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歐洲最後獨裁者的道歉?全國大三罷...白俄羅斯釋放「所有」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8-14 21:02:14
標題: 歐洲最後獨裁者的道歉?全國大三罷...白俄羅斯釋放「所有」示威被捕者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4781949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8/14/1/8365687.jpg
圖為13日晚,明斯克街頭沸騰的憤怒民眾。圖/法新社
【2020.08.14 白俄羅斯】
「7,000多人獲釋...但都帶著警暴與刑求的痕跡。」總統大選作票舞弊,因而引爆全國大
抗爭的白俄羅斯,目前已進入全民反抗的第6天。儘管反對派的總統參選人,早已於本周
二流亡海外,但分散如流水且沒有明確領導人的示威民眾,在面對軍警暴力鎮壓的同時,
卻不斷發動大規模抗爭、並成功串連各行各業,自周四開始發動「反獨裁要自由」的全國
性大罷工——種種壓力之下,強行作票當選、被稱為「歐洲最後獨裁者」的總統盧卡申科
(Alexander Lukashenko),一度強硬的態度自周四開始突然明顯軟化,除了不斷示意操
作選舉、主導鎮壓的內政部出面「道歉」,官方更承諾將在周五清晨之前,釋放所有被抓
的抗爭示威者——然而當首都監獄於周四深夜陸續放人的同時,警察的各種刑求、暴力虐
刑、甚至導致市民重傷斷肢的真相,卻隨著被害者的證詞與身體畫面的流出,而更加激怒
了已經對盧卡申科「失去恐懼感」的街頭人民。
在反對派總統候選人——一度要對政府提出舞弊訴訟、拒絕承認敗選,但卻在中選會的「
密會脅迫」下選擇逃亡出國的——季哈諾夫斯卡婭(Svetlana Tikhanovskaya),於8月
11日流亡鄰國立陶宛後,白俄羅斯的政治反對派一度走入絕境,因為季哈諾夫斯卡婭不僅
以「照顧自己兒女的安全」為由宣佈放棄選舉抗爭,更在聲明影片中請求「大家認命」,
呼籲支持者接受敗選結果、不要為街頭犧牲生命。
不料季哈諾夫斯卡婭的「脫隊」,對白俄羅斯的公民起義竟然毫無影響,因為在全境網路
封鎖、軍警暴力鎮壓,以及超過7,000名示威者被捕的刺激之下,民間對盧卡申科的憤怒
值已燒達了頂點。眾人們在意的,早已無關於季哈諾夫斯卡婭本人的去留,而是直接衝破
長年的專制禁忌、明白地喊出:「打倒盧卡申科!獨裁政府必須倒!」
季哈諾夫斯卡婭流亡後,盧卡申科政府第一時間也擴大了全境鎮壓的力量,除了鎮暴警察
全面出動之外,軍方也派出了特種部隊與憲兵預備隊,直接鎮壓各大城市的街頭抗爭——
過程中,白國內政部一度發出新聞,聲稱有部份軍警在執法過程中,因為「遭遇暴民持棍
棒襲擊」,所以「實彈步槍」自衛還擊,但軍警的開火是否有造成人員傷亡?官方的通告
則沒有說明。
鎮壓的強度,在8月11、12日間來到高峰,以首都明斯克為例,在沒有網路通訊與抗爭領
袖的號召下,街頭示威者們雖然如同一盤散沙,但去中心化、一致打倒盧卡申科的態度,
卻反而讓街頭抗爭十面揭竿。儘管白俄羅斯軍警滲透了尚可運作的Telegram,試圖設下捕
抓陷阱提前掃蕩。但沒有統一指揮的示威卻仍不斷喚來成千上萬的市民,四起示威的火燒
越旺,這也讓打人打到手軟失控的鎮壓部隊疲於奔命。
除了街頭衝突的規模越拉越大,各地社區的「抗爭要塞」也在示威者的增援下越蓋越大,
