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拜登首戰特朗普:最混亂辯論實際上辯論了什麼?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9-30 22:58:48
標題: 拜登首戰特朗普:最混亂辯論實際上辯論了什麼?
文章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is.gd/qKmlJn
撰文:葉德豪
https://i.imgur.com/Jk5GCrv.jpg
本年大選的首場總統候選人辯論以長達95分鐘的亂局作結,當中有特朗普不斷違規插嘴、
讓辯論不斷疊聲,有拜登直指特朗普為「史上最差總統」與「小丑」,有主持人忍不住義
正詞嚴要求特朗普尊重辯論,有拜登斥罵特朗普「閉嘴」,也有特朗普質疑拜登的智力。
吵鬧之中,兩人到底辯論了些什麼?
來自霍士新聞台(Fox News)的主持人華萊士(Chris Wallace)為9月29日晚的辯論訂下
了六大主題,分別是「最高法院大法官任命」、「新冠疫情」、「經濟」、「種族問題」
、「特朗普與拜登往績」,以及「選舉公正」(election integrity),臨場也加插了有
關「氣候變化」的討論。各個主題一方面緊扣美國當下的各大頭條新聞,另一方面也牽涉
美國政界最受關注的結構性議題。
在特拜二人只顧互相批評的場面中,如果辯論的意思是指就某個議題的不同觀點作理性討
論的話,這場總統辯論可算是有名無實。不過,兩人的「辯論」內容其實也突出了特朗普
與拜登之間、共和黨與民主黨之間在「本能上的互相憎惡」以外的實質爭議和區別。
法官任命再非關司法獨立?
在「大法官任命」的議題上,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在大選前不足兩個月的提命
當然最受關注,也是華萊士的第一條問題所在。
雖然共和黨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曾在2016年引用選舉年不任
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準則去拒絕為當時奧巴馬的提名人選作聽證,可是特朗普此刻的回應
卻是「我可以簡單告訴你……我們贏了選舉……我們控制了參議院、控制了白宮」,說穿
了就是「共和黨有權力在,其他準則不必管」。
對此,拜登卻沒有提到麥康奈爾的「自相矛盾」,也認同勝選者有權這樣做。他只簡單提
到本年正是選舉年的反駁,隨後就馬上將矛頭指向巴雷特若當上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一大可
能結果:共和黨人正有案件可讓最高法院將「奧巴馬醫保」取消,使2,000萬美國人即時
失去醫療保險。
此舉使特朗普馬上「離題」進入對其不利的醫保討論,惹來華萊士與拜登先後質問特朗普
用以取代奧巴馬醫保的方案何以歷年未見,並讓拜登有機會澄清他的公共醫保並非要廢除
所有私人醫保,這可算是拜登的策略小勝。
這也顯示出,拜登已不再假裝「司法獨立」是大法官任命的標準,而是以任命帶來的民生
影響為競選主軸。
結構性憲政改革不獲討論
隨後,華萊士對拜登提出了美國知識份子才會擔心的問題:如果拜登當選且民主黨奪得參
議院,他們會否「填充法院」(court-packing,即立法增加最高法院大法官人數以加入
自由派法官)或者取消參議院的拉布規定(此可讓民主黨不理共和黨反對而以簡單多數通
過法案)?
