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離鄉背井求餬口卻不受保障 底層勞工拒絕復工、印度經濟恐受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5-28 22:40:21
標題: 「當個移工成為詛咒!」離鄉背井求餬口卻不受保障 底層勞工拒絕復工、印度經
濟恐受衝擊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storm.mg/article/2696516
廖綉玉 2020-05-28 21:30
https://i.imgur.com/Sa8APLG.jpg
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印度,當局實施全國封鎖措施,窮人大受衝擊。圖為返家路上的各地工
人。(AP)
為了遏止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印度從3月下旬開始實施封鎖措施,無數在異
鄉工作的底層農民工失業,其中許多人無法得到雇主或政府協助,身無分文並挨餓,歷經
艱辛才返家的許多失業工人發誓再也不要離鄉工作,但這也將讓印度勞動力出現短缺,印
度經濟可能受到衝擊。
印度移工眾多卻未受保障
印度人口約13億,約有1億人離開農村到城市工作,占勞動力2成,其中8成是男性,無論
是製造業、建築業、旅館業等都需要他們,而這些勞工會將收入寄回家鄉,養活一家人。
他們平日在城市工作,並在節日或收成的季節回家務農,
這些農民工可能是建築工或泥水工,可能是將亮片縫在衣服上的巧手工匠,擁有特殊技術
,這讓他們成為印度幾個關鍵產業不可或缺的一環,卻鮮少受到保障,也大多非正式雇工
。然而,這些移工也往往成為「隱形人口」,儘管40年前當局立法要建立這類移工的資料
庫,但今仍未有官方統計數,他們從未被納入城市規畫的考量,也不被計算為城市人口,
甚至也不被算為農村人口,沒有任何保障。
https://i.imgur.com/nWLrBLK.jpg
受印度全國封鎖令影響,許多外地移工一夕間沒了工作卻也無法返鄉。(AP)
印度關注移工權力的非營利組織「生計處」(Aajeevika Bureau)研究顯示,印度紡織業
樞紐、西部古吉拉特邦(Gujarat)蘇拉特(Surat)是印度外來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占
全市人口58%,占有薪勞動力的7成。然而,本月接受研究調查的98%外來人口從未與任何
政黨官員或地方行政機構的官員互動。
武漢肺炎疫情讓城市裡無數農民工失業,數百萬人走數千里路回家,許多人在路上喪生,
而這也是印度近代史上,城市居民首度「看見」這些隱形人口。這些底層勞工因為這波疫
情失業,無法在城市獲得援助,又因為平時幾乎不在農村,無法獲得當局提供給農村的醫
療服務。援助人員彙編的報告顯示,那些在封鎖期間聯繫援助機構的受困移工裡,逾半數
沒有食物也身無分文,近8成沒拿到薪水。
失業移工:再也不回去工作
45歲的紡織機操作員史旺(Lokanath Swain)在蘇拉特的紡織廠工作20年了,這場疫情讓
他沒了工作,身無分文的他受困當地,老闆欠他10天的薪水,但他打電話想討薪水時,老
闆不接電話,他只能挨餓,也回不了家。史旺接受《路透》(Reuters)訪問說:「沒人
了解我們在那裡的問題……他們是大人物,我們又能做什麼?」
史旺受困40天後,家人匯款給他,他才得以搭上公車,回到1700公里遠的家鄉、東部奧里
薩邦(Odisha)甘賈姆縣(Ganjam)附近的村莊。儘管當局放寬封鎖限制,重啟工業活動