除了打帶跑的衝突外,故意堵路、公民佔領的行動也開始增溫。但當雙方逐漸走向攤牌之
際,自8月13日起,官民對抗的氣勢卻遭到劇烈扭轉——因為白俄羅斯全國的醫生、護理
師、老師與其他各種職業工會,全都跟進民主示威,開始以罷工、罷課、罷市的「全國大
三罷」行動,公開要求盧卡申科「負責下台」。
罷工期間,許多國營工廠也出現了工人要求主管出面表態的事件影片,憤怒的工人們這才
發現「除了零星幾個高官,整個工廠的人,沒人把票投給盧卡申科。」於是,在街頭的示
威口號中,「票投盧卡申科請舉手!票投季哈諾夫斯卡婭請舉手!」也成為喊聲振臂的抗
爭口號。
民間的罷工在周四開始陸續聚集,並欲號召周五總抗爭——但出人意料的是,先前不斷揚
言「權力鎮壓」的盧卡申科政府,卻自周四開始放軟姿態,除了街頭上的警察行動大幅減
少之外,盧卡申科更讓中選會出面坦承「選務狀況不理想」;官媒也放出內政部長的訪談
,以部長之姿首度承認「有『部分警察』執法過當」,並公開對民眾道歉,「我以部長職
位為擔保...一定會追究調查。」
除了「內政部長的道歉」,白俄羅斯的內政部副部長也於周四深夜於明斯克看守所外接受
媒體採訪,並代表政府下達命令:「目前看守所內被逮捕的7,000多名示威者,將會在14
日清晨6點前被全面釋放。」
根據《法新社》、《自由歐洲電台》與俄國自由派媒體《梅杜莎》的在地實證,在內政部
態度轉軟之後,各地看守所確實開始放人。但由於鎮壓濫抓與檢警通報的不透明,目前民
間尚無法確認「到底有多少人被抓?」以及「是不是真的所有示威者都能被釋放?」唯各
種受傷、刑求與遭遇警察暴力的現身證詞與驗傷畫面,卻因大批被捕者的釋放,反而公諸
於世。
根據白俄羅斯媒體與公民社團的證據照片,被釋放的示威者們,四肢與軀幹幾乎都有「非
常嚴重的傷痕」,傷者明顯有被棍棒毆打的大片瘀血、甚至被沿街拖行導致的外傷痕跡。
各地醫院也同時回報了大批「骨折、腦震盪與開放性外傷者」,警方刑求與施虐的暴力舉
動,亦從各地受訪者傳出了類似證詞。
在眾多證詞中,目前最廣為流傳的被捕實錄,主要以俄國記者特里澤科(Nikita
Telizhenko)的紀錄最為詳實。特里澤科是俄國媒體Znack.com的特派員,他是在8月10日
的街頭採訪中被警察逮捕。儘管其國籍敏感,但紀錄說法卻已被俄國自由派媒體《梅杜莎
》與法國大報《世界報》證實並轉述。
特里澤科表示,自己在街上被逮捕之後,與眾多示威者一同被送入警察局「待命」。但過
程中,鎮暴警察們的情緒明顯失控且極端暴力,除了上下囚車都有人被警棍暴打在地、甚
至打斷手腳,到了警察局裡面,收容室也都因「被抓的人過多」而爆滿,「但局內到處都
是鮮血...呻吟,以及警棍毆打、人類骨折的聲音。」
根據他的說法,被關進看守室後,所有被捕者都被要求「不准抬頭」,因此眾人只能蜷曲
在地、或者長期處於跪姿。過程中,其他部門的警察,會接近瘋狂地要求被捕嫌犯「朗讀
《主禱文》或用最大的聲量高唱白俄羅斯國歌」,若有背錯、聲音太小、或哭嚎者,則會
現場被拖出來痛打,以棍棒圍毆。「...地上躺滿著都是無力呻吟的傷者,到處都是汙血
與穢物...警局就像是鋪上了一條『血肉地毯』,而新來的我們甚至得踩在別人的身體上
,才能蜷曲走到不會被暴打的房間彼端...。」
特里澤科的說法,也在其他的示威者的口述中都到類似的證實。在13日盧卡申科放軟姿態
之前,白俄羅斯官媒甚至還會在晚間新聞上,「公開審問」被警察五花大綁拷問的示威男
女。
「後來在囚犯轉送過程中我才發現,上街鎮壓的不一定是警察,而是白俄軍方的特種部
隊....他們之中一半大概是單純虐待狂;但另一半卻是愛國狂熱,堅信不能讓白俄羅斯成