此類憲制爭議理應是總統辯論的重點所在,也將為要平衝黨內溫和派和進步派力量的拜登
帶來甚大困難。然而,拜登對此拒絕回應,只呼籲民眾投票;而特朗普更似乎不知何謂「
填充法院」,不斷插話追問拜登的法官人選名單,繼續簡單地指責拜登是「激進左翼」,
讓拜登輕易逃過追問。
在「新冠疫情」的議題中,即使我們用最寬容的角度去解讀,特拜兩人的確沒有辯論出什
麼東西。拜登繼續攻擊特朗普淡化疫情、不信從聯邦政府的衛生專家等等,而特朗普則批
評拜登曾反對美國對中國封關,並指控拜登想封鎖全國。
此等意料之中的互相抨擊,在華萊士不斷插口提及疫苗、重啟經濟和學校、戴口罩、競選
集會等一系列具體議題之後,也未見明顯改善。
經濟「口水戰」見兩黨差異
到了隨後的「經濟」環節,華萊士則以特朗普口中的「V型反彈」與拜登的「K型反彈」作
對比,要求後者解釋何謂「K型反彈」。拜登就藉機指出疫情之後的經濟反彈可能會導致
貧者愈貧、富者愈富(所以像「K」的形狀一般),一方面指責特朗普只顧股市,而忽視
小鎮勞動民眾,另一方面則攻擊特朗普只交750美元稅款的醜聞。
面臨兩人隨後又再落入互相指罵的情境,華萊士則巧妙地將話題帶到拜登的加稅計劃之上
。拜登一連串地列舉了其創造700萬就業職位、以6,000億美元聯邦政府支出作採購等計劃
,又指會將企業稅率提高至28%,以改變如今財富500大公司中有91家並不必交稅的情況等
等。
不過,特朗普一句「你為何以前沒有這樣做」的質問卻阻斷了辯論政策的開端,並惹來拜
登指出如今企業稅是特朗普減稅政策的結果。雖然隨後特朗普有點明其反對加稅的理據是
擔心「有一半公司會離開」,可是很快雙方就落入了混亂的疊聲環節,特朗普也連番追問
拜登兒子亨特(Hunter Biden)與中國相關的收錢醜聞,後者卻只稱特朗普指控不符事實。
此等質素的辯論,最終當然也只能反映出民主黨與共和黨對稅負本身的既有立場,而不能
作互相溝通。
拜登提新種族問題說辭
在「種族問題」之上,除了特朗普「承認」自己可能是林肯以來為美國黑人做得最多的總
統、拜登引述特朗普前顧問指責他為選舉分化國家、特朗普反指拜登和民主黨縱容暴力示
威等耳熟能詳的說詞之外,最值得關注的也許是拜登如何解除他在種族爭議上的困難立場。
一方面拜登要承認美國有「系統性種族歧視」,另一方面他也不能過於強調這一點而得失
對「法律與秩序」有所關注的中立選民。這一次,他就非常有效的對此劃下中立界線:首
先,他用上特朗普式「絕大部分警員也是好人」、「只有一些爛蘋果」的說法,指出警員
也不願看到發生在弗洛伊德(George Floyd)身上的事情。隨後,他就將如何處理這些「
爛蘋果」的機制稱作系統性改變的目標之一,這可算是甚為巧妙的概念轉換。
如此混和兩方立場,加上在談論種族不公時的溫言軟語,拜登在此更突顯出特朗普的種族
視野:後者被質疑本月才取消了聯邦機關的種族敏感度訓練,而且迴避親口指責白人至上
組織的暴力。此時,特朗普的種族立場似乎不言自明。
「個人往績」項目變「綠色新政」宣示
在「個人往績」的一項上,特朗普當然是表現非凡,自稱「從來沒有一個政府或總統曾在
3年半的時間內比我做得更多」,又高舉自己將任命近300位聯邦法官的「成就」。
到了拜登發言的時刻,特朗普卻再次藉機提起亨特的醜聞,最終導致拜登無法完成對其往
績的申述。在疊聲亂局當中,華萊士只得改變話題轉談此前不在議題列表之上的「氣候變
化」,並以美國西岸的森林大火切入。
在此,雖然特朗普在被追問之下承認了人類行為「一定程度上」帶來全球暖化,可是他卻
依然將經濟發展與抗衡氣候變化放在對立面之上——例如他就以汽車價格太貴去解釋為何
他會放寬能源效益標準。
相較之下,拜登在此就展現了民主黨近年最重大的政策主張之一「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雖然拜登澄清自己不支持(被特朗普掛上極左標籤的)「綠色新政」,可是
其氣候政策的精神卻源於此,即一方面加大政府開支持推動可再生能源、電動車充電站建
設、減少現有建設的能源消耗等減排措施,另一方面則着重在推行這些措施的時候同時強
調創造就業,使經濟發展與抗衡氣候變化再非魚與熊掌的抉擇。
當特朗普還在人為氣候暖化的問題上顧左右而言他,拜登與民主黨人在氣候問題上確實已
走到未來之中。
政權和平交接傳統受威脅?