,但這陣子的折磨讓許多農民工決定不再回城市工作。
印度志工團體「受困勞工行動網絡」(Stranded Workers Action Network)接觸的1萬7
千名移工裡,約13%表示未來會在家鄉找工作,史旺就是其中一人,他發誓再也不回蘇拉
特工作:「現在回去的意義是什麼?老闆拋棄了我。就算我(在這裡)的收入只有那裡薪
水的一半,我仍然寧願和家人在一起。」
離鄉背井的庫瑪(Rakesh Kumar)原本在南部卡納塔卡邦(Karnataka)首府班加羅爾(
Bengaluru)擔任電工,但因為封鎖停工與火車停駛,他淪為乞丐。他說每天排隊領取食
物是「一輩子的恥辱」:「政府沒給我們任何東西,我們獲得的食物來自慈善機構。即使
是拿食物,我們也面臨歧視,當地人是第一優先。當個移工成為詛咒。」
印度經濟恐受打擊 危機迫在眉睫
儘管這些移工不是正式僱員,但他們的技術為印度市場及全球市場的供應鍊提供服務,其
收入支撐農村。經濟學家警告,如果這些移工不願返回原來的地方工作,屆時可能會出現
勞動力短缺的情形,可能讓印度經濟遭到打擊。
許多產業與當地政府意識到自身對移工的依賴,目前正努力想辦法來吸引移工返回工作,
或培訓當地居民從事移工原本從事的技術工作,希望能度過危機。印度政府也意識到問題
嚴重,於是宣布一系列措施以規範移工的就業,包括規定最低日薪超過200盧比(約新台
幣79元),啟動程序讓所有移工註冊以獲得援助。此外,當局本月表示將斥資350億盧比
(約新台幣139億元)為農民工提供糧食,並根據農村就業計畫為村莊提供工作機會。
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要求當地居民「抓住大批移民離開所創造的就業機
會」,而房地產業正計畫培訓當地工人。卡納塔卡邦首府班加羅爾房地產經紀人杰恩(
Kishore Jain)說,當地建築業正試著挽留尚未離開的工人,並計畫「訓練新工人或讓某
些工作機械化」。
各服裝與紡織協會表示,目前並未全力生產,他們靠著可上工的勞工維持運作。印度服裝
出口促進委員會(Apparel Export Promotion Council) 主席沙提維爾(A Sakthivel)說
:「約3成勞動力在返家的路上,但當產量增加,訂單開始進來,我們會感到緊迫。」服
裝出口促進委員會預估,封鎖措施讓該產業損失3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0億6015萬元)。
印度各產業組織的領袖說,大多數移工是因乾旱、缺乏工作機會、務農薪水低等原因離鄉
背井,他們迫切想學習新技能,這也讓他們的工作品質優於當地人。蘇拉特鑽石協會(
Surat Diamond Association)主席納瓦狄亞(Dinesh Navadiya)說移工相信學會技術就
能擺脫農村的困苦生活。他補充說,由於許多擁有技術的移工回鄉,目前該產業別無選擇
,只能將工作轉移到村莊。
困難的選擇:留在家鄉或再度外出工作
儘管各產業與工會預測,缺少工作機會最終將讓許多移工不得不回去工作,許多已回到家
鄉的勞工正在評估。37歲的阿拉姆(Imteyaz Alam)一直在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孟買擔任
電工,封鎖措施實施50天後,火車終於恢復行駛,他才得以回到東北部家鄉比哈爾邦(
Bihar)。他說:「我正向阿拉祈禱在這裡找到工作。我不想回去(孟買),如果必須死
,我寧願和家人在一起,但如果我看到家人挨餓,我將不得不忽視那些艱困。」
各工會表示,印度的農村就業保障計畫無法支撐數百萬返家的農民工,而且農村的薪水低
