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印度兩大核武國會爆發戰爭嗎?一文看懂「中印邊境衝突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5-28 22:55:32
標題: 習近平要解放軍做好開戰準備!中國、印度兩大核武國會爆發戰爭嗎?一文看懂「
中印邊境衝突」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storm.mg/article/2696656
蔡娪嫣 2020-05-28 20:30
https://i.imgur.com/aHkHVqv.jpg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印度總理莫迪(AP)
今年是中國、印度正式建交70週年,但由於百年未解決的邊境爭議,近一個月以來這兩個
亞洲軍事強國頻傳邊境對峙,雖然目前僅發生官兵互扔石頭、拳腳相向的衝突,但雙方皆
增派數千兵力看守非正式界線,各界擔憂緊張局勢持續下去,中印隨時有可能發生核武戰
爭。促使美國總統川普27日主動發推表示,華盛頓有意調解中印「現正激烈的爭端」。
中國2020年國防預算與去年相比預計增長6.6%,達到人民幣1兆2680億元(約新台幣5兆
3400億元),印度今年度國防預算則為669億美元(約新台幣2兆100億元)。中國國家主
席習近平已在中國全國人大會議期間,要求解放軍為戰爭做準備,但未指明誰是敵人。
以下是有關中印邊境衝突問題與影響的解答:
中印邊境現在發生了什麼事?
中印邊界約2000公里,總面積超過12萬平方公里區域存在領土爭議,可分為西段、中段和
東段三個部分。東段爭議領土為物產豐饒的藏南地區,全由印度控制,曾是1962年中印邊
境戰爭戰場。中段主要為錫金邦(Sikkim)北部,目前全由印度佔領控制,2017年洞朗對
峙就發生於此處。西段則是中國控制的阿克賽欽(Aksai Chin)地區,和印度控制的喀什
米爾拉達克(Ladakh)相連。
印度政府報告稱,中國軍隊在2016至2018年間發起1000多次小規模入侵。近年兩國修建邊
境交通設施,成為雙邊關係的潛在變數。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俄羅斯的中印關係
專家4月下旬指稱,印度計劃在藏南地區建設18條鐵路和橋樑,以便快速運送軍隊和火炮
,印軍一年四季都可在洞朗地區部署。
而在過去數週內,中國軍隊大規模遷移到原先由印度控制的領土上,敵對行動明顯增加。
5月初,北京派遣多達1萬人的解放軍部隊駕駛裝甲車、攜帶帳篷,到印度查謨─喀什米爾
邦的拉達克地區進駐紮營,那是夾在印度與巴基斯坦、中國接壤邊界之間的敏感地帶,印
度譴責中國穿越「實際控制線」。
5月5日,中印士兵在拉達克高原班公錯湖(Pangong Lake)岸邊對峙,相互指責對方侵入
已方領土,約250名士兵拳腳相向、投擲石塊。5月9日,在印度東北部與中國、不丹、尼
泊爾接壤的錫金邦納庫拉地區(Naku La)也發生了類似事件。中印雙方的數十名士兵發
生對峙,且雙方有激烈的言辭交鋒和大規模肢體衝突。
到目前為止的邊境衝突中,雙方似乎都遵循一項先前談妥的非正式協議,保證不會在衝突
中使用武器,防止暴力升級。據報導,雙方包括高級軍官在內,有幾名人員受傷,無人喪
命。
但緊張局勢仍於5月26日升級,新德里電視台(NDTV)獨家報導根據衛星影像指出,解放
軍在拉達克附近的空軍基地進行擴張,停機坪上新出現了戰鬥機。當天習近平也宣布,中
國正在為軍事衝突做準備,儘管目前尚不清楚這是指印度,還是其他敵人;於此同時,印
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 也繃緊神經,與國防官員舉行高級別會議,討論南亞局勢。
中印邊境衝突的歷史由來?
