Najib Razak)是第二任首相阿都拉薩的兒子,23歲就繼任已故父親的國會議席職位。他從小接受英式教育,在英國研習經濟學,作風西化且世俗。任內納吉開展了多項經濟改革,採取自由化措施,減少政府補貼開支、降低馬來土著對公司擁有權的比例,並對外資更為開放。然而他也涉及了重大的政治醜聞——一馬公司(1MDB)貪腐案。
馬哈迪對納吉的作為感到不滿,參與了反對聯盟倒納吉的運動。他先是出席了「淨選盟」(Bersih)的集會,與反對黨和非政府組織要求納吉下台。之後他創立了新政黨「土著團結黨」(Parti Pribumi Bersatu Malaysia),並加入反對派聯盟「希望聯盟」準備參選2018年的國會大選。
這完全體現了馬哈迪現實主義的作風,因為反對派中都是他過去的首要政敵,如安華、林吉祥、林冠英和莫哈末沙布。結果為2018年希盟意外將納吉和執政61年的世界最老聯盟「國民陣線」(Barisan Nasional)拉下馬,馬哈迪也被推舉為新屆首相。
權力鬥爭60年,尚未結束?
由上述馬哈迪的個人經歷和鬥爭經驗,可以得知馬哈迪始終是政治上的現實主義者。但他成為現實主義者前的青少年經歷,曾讓他接受了不同思想的衝擊,讓他變成馬來民族主義、伊斯蘭思想、英式思維、世俗-現代化理念和國際主義的矛盾綜合體。
他也因此可以與任何一種理念的人士合作,甚至不計前嫌,前提是符合他的利益。當合作方違背馬哈迪的利益時,他會不惜一切代價、用盡所有手段將對方去除。
今年是希盟權力交接的一年,馬哈迪原本承諾將交棒給安華,此計劃卻在本週被打斷。安華的黨內競爭對手阿茲敏(Azmin Ali)曾是與安華共患難的得力助手,他試圖與馬哈迪和土團黨合作,或要阻止安華上位。
半推半就與阿茲敏合作的馬哈迪在打什麼主意目前不得而知,他究竟是擔心安華上台後會清算他和他的派系,還是因為有未竟之志而不想放棄手中的權力,這還待我們繼續觀察。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1760
這次終於可以跟敦馬說再見了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