於城市的薪水。印度工會中心(Centre of Indian Trade Unions)秘書長沈恩(Tapan
Sen)說:「農民工的惡夢將持續,因為那些讓他們離開農村到外面找工作的因素只會惡
化。」
社運人士預計,缺水、洪患、產量波動等因素將讓農村缺乏工作機會,並導致農業危機日
益嚴重,幾個月後,這將再度讓農村人口外移。奧里薩邦非營利組織「農村發展」(
Gram Vikas)與當地農村合作,該組織執行長強森(Liby Johnson)表示:「雨季讓移工
留在(原本的)村莊,目前農地有一些工作,但大批人口將在11月底之前外移,窮人沒有
錢能顧及創傷。」
───────────────────────────────────────
數億隻蝗蟲飢不擇食、侵襲市中心!印度面臨近30年最嚴重蝗災 首都新德里即將遭殃
https://www.storm.mg/article/2691637
蔡娪嫣 2020-05-28 08:10
玫瑰色的蝗蟲只有人的手指那麼大,整群停在樹枝上,使整棵樹變粉紅色,待到餓了,煌
蟲嗡嗡起飛,湧入市區吞食灌木、樹木,它們大快朵頤,但還不過癮,找不到雨季中滋長
的莊稼,它們餓到飢不擇食……
印度面臨1993年以來最嚴重蝗害,7個邦境內的5萬公頃農田(約二倍台北市面積)遭肆虐
殆盡,蝗蟲由巴基斯坦長驅直入,目前已經來到印度西南方地區,不斷繁衍、啃噬作物,
橫行約1000公里,總數恐怕多達幾億隻。當局26日派出無人機追蹤蝗蟲去向,並噴灑大量
殺蟲劑。印度蝗蟲預警組織警告,拉加斯坦邦首府已經淪陷,蝗蟲順著西南季風往北遷徙
,首都新德里即將遭殃。
市中心遭蝗蟲攻佔 「好像突然被外星人侵襲了」
印度面對接踵而至的挑戰,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不斷增加、熱浪襲擊首都新德里,1
億人因為疫情失業,該國現在還必須解決另一個可怕的新難題:蝗蟲入侵。
4月11日印度西北邊與巴基斯坦接壤處發現了第一批蝗蟲群,本周印巴邊境的拉加斯坦邦
(Rajasthan)首府齋浦爾(Jaipur)已經被大批蟲群入侵,繁忙的市中心鋪天蓋地全是
蝗蟲,這是幾十年都沒有見過的場景。位於印度心臟的中央邦(Madhya Pradesh)、西南
沿海的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維達巴(Vidarbha)也罕見出現了蟲群。
齋浦爾400萬人口在5月最後一週驚愕地發現,天空變成詭異的粉紅色,蟲群飛過高樓大廈
和富裕社區,穿越墓地、珠寶市場,來到市中心修剪整齊的高爾夫球場。居民大聲疾呼趕
緊保護陽台的盆栽,也有居民衝上街,拿勺子敲打鍋碗瓢盆,跳進汽車裡狂鳴喇叭、施放
鞭炮,試圖嚇跑蝗蟲。
在齋浦爾工作的律師米斯拉(Nikhil Misra)告訴《紐約時報》:「早上10點左右,我從
房間走到陽台上,看到地面出現長長的陰影。我愣住了,這是我一生中從未見過的場景。
我抬頭看,那就像一片烏雲,但不是會降雨的雲,而是一團蝗蟲,成千上萬的蝗蟲盤旋在
我頭上。這是一種無聲的襲擊,給人奇怪的恐懼感,好像突然被外星人侵襲了。」
印度農業部蝗蟲預警組織(India's Locust Warning Organization)副主任吉爾賈爾(
KL Gurjar)向《法新社》(AFP)指出:「在拉加斯坦邦和中央邦的部分地區,活躍蝗群
多達8到10個,每群約占一平方公里面積。」每平方公里農田能容納4000萬至1億5000萬隻
蝗蟲,亦即印度境內恐怕已經湧現幾億隻蝗蟲。
沙漠蝗蟲每天可移動150公里,不停繁殖、啃噬莊稼,一隻沙漠蝗蟲每天進食的食物重量
與自身體重相當,大約2克,導致農村生計遭到破壞。聯合國人道事務辦公室的萊克(
Jens Laerke)指出,即使是最小規模的蝗蟲群(約4000萬隻),一天就可以吃掉3萬5000