為『下一個烏克蘭』,必須用盡一切手段鎮壓『俄國人煽動的暴動』。」
特里澤科表示,在8月10、11日之間,他所接觸的鎮暴軍警似乎處於「憤怒、困惑與緊繃
的極端奘狀態」,因為在警局的對講機與對話狀況中,幾乎所有人都處於盛怒狀態,「在
對話之中,他們似乎已經用盡了所有鎮暴力量,但卻無法明白為什麼被打的市民不會害怕
?為什麼怎麼毆打人都打不完?為什麼抗爭者還是滿滿地湧上街頭、不斷高喊著『造反』
的革命口號?」
不過特里澤科在被捕16小時之後,隨即就因媒體的通報與俄羅斯大使的施壓救援而獲釋。
目前他已被驅逐出境——儘管至始至終,白俄羅斯官方都沒有發出任何具體的觸法控訴—
—並被戒護送回俄國休息。
然而白俄羅斯軍警對特里澤科所說的「俄國陰謀論」,確實也逐漸成為盧卡申科政府目前
的對內控訴;在周四晚間,警方更突襲查封了一間俄國投資的網路服務公司——儘管俄羅
斯總統普丁,是第一個致電給盧卡申科「賀!連任」並承認其勝選結果的外國領袖,周四
俄國外交部也公開表示「尊重白俄羅斯的選舉結果」,並警告「特定外國勢力」不應該暗
中煽動白俄羅斯的內政動亂。
「白俄羅斯現在只是有點情緒,我們不認為街頭上的狀況,算得上是『革命』。」在接受
官媒訪問時,白俄羅斯的內政部長如此強調:「但我們確實懷疑有人勾結境外勢力、企圖
煽動政治暴亂,大家都不想看到戰爭、也不需要什麼『顏色革命』。」
政府官員之間的不斷放話,也被輿論視為「恫嚇言詞」。但盧卡申科政府所指的「境外勢
力」究竟是誰?公開表達支持盧卡申科的普丁與俄國到底「是敵是友」?就連白俄羅斯政
府內部都亂成一團。
相較於俄羅斯政府的「公開支持」,歐盟對於盧卡申科的選舉舞弊與暴力鎮壓,已快速地
進入制裁狀態——布魯塞爾方面表示,除非白俄羅斯停止鎮壓、並對有問題的選舉提出有
效的挽救方法,否則最快8月底,歐盟就會重新並擴大對白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
與此同時,被白俄羅斯政府公開批評為「外國干預者」之一的捷克政府,目前也已公開喊
話:「只有重新選舉,並由國際團隊透明監票,否則無法解決白俄羅斯的政治危機。」而
11日流亡海外後,一度公開表達「放棄」態度的季哈諾夫斯卡婭,也在周五上午更新了影
片,反過頭來呼籲示威者不要放棄和平理性非暴力,並要求各地方政府出面逼宮「結束盧
卡申科的一人統治」。
(附註:白俄羅斯外交部雖曾在2018年間,提出國名華文翻譯正名為「白羅斯」的說法。
但本文仍統一使用中華民國外交部的官方譯名;與此同時,當年正名佈告也不了了之,因
為明斯克針對的受眾——與他們真正有邦交的中國——無論是中國外交部、習近平辦公室
,都沿用白俄羅斯之稱,甚至是白駐北京大使館的地址牌號都沒跟進更名。)
───────────────────────────────────────
大選後的白俄羅斯:一路向西,還是東西兼顧?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703515
澎湃新聞/記者汪倫、宇劉惠
白俄羅斯大選結果出爐,現總統盧卡申科以超過80%的得票率第六次當選。
投票初步結果公佈後,首都明斯克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8月11日,反對派候選人季哈諾
夫斯卡婭逃離白俄羅斯,進入立陶宛。她拒絕承認選舉結果,同時呼籲國內民眾進行罷工
抗議,一些西方國家也對選舉結果表示質疑。在大選前夕發生的33名俄籍公民被捕事件還
沒有找到妥善解決辦法,宣布勝利的盧卡申科面臨多重挑戰。