到了最後的「選舉公正」議題,一如所料,特朗普不斷聲稱郵寄選票如何帶來欺詐,而拜
登則提到「iwillvote.com」等資訊網站呼籲選民踴躍參與投票,更以早有兩個共和黨州
份實行全民郵寄選票10年等理據反駁特朗普,並敘述如何正確填寫郵寄選票,以回應華萊
士提出「郵寄選票帶來大量廢票」的問題。兩人的反差明顯可見。
由於郵寄選票點票須時,華萊士就特意分別提問特朗普和拜登會否呼籲支持者在點票期間
保持冷靜,並不會在選舉結果被獨立確定之前宣布勝利。同樣一如所料,特朗普繼續談論
選民欺詐的問題,呼籲支持者去票站監票,並沒有正面回應華萊士的提問。相較之下,拜
登卻爽快答應一句是,並明白指出如果當選的不是他,他會支持此結果。在此,對於美國
民主超過兩百年政權和平交接的傳統,特朗普與拜登的反差亦是不言而喻。
第二場的總統候選人辯論將在10月15日舉行。但願新一場的辯論不會再成為「最」混亂的
總統辯論,不會使「辯論了什麼」的這個問題再讓人有感腦袋一時之間一片空白。
───────────────────────────────────────
【美國大選辯論】一場無法撼動搖擺票的口舌之爭
https://is.gd/fjoKAk
撰文:黄治金
考慮到今年大選可能的選舉爭議,或者在衝刺階段選情可能的膠着,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
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9月29日首場電視辯論
爭取的關鍵選民還是「未決選民」(undecided voters),或者搖擺選民(swing voters
)。因為早期投票已經開始,多數選民投票意向已決。兩人唯一爭取的還是中間選民或者
搖擺選民。
但這種混亂的政治辯論,根本起不到爭取搖擺選民的作用,反而只會強化各自基本盤的支
持。這一點從特朗普拒絕譴責白人至上主義者就可以看出。比如,特朗普辯論中提及的右
翼組織「驕傲男孩」(Proud Boys)事後還特意對特朗普再次表達了支持。該組織曾多次
攜帶美國國旗和特朗普畫像,高喊「反對馬克思主義」、「反對共產主義」等口號。
未決選民是近幾次大選的特殊選民群體,是大選和黨爭不斷裂化的結果。這部分選民的特
點就是在大選衝刺階段,不知道如何決定投票意向,而且他們過去都有過向兩黨候選人投
票的經歷。加上假新聞和信息不透明等因素,這部分選民的佔比在2016年大選年最高。
根據美國國家選舉研究(the American National Election Studies)的數據,從1948年
至1992年,有近18%的選民跨黨派投票,但之後這一比例已經跌至10%。而根據民調分析機
構FiveThirtyEight的數據,2016年搖擺選民大概有15%,是2012年奧巴馬(Barack Obama
)連任選舉時的3倍之多。2020年大選,搖擺選民的比例有所下降,大概在7%左右。
這一點也能從拜登和特朗普之間的民調差距可以看出。三個月以來,拜登在全國和個別戰
場州民調中一直保持領先,而且領先優勢保持在平均8個百分點左右,相對比較穩定,具
有一定的持續性。這就說明,目前美國選民的「民意」波動不大。這種民調差距越大、越
穩定,搖擺選民的數量就越低。
這不同於2016年大選。希拉里(Hillary Clinton)2016年和特朗普的民調差距小,且波
動大。很多搖擺選民和温和保守派選民在大選最後階段都倒向了特朗普。現在的美國選民
對希拉里的厭惡程度遠高於拜登。這也使得拜登在爭取搖擺選民方面有一定的優勢。
拜登能否勝選關鍵就是投票率,包括如何吸引共和黨選民的支持。從目前民調來看,這是
有可能的。根據《華爾街日報》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8月中旬的民調,10%的註冊選民傾向
於做出不同於2016年的選擇。這部分選民主要是特朗普選民。
搖擺、未決選民是否投票、如何投票,關鍵看最後這一個月。如果總統辯論還是這種混亂
、彼此否定、你爭我吵的表演,這部分選民更不會依照辯論表現投票,或者根本不知道如
何抉擇,有些可能乾脆就會放棄投票。
當然,一場或數場辯論可能根本無法撼動搖擺選票。影響搖擺選票的最大因素還是雙方的
募款和競選廣的針對性投放。這將是10月份特朗普和拜登除了辯論以外競選發力的重中
之重。
───────────────────────────────────────
首場總統辯論:兩位候選人提到哪些「中國因素」?