人份的食物。
吉爾賈爾表示,目前印度境內的蟲群還處於可控範圍,蟲群主要會受到綠色植被吸引,由
於許多地區的田野裡已經沒有農作物,飢餓的蝗蟲才會到處移動,「在季風的幫助下快速
進入了齋浦爾。」
雪上加霜!蝗害在疫情、糧食危機期間到來
但專家也不得不承認,今年的蝗害來得真不是時候,新冠肺炎(武漢肺炎)肆虐之際,印
度自3月下旬起實施全國封鎖,供應鏈中斷、運輸停滯,使境內糧食供應阻斷,許多作物
賣不出去,在田間腐爛。破壞力極強的蟲群使糧食問題雪上加霜,拉加斯坦邦和中央邦的
時令農作受到啃食,導致產量低於正常水平、食品價格上漲。
專家警告,印度境內的蝗蟲是年幼蟲群,移動速度比成蟲更快,如果當局未能在6月雨季
到來前,遏制迅速蔓延的蟲群,大米、甘蔗、玉米、棉花、大豆等農作都會受損失。
《德國之聲》(DW)預測,這場農業危機和隨之而來的食品通貨膨脹,將嚴重阻礙印度當
局應對新冠病毒大流行。印度全國封鎖將於5月31日結束,期間成千上萬的農民工死於飢
餓,蝗害造成農損,將使政府難以向貧民提供糧食救濟。
為什麼今年蝗害尤其嚴重?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說法,沙漠蝗蟲往年通常在6月至11月之間襲擊印度西部和古
吉拉特邦(Gujarat)地區。但是,今年蝗蟲預警組織最早於4月發現蝗群現蹤於印巴邊境
。《印度快報》(Indian Express)指出,今年蝗害範圍更廣、影響尤其嚴重的主要原因
是氣候變遷,海洋水氣充足,比以往更容易發展成熱帶性氣旋。
氣候專家認為,一連串蝴蝶效應可以追溯回2018年夏季,襲擊阿拉伯半島的2個熱帶性氣
旋,帶來豐沛雨量使半島沙漠地區積成湖水,提供蝗蟲非季節性繁殖的條件。2019年底,
索馬利亞降下異常暴雨又遭遇強力氣旋,潮濕和高溫的環境又成了孕育蝗蟲的最佳溫床,
東非蝗蟲數量達到頂峰,直到2020年初,蝗蟲開始在伊朗南部和巴基斯坦現蹤。
今年東非3月至4月雨季也助長了蝗蟲繁衍,緊接著4月至5月的印度洋雨季和旋風也帶來濕
潤條件,使蝗蟲繁衍數量增加。FAO資深蝗蟲預測員克瑞茲門(Keith Cressman) 指出,蝗
蟲在印度境內到處尋找食物,「巴基斯坦春季繁殖成長的蟲群5月初抵達拉加斯坦邦。」
克瑞茲門表示:「由於蟲群是在季風降雨之前到達,它們發現當地天氣乾燥,因此繼續向
拉加斯坦邦東部遷徙,尋找可以食用與棲息的綠色植被。它們在下個棲息地會成長為成蟲
,然後產卵,此時正好碰上雨季。」
境內蟲群繁衍是一大隱憂,一隻成年雌蝗的壽命約3個月,這期間他會三度產下80至90顆
卵,吉爾賈爾估計,如果印度當局不加控制,每平方公里的蝗蟲數量將成倍增長。
蝗蟲一路從東非、阿拉伯半島,侵入南亞
印度不是今年唯一遭受蝗蟲襲擊的國家。南亞的巴基斯坦、東非的索馬利亞、衣索比亞、
肯亞,以及阿拉伯半島的葉門也面臨蟲害。1月下旬,東非即傳出爆發幾十年來最嚴重蝗
蟲災害,數億隻蝗蟲從索馬利亞、衣索比亞湧入肯亞等鄰近國家。FAO當時指出,沙漠蝗
群的數量與破壞力已達空前水準,威脅到該區域2000多萬人的糧食安全。
2月,巴基斯坦東部因蝗蟲襲擊而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棉花、小麥、玉米等農作物都
難逃肆虐。FAO認為加強空中噴灑農藥,是與蝗蟲對抗的唯一有效方法,該組織5月初表示
,經過數月努力,處理蝗害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拯救了10個國家境內約72萬噸穀物。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