中印兩國邊境糾紛由來已久,不時會上演緊張對峙局面。雙方現在邊境劃分最遠可追溯回
大英帝國殖民印度時,蠶食入侵大清王朝所劃出的三條邊界線,但這段界線不被清朝以及
後來的中國當局所承認。印度1947年獨立後,開始積極搶佔大英帝國劃分線範圍內的爭議
領土,也因此多數爭議領土都歸印度控制。
1962年,中印兩國因印度拉達克、阿克賽欽主權之爭,爆發激烈的邊境戰爭,結果是印度
慘敗,印度損失了1300多名士兵,但是戰爭並沒有改變「實際控制線」的位置,中國在取
得勝利目標後即主動停戰、撤兵,印度則重新佔領絕大部分中印爭議地區。由於後來兩國
極力防止局勢升級,所以1975年之後再也沒有印度士兵在邊界陣亡。
此後中國積極擴大在印度鄰國手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的影響力,中國和印度一直是
在南亞和東亞的戰略競爭對手,兩國仍時常陷入緊張關係。雙方上一次發生邊界重大對峙
是在2017年,當時中國開始修建延伸至與不丹接壤的洞朗地區道路時,印度認為這會改變
地區戰略平衡,因而以「捍衛不丹主權」為由出兵不丹,阻止中國修建道路。
但對峙事件仍是中國勝利,北京當局已經在洞朗地區修建容納上千人的大型駐訓基地、各
種堡壘和工事,並擴寬通往洞朗的道路。
為什麼現在中印邊境又不平靜?
《路透社》(Reuters)報導稱,莫迪計劃在兩國邊境修建66條主要幹道,包括一條通往
新空軍基地的道路,這可能激怒了北京。美國雜誌《時代》(Time)則報導,美國華府智
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南亞研究助理考爾(Ayushman Kaul)認為,最近
中印邊境不平靜,可能是由於印度在拉達克實際控制線附近建造一座橋樑,而中國以其人
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報復印度兩年前發起洞朗對峙。
考爾說:「中國聲稱印度(蓋橋)是嘗試改變現狀。2017年對峙期間,印度對中國(造路
)也說過相同的論點,稱中國的公路建設顛覆了該地區的現狀。這就好比說『好啊,如果
你要這樣操作,我們也會。』」印度媒體上也有部分猜測認為,中國的舉動是為了轉移國
際社會、國內民眾的注意力,使大家暫時忘記關注,北京當局初期忽視疫情導致大流行的
影響。
考爾表示,戰機、重型車輛等軍事硬體設施進駐邊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會成為中印衝
突最重要的因素。他告訴《時代》:「中國不僅已經越過邊境,還部署了帳篷和重型車輛
。這與他們先前在邊境的行為不同。」
然而中印問題的核心絕不是修建單一道路或橋樑,兩方爭搶的還是南亞大國戰略地位。倫
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劉氏中國研究所(Lau China Institute)主任布
朗(Kerry Brown)指出:「中國及印度爭搶的土地是一片了無生氣的高原,但這不僅是
關於領土,還顯現出兩者之間更深層次的戰略衝突。雄心勃勃的中國相信屬於它的亞洲世
紀已經到來,印度也認為它在亞洲發揮重要作用,兩者之間存有巨大、懸而未決的糾葛,
領土只是其中一部分問題。」
中印有可能會發生戰爭嗎?