「許多白俄羅斯民眾對盧卡申科執政長達26年這一事實感到不滿。新冠疫情也影響了白俄
羅斯人的經濟福祉。」白俄羅斯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Katsiaryna Shmatsina告訴澎湃新聞
, 「繼續執政是他面臨的一個大挑戰,如果他沒有應對好人們的不滿情緒和街頭抗議,
歐美會加大施壓。而現階段,他對歐美有所求,因為白俄羅斯需要西方來保持與俄羅斯的
外交平衡。」
斷網、質疑和抗議
80%的壓倒性支持率沒有平息抗議聲浪,不少反對者將注意力集中在選舉過程上。「很多
朋友都沒有參加投票,由於斷網,我們都不能立即知道選舉那天發生了什麼。」在明斯克
一家外企工作的阿納斯塔西婭告訴澎湃新聞,「還有一個影響力很大的模擬投票網站被禁
止訪問,這事鬧得動靜很大。」
這個網站名叫「呼聲」,它的數據覆蓋了大部分城市的投票站,被不少人視為可信的得票
統計參考。據阿納斯塔西婭描述,選民會在這個網站上傳兩次數據,首先完成註冊,填寫
所在的地區、投票站和支持人選;投票日時,再上傳自己選票的照片。網站開發者此前還
宣布,會在投票結果發布後開放選票照片供人查證。
但投票開始前不久,網站就被封鎖,在白俄羅斯境內無法瀏覽。「很多抗議者認為投票當
天國內網絡出現連接問題也是因為這個網站。」阿納斯塔西婭說。
投票結果公佈後,白俄羅斯國內多個城市爆發抗議示威。明斯克市中心的抗議者用垃圾桶
、雜物等築起路障。警察一方則使用了催淚瓦斯、高壓水槍和震撼彈,最終將抗議者趕出
市中心。白俄羅斯內務部發布消息稱,反對派的行動使得3000人被拘留,近100人受傷。
白俄羅斯調查委員會稱,針對大規模暴動抗議者和針對警察的暴力行為的抗議者已開庭審
理,他們將面臨八至十五年的監禁。
白俄羅斯政府認為反對派背後存在西方國家干預的影子,這也確有諸多事實可以佐證。早
在美俄關係惡化前的2006年,時任美國國務卿賴斯就曾親口承認,美國劃撥了數千萬美元
支持白反對派,還進行了一系列在白俄羅斯「扶持獨立媒體、支持政治和公民行動、鼓吹
全國抗議」等破壞活動。沒有外部支持,白俄羅斯反對派不可能調動足夠的資源來推翻盧
卡申科政府。
然而,反對派遠非鐵板一塊。在官方結果發布後,反對派內部的裂痕更加明朗化。出逃立
陶宛的季哈諾夫斯卡婭立即得到了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相關部門提供的一年期簽證,以及
臨時住所和安全保障。
事實上,反對派屬意的候選人季哈諾夫斯卡婭本不是職業政客,而是反對派在選舉前不久
才物色到的人選。原本計劃參選的是她的丈夫季哈諾夫斯基,他是一名政論類電視節目主
持人,但在今年5月被捕。身份是家庭主婦的季哈諾夫斯卡婭隨後代替丈夫註冊成為了候
選人。
落腳立陶宛後,季哈諾夫斯卡婭發布了一段視頻,表示感謝白俄羅斯人民參加選舉,並稱
「人民已經做出選擇」。她還呼籲其支持者不要採用暴力方式抗議,也不要與警察在街頭
髮生衝突。看到她離開的消息和這段視頻後,仍在國內抗議的反對派一時間陷入震驚和混
亂。在選舉開始前不久,她還聲稱「絕不會離開白俄羅斯」,並表示希望反對派的遊行持
續下去。
儘管季哈諾夫斯卡婭競選總部目前的負責人科瓦爾科娃為她辯護稱,白俄羅斯政府可能施
加了壓力,她才不得不作出上述表態。因為季哈諾夫斯卡婭出走前與安全部門官員會了面
。但此說法已難以讓反對派支持者買賬。
「現在的說法很多。或許她真的被迫錄製了視頻。但是,誰知道這是不是一種交換呢?」
阿納斯塔西婭說,「比如安全部門要求她錄製視頻,同時她被政府允許出境去立陶宛。」
向西,還是向東?