https://is.gd/TFrI1p
撰文:藺思含
美國大選2020首場總統辯論於美國時間9月29日晚舉行 ,兩位候選人圍繞美國聯邦最高法
院、疫情、經濟、種族和暴力、候選人過往記錄和選舉正當性(integrity of the elec-
tion)六個議題進行辯論。雖然議程並沒有外交,外交在美國選情中也向來不扮演主要角
色,但特朗普(Donald Trump)和拜登(Joe Biden)二人還是或多或少地提及中國因素
,尤其是近年來持續利用「中國牌」的特朗普。
兩位候選人在辯論過程中數次提到中國的情況如下:
疫情:特朗普再次提及「中國瘟疫」
拜登在批評特朗普抗疫政策時說道:「他還做了什麼?我們當時堅持主張駐中國的美國官
員應當親自前往武漢了解情況,並對情況有多危險做出自己的判斷。而他甚至沒有要求習
近平這樣做。他告訴我們習近平做得有多好,說我們欠習近平一份感恩之情——(因為)
他對我們(在這個問題上)公開透明。他(指特朗普)之後又做了什麼呢?他一直在等啊
、等啊、等啊,至今還沒有一個(應對疫情的)計劃。」
早在今年1月25日,特朗普曾在Twitter上表示,中國正在非常努力的對抗新型冠狀病毒,
美國非常感謝中國的付出和對外的透明度。當時正值疫情爆發初期,新冠肺炎在中國國內
已經造成26人死亡,至少800人感染,而美國亦出現第二個確診病例。
特朗普對此回應:「這是中國的錯,這件事從一開始就不應該發生,他們(現在成功)阻
止了病毒從外部傳入,但這是中國的錯。而且你說到(疫情的)數字,我們不知道中國有
多少人死了,我們不知道俄羅斯有多少人死了,我們不知道印度有多少人死了,他們不會
給你一個真實的統計數字。」
儘管特朗普在初期肯定中國的抗疫舉措,但近幾個月隨着越來越多聲音批評其政府對疫情
的應對,特朗普愈發頻繁的將病毒稱作「中國病毒」,將國內疫情及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歸
罪於中國。
在隨後討論經濟問題時,特朗普亦聲稱:「我們打造了歷史上最好的經濟。但由於中國瘟
疫,我們不得不使經濟停滯。」
拜登兒子在中國的利益關係?
如此前《華盛頓郵報》的報道所言,特朗普此次辯論的確不忘攻擊拜登的家人。
特朗普說:「Joe,中國欺負你,你也不得不聽中國的話。而且不出所料,你的兒子也摻
和進去,還從中獲益。他獲得了幾十億美元(的利益)。」
2019年10月,特朗普曾公開批評拜登的兒子亨特(Hunter Biden)——一位50歲的律師,
宣稱一間有中國政府資金支持的企業向亨特給予15億美金來試圖影響他的父親——時任副
總統拜登,藉此來和美國達成對中方較為有利的貿易協定。
今年50歲的律師亨特身兼上海一間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渤海華美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
司)的董事,持有該公司10%的股份,該公司依靠大型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為其尋找有
投資價值的公司,為這些公司注資、改造後重新上市,以此賺取利潤。
特朗普向外界暗示,該公司的註冊時間恰好在2013年末,時任副總統拜登到訪中國後的12
天後,而當時亨特隨拜登一同搭乘空軍12號抵達中國,暗示亨特借父親副總統身份從該公
司獲得了多達15億美金的利潤。
不過,特朗普並沒有為他的揣測以及亨特獲益15億美金給出任何證據。而亨特方面則回應
稱,公司早在拜登訪問前很多個月已經開始籌備成立,而公司的股權人則在此前的一個月
提出註冊申請,指出兩件事在時間上的接近只是巧合。此後美國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
媒體亦發佈報道稱沒有證據證明亨特借父親拜登的身份,從中國的公司獲益15億美金。
美國在全球變暖問題上的行動
在辯論後半部分,主持人臨時加入了全球變暖辯題,在被問到相關問題時,拜登提到美國
應該領導世界各國共同對抗全球變暖帶來的威脅,而自己若獲選將帶美國重回《巴黎氣候
協定》。作為回應,特朗普說:「中國向空氣中排放了大量的塵土。中國在這樣做,俄羅
斯在這樣做,印度在這樣做。他們全部都在這樣做。」
對於特朗普在2017年推出巴黎協定這一決定,他表示該協定當中的限制對於美國而言是不
公平的,並且會為美國造成大規模的失業。而特朗普在此前亦在該問題上提及包括中國在
內的這幾個國家,指責他們「沒有處理好他們的空氣(污染問題)」,以此為藉口認為美
國沒有理由去承擔責任。
中國輿論反應
應該說,「中國議題」僅屬於這次首屆總統辯論的邊緣性議題,除了特朗普偶爾提及以外
,二人皆未過多以此為借力。不過,這不影響中國網民對此次辯論的高度關注。
從微博、知乎的輿論氛圍來看,中國網民與美國方面輿論的大體反應類似,人們的關注焦
點集中在二人辯論中混亂的爭吵上。譬如知乎用戶「ylshao」便評價稱:「辯論過程堪比
菜市場大媽吵架。」微博用戶「此君無戲言」則形容稱:「老漢爭地的水平」。向來熱衷
於評論時事的《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自然亦未缺席,他在微博上感慨道:「這就是美