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結束前,雙方領導人可能會避免情況失控。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
究所所長曾銳生(Steve Tsang)指出:「我認為升級局勢可能會得到控制,我不覺得任
何一國政府會想與另一國政府發生軍事衝突,但是這兩國當局也都不想被認為是縮頭烏龜
。」
在民族主義強人領導下,中印邊境會比以往更加動盪,這也使得戰爭、衝突等狀況依舊是
有可能發生的。「習近平和莫迪領導下的兩個政府基本上都是非常民族主義的,特別是印
度人民對與中國邊界的議題特別敏感,中國人民沒有足夠重視印度,也沒有給予印度人適
當的尊重。因此,雙方民間氛圍很差,」 曾銳生說道。
布朗說,士兵面對面對峙的話,也基本上不會退縮,「對於部隊中下命令的長官來說,退
縮沒有任何好處。只要(敵方)有絲毫入侵,他們就必須盡最大努力反擊,如果不這樣做
,他們就會被視為叛國賊,絲毫沒有敷衍的空間。」
https://i.imgur.com/gT3FwAs.jpg
中印衝突、中印邊境衝突。5月5日,中國、印度士兵在拉達克高原班公錯湖(Pangong
Lake)岸邊對峙,相互指責對方侵入已方領土,發生鬥毆事件。(AP)
───────────────────────────────────────
中印談判失敗邊境對峙升級 印度官員:比洞朗危機更嚴重
https://is.gd/UoeoQf
撰寫:東坡 2020-05-28 15:36:00
2017年的中印洞朗(Doklam)對峙令人記憶猶新,而今中印軍隊在邊境地區的摩擦在起,
甚至有印度官員稱,這次局勢比洞朗對峙更加嚴重。
彭博社5月27日報導稱,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印度政府官員說,中國已經在拉達克(
Ladakh)地區有爭議的邊境的中國一側署了大約5,000名士兵和裝甲車。印度也正在沿著
邊境增加類似數量的軍隊和火砲,以抵禦中國軍隊的持續入侵。
報導稱,此次對峙始於5月5日,當時兩國軍隊在青藏高原海拔1.4萬英尺的冰湖班公錯湖
(Pangong Tso)的岸邊發生衝突,雙方都有數十名士兵受傷。從那時起,在持續的對峙
中,兩國軍隊數量穩步增加。這位官員說,在印度和中國軍方官員5月22日和23日的談判
沒有取得結果後,新德里和北京的外交官已經開始談判。
報導指出,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5月26日與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Ajit Doval)
、國防參謀長拉瓦特(Bipin Rawat)上將以及三軍領導討論了這場對峙。會議的中
心議題是印度能夠採取的措施,會議決定訴諸外交途徑,同時在邊界保持強硬的軍事
姿態。
這位政府官員說,中國與印度當下的緊張狀況可能是由於印度在拉達克加勒萬谷(Galwan
)建成一條公路和橋樑引起的。
報導指出,在莫迪的領導下,印度一直在修建邊境基礎設施,印度稱這些設施並不針對任
何特定國家,而是針對偏遠地區的發展。它已經完成了沿東部邊境的74條戰略道路,併計
劃在明年之前再完成20條。
報導稱,印度官員們表示,儘管當印度去年改變拉達克省地位、將其置於聯邦政府控制之
下時,中國的邊境侵犯行為有所上升,但是這次對峙比2017年的洞朗衝突更為嚴重。
《印度斯坦時報》5月27日也在一篇題為《莫迪的「洞朗團隊」再次行動起來,在拉達克
地區對抗中國》的報導中稱,拉達克的對峙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試圖阻止印度在道拉伯格
玉爾地(DBO)修建邊境基礎設施引發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部署規模(兩個旅及以上)
表明,此舉得到了北京方面的批准,而且不限於地方軍事指揮官。
報導稱,莫迪26日召開會議評估了局勢。在莫迪的戰略會議上,對於3個人——國家安全
顧問多瓦爾,國防參謀長拉瓦特將軍和外交部長(S Jaishankar)而言,這是他們3年來
第二次面臨類似的情況。在2017年持續了73天的洞朗對峙中,也是這個團隊設計了印度的
應對方案。拉瓦特將軍當時是陸軍參謀長,蘇杰生當時是印度外交秘書。
官員們表示,儘管印度傾向於通過在現有和平機制下的相互尊重和對話來緩解實控線的緊
張局勢,但莫迪總理的「洞朗團隊」已被告知要為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好準備。
報導稱,從純粹的軍事角度來看,中國在道拉伯格玉爾地的威懾姿態,是解放軍試圖阻止
印度執行其快速邊境基礎設施建設計劃的一種努力。今年夏天是其最後的機會。
對於中印這次邊界危機,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5月27日在推特(Twitter)上
發文說,美國願意調停。他說:「我們已經告知印度與中國,美國已經準備好、願意且能
夠斡旋或調停中印現在激烈的邊境爭端。」
但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5月27日在記者會上說,目前,中印邊境地區的局勢總體是
穩定的、可控的。中印之間有完善的涉邊機制和溝通渠道,雙方有能力通過對話協商妥善
解決相關問題。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