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南方一週】非洲蝗害 格陵蘭冰蓋融化

作者: AsamiImai (今井麻美)   2020-03-24 22:43:39
【南方一週】非洲蝗害 格陵蘭冰蓋融化 跟疫情同樣重要的國際新聞
陳韋綸 苦勞網特約編輯
【編按】在華文閱讀世界裡,國際新聞的焦點往往集中在美國、西歐和日本等地區,由於長期的資訊偏食,導致我們往往傾向用國際強權視角看待世界。苦勞網「南方一週」專欄,帶你用五分鐘時間總覽世界重要新聞,除特別側重第三世界與南方國家的事件外,在新聞來源方面,也嘗試更多採納各地非主流媒體的視角。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截至3月24日,全球累計確診案例已經超過33萬,死亡人數高達1萬6千多人。包括義大利、英國、馬來西亞、澳洲與紐西蘭等國,都已宣布「鎖國令」。在疫情相關訊息佔據媒體版面的當下,本週的南方一週,彙整大家可能遺漏的國際新聞。
非洲:氣候變遷與戰爭加劇蝗害
非洲正遭遇蝗蟲危機!蝗蟲的肆虐使非洲數十國共2,500萬人的糧食安全陷入危機。專家指出,這波蝗害之所以會擴大、時間延長而且難以減緩,背後原因是氣候變遷與戰爭。
現在,從波斯灣國家如沙烏地阿拉伯、阿曼,到東北非的衣索比亞、索馬利亞、肯亞,以及飽受戰爭摧殘的葉門,都正面臨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蝗害。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警告:蝗蟲這個每天可以移動145公里、吃掉相當於自己體重的食物的昆蟲,數量持續增加,至6月時更將成長至400倍,嚴重危害數十國的農業。
農糧組織蝗蟲預報專家克雷斯曼(Keith Cressman)分析,這一波蝗害最早是因為2018年的氣旋梅庫努襲擊了貧瘠的波斯灣沙漠地區,氣旋帶來了濕潤的沙地與植被,為沙漠的蝗蟲創造了有利的繁殖與生長條件。克雷斯曼表示,蝗害通常只會持續半年,但是因為氣候變遷,導致氣旋出現的更加密集,所以延長了蝗蟲繁殖的時間,這也讓蝗蟲數量暴增至8千倍之多。
根據《衛報》指出,波斯灣歷史上幾乎不曾出現氣旋,但在過去十年,氣旋數量卻明顯增長。
另一個蝗害擴大的原因則是戰爭。葉門原先是應對蝗害的「前線」國家,近年卻因為爆發內戰,導致官方的蝗害控制計畫無法確實覆蓋全國。而類似情況也發生在索馬利亞。
目前聯合國已尋求1.4億美元募資,希望能對抗蝗害。
紐西蘭:墮胎除罪化 跟上21世紀腳步
經過多年爭取,紐西蘭國會終於通過墮胎除罪化的法案,曾任工黨黨魁的紐西蘭司法部長利特爾(Andrew Little)稱讚這個修法,終於讓紐西蘭法律進入21世紀,把身體的控制權歸還給女性。
人口約5百萬的紐西蘭,每年墮胎案例超過1萬3千例。在修法前,紐西蘭女性要墮胎必須經過兩名醫師評估證明懷孕將對孕婦造成身體或心理的危害,或是符合亂倫、智能不足或胚胎異常的條件才能墮胎,否則將違反《1961年刑法》(1961 Crimes Act),最高可判處14年徒刑。
利特爾表示,過去的《刑法》讓女性被迫要向醫療人員謊稱自己心理狀態有問題,讓墮胎婦女承受嚴重污名,「舊法迫使尋求墮胎的女性經歷諸多困難,這次的修法確保了墮胎女性能得到即時的建議和治療。」
紐西蘭舊有的《刑法》訂定於英國殖民時期,在成為獨立國家後,許多不合時宜的殖民地法律並未修除。儘管在紐西蘭獨立以來,從來沒有女性因為墮胎真正被起訴,但利特爾仍然肯定這項改革的必要性,強調墮胎從此以後將是健康問題而非犯罪問題。
這次的修法,紐西蘭國會以68票支持、51票反對的票數通過,將墮胎禁令從《刑法》中移除,允許懷孕未滿20週的女性自己決定是不是要墮胎,超過20週的則需經過醫療人員同意。
「紐西蘭被視為是女權先驅。女性在1893年獲得投票權,並且產生三任女性總理...,但是我們的墮胎法卻是來自不同時代...,新的墮胎法並不先進,但是卻有原則,並且反映21世紀的紐西蘭。」利特爾這樣表示。
紐西蘭墮胎法改革協會(ALRANZ)主席貝拉梅克(Terry Bellamak)表示:「44年之後,國會終於承認女性擁有身體自主權,掌控生育能力對於一個人的生命至關重要,做不到這點的話,我們很難稱得上是平等。」
墨西哥:從事土地與環境運動恐性命不保
拉丁美洲是捍衛環境、土地與人權最危險的地方。在2012年至2019年間,墨西哥至少有83名土地與環境運動家遇害,更有超過百人遭到威脅、毆打或被判違法。《衛報》認為,墨西哥針對社運工作者的攻擊,以及有罪不罰的現象,和2006年反毒戰爭後日漸氾濫的暴力有關。
墨西哥環境權利中心(Cemed)進一步指出,遭到攻擊的人當中,有1/3是能源計畫的反對者,特別是水力與風力發電。從2013年起,墨西哥著手能源改革,在鄉村和原住民社區推行了許多大型的再生能源計畫,但卻沒有和社區進行充分諮詢與補償。社運工作者的處境也從那時開始惡化。
墨西哥南部的瓦哈卡州(Oaxaca)是原住民人口比例最高,也最貧窮的州,但當地卻擁有豐富的礦產、天然氣和森林等天然資源,現在更座落了28個大型風場。不意外地,該州也是對社運者攻擊案件數量最高的地區。
Cemed發言人表示:「資料顯示,對環境運動者長久以來的結構性暴力,剝奪了他們的自由以及人身安全。」
愛爾蘭人權組織「前線人權捍衛者」(Front Line Defenders)曾經發表報告指出,去年全球就有超過300位人權運動者遭到殺害,其中2/3都發生在拉丁美洲。在哥倫比亞,就有106起相關的謀殺案,位居第一;菲律賓位居二;再來則是洪都拉斯、巴西和墨西哥。在遇害案例中,13%為女性,40%從事土地、原住民與環境運動。
格陵蘭:2個月內流失6千億噸冰 全球海平面飆高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去年格陵蘭流失了共6千億噸的冰,這將會導致全球海平面在兩個月內快速升高2.2公釐。
去年是北極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美國地球物理聯盟(ACU)的研究分析顯示,去年七、九月間北極異常的高溫對地球帶來嚴重影響。陸上冰川的流失,比海冰溶化的影響更大,將直接導致海平面上升,威脅全球沿海城市。另外,由於冰會反射陽光,冰川融化後露出的深色表面將吸收更多熱量,進一步加速溶化的過程。
近年來,格陵蘭冰蓋正以驚人的速度逐漸流失。在2002到2019年間,平均每年流失了2,680億噸的冰,但是去年的夏天的流失量卻比這個數字高出一倍,若和1990年代相比,流失速度更是快上7倍。科學家預估,在這個世紀末,每年將會有4億人面臨洪患的威脅。
《衛報》指出,冰川融化是因為人為導致的氣候危機,引發了全球暖化。
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94142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