自蘇聯解體以來,白俄羅斯長期與俄羅斯保持友好和緊密的聯繫。同時,像俄羅斯總統普
京一樣,盧卡申科也承受著西方基於政治價值觀的批評和壓力。在上世紀90年代,同為獨
聯體成員的白俄羅斯與俄羅斯簽訂了俄白國家聯盟條約,宣布將加強一體化,進一步密切
雙方關係。
然而,近年來,俄白之間卻發生了不少齟齬。盧卡申科曾批評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以及俄
國內的稅制改革,這導致他與普京的個人關係出現裂痕。此次大選前,盧卡申科公開指責
俄羅斯介入白俄羅斯內政。
不僅政治姿態上有距離,本與俄羅斯文化同源的白俄羅斯近幾年還掀起了一股「去俄羅斯
化」的浪潮。2019年白俄羅斯信息部頒布法令,要求電視台縮減俄羅斯節目佔比,同時加
大白俄羅斯語傳播。阿納斯塔西婭告訴澎湃新聞,像很多白俄羅斯年輕人一樣,她的白俄
羅斯語原本說得併不利索,但最近幾年在朋友的鼓勵之下開始重新學習提高白俄羅斯語。
6月1日,盧卡申科表示當時兩位主要的反對派候選人與俄羅斯關係很近,是受到莫斯科資
助的「破壞分子」。緊接著,明斯克又發生了「俄羅斯僱傭兵」事件,白俄羅斯安全部門
逮捕了33名俄羅斯「瓦格納」公司的成員,稱他們「破壞和乾擾大選」。
與此同時,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第二季度白俄羅斯GDP同比下降3.2%。2020年上半年經
濟實際下降1.7%。近年來,俄羅斯佔白俄羅斯出口的40%和進口的60%,明斯克對莫斯科的
經濟依賴程度依然很高。在經濟上,短期內難以擺脫俄羅斯的影響。
「除了一體化談判陷入僵局,雙方在能源供應、貿易方面經常發生爭端。」 Shmatsina告
訴澎湃新聞,「白俄羅斯在經濟上十分依賴俄羅斯,俄羅斯是其主要的銷售市場和債權國
。但明斯克並不總對莫斯科的期望作出讓步。我相信莫斯科希望在白俄羅斯看到一個更加
大方的政客。」
Shmatsina認為,從盧卡申科方面來看,與西方關係則是一張可以時不時對莫斯科出示的
手牌。2020年初,新冠疫情全球暴發前夕,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快速訪問了幾個前蘇聯國家
,其中就有白俄羅斯,之後立馬派遣美國駐白俄羅斯大使,恢復了與白俄羅斯的外交關係
。盧卡申科去年底訪問奧地利時則指出,「歐盟成為白俄羅斯的政治夥伴和重要的投資者
」。
「盧卡申科談論莫斯科的論調已經改變,有時他稱俄羅斯為'兄弟',有時他又說威脅來自
莫斯科。」Shmatsina表示,「粗略地說,修辭上的變化取決於盧卡申卡的變現需求,如
果他與西方進行談判,那麼他會提到俄羅斯的威脅,反之亦然。」
選舉結束後,俄白之間暫時的齟齬聲音似乎突然沉寂,關係並沒像不少西方國家期待的那
樣惡化。俄白聯盟國家國務秘書拉波塔表示,白俄羅斯總統大選過程中沒有發現違法行為
。獨聯體執行委員會主席列別傑夫也稱,白俄羅斯的大選符合法律規定,公開透明。
反倒是西方國家按照「慣例」對大選後的白俄羅斯展開了批評攻擊。波蘭總理就白俄羅斯
局勢呼籲召開歐洲理事會緊急會議。德國、愛沙尼亞等國,以及歐盟和北約均對白俄羅斯
大選結果表示懷疑。這時的盧卡申科立即收起了對莫斯科的非議。在指責外國勢力干預大
選時,他接連點名英國、波蘭和捷克,認為它們是抗議者背後的「黑手」,卻沒有像選前
一樣提及俄羅斯。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李立凡此前在澎湃新聞撰文分析稱,無論盧卡申
科說不再將俄白兩國關係看作「兄弟關係」,還是把俄稱為「關鍵的外國夥伴」 ,俄白
關係都不可能像俄烏關係那樣走入絕境。「西行是未來的方向,但東西兼顧,運籌帷幄才
是白俄羅斯發展外交的當務之急。」李立凡寫道。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