國兩黨總統候選人北京時間今天上午的辯論,混亂、相互打斷、彼此人身攻擊和侮辱。過
去的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沒這麼亂,或者說,這樣的電視辯論越來越亂,反映的是美國總
體上的分裂、焦慮和體制原有優勢的加速流失。」他還引用美國共和黨資深民調專家倫
茨 (Frank Luntz)說:這場辯論沒有贏家,美國是輸家。
接下來,10月15日的第二次總統辯論將以「市民大會」(Town Hall Meeting)的形式舉
行,屆時在主持人的安排下,二位候選人將對觀眾的問題以及主持人根據社會普遍關注點
所設立的問題進行辯論;而10月22日的第三次總統辯論則將參考首次辯論的形式。相信外
交政策、軍事政策等都會一如慣例成為後續辯論的辯題,而「中國」乃至「新疆」、「台
灣」、「香港」、「西藏」、「南海」都將大概率被涉及,屆時二人的表態也尤其值得關
注。
───────────────────────────────────────
財富再分配:特朗普「避稅」風波的真正問題
https://is.gd/PMqMN3
撰文:薛子遙
9月26日,《紐約時報》發表一份關於特朗普20年來稅務信息的獨家報道,對現任美國總
統的財務狀況進行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分析。由於該報道攻擊了特朗普作為精明商人的大眾
形象,而且發表時間距離2020年大選只有一個多月,因此相關爭議引起了大量媒體的關注。
然而,報告中有一個對美國選民特別重要的方面卻相對較少受人注視。特朗普的稅務文件
揭示了美國財富再分配製度中一個難以啟齒的真相:它並不奏效。
《紐時》的調查正值美國面臨空前的經濟危機:數百萬美國公民失業、沒有醫療保險,並
且面對未來幾個月非常黯淡的復甦前景。
特朗普的報稅單對這些苦苦掙扎的美國人有什麼意義呢?雖然這份報告肯定會帶來不少政
治問題,但它也引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經濟問題:當歷史上其中一個最富有的總統只繳納
750美元聯邦所得稅時,美國人如何能信任國家會公正地再分配其財富?
特朗普把握「合理避稅」的竅門
雖然特朗普目前正因十年前獲得7290萬美元巨額退稅而被美國國家稅務局(IRS)調查,
但《紐時》獲得的新數據並沒有顯示特朗普犯了逃稅罪。相反,文件顯示的是一種普遍的
「合理避稅」,即合法地利用美國稅收制度規則來繳納儘可能少的稅款。
譬如,報告顯示,特朗普當選的那一年,他只繳納750美元的聯邦所得稅。第二年,他再
次只繳納了750美元。在當選前的15年中,有10年他根本沒有繳納任何聯邦所得稅。
重複一遍,這並不是因為特朗普偷稅漏稅。他只是非常善於利用現有稅法來減少自己的稅
收,而根據國稅局的年報,他並不是唯一這樣做的美國納稅人。在美國,每年都有成百上
千的高收入者(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享有零稅負或更低的淨稅負。
巴菲特(Warren Buffet)在2013年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採訪時就曾著名地宣稱
,他繳納的稅率比他的秘書還低,並建議政府對最高收入者執行最低稅率,以避免這種情
況。
對於公司來說,情況更加嚴峻。美國政府問責局(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的一項研究發現,從1998年到2005年,在其研究的7年時間裏,55%的美國公司至少有一年
享有零稅負的聯邦所得稅。
最近的《紐時》報告已經開始被用來詆毀特朗普是貪婪的政客和商人,但他的報稅單反而
是更大問題的症狀。
對窮人徵稅,對富人減稅
特朗普本人和特朗普組織(Trump Organisation)出人意料的低稅率,傷害的不是德高望
重的其他政客,而是美國工人階級。美國工人為停滯不前的工資繳納高額稅率,而資本利
得稅的不斷減少卻讓富商們可以繳納很低的稅率。原則上,美國的稅率是累進的:較富裕
的美國人應該比較窮的美國人繳納更高的平均稅率。
https://i.imgur.com/jgWACg2.jpg
圖為根據稅收政策中心的數據顯示美國的有效稅率是累進 (Peter G. Peterson基金會)
然而,通過「合理避稅」,像特朗普這樣的人和公司能夠繞過適用於其他美國人的法定和
實際稅率,從而破壞了累進稅率的理想。最富有的美國人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擺脫繳納高
額稅款的困擾,目前還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有些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的稅收制度不僅
在原則上是累進的,而且在實踐中也是如此。
但另一些分析家則認為,在實際上,美國的稅制則是有利於富人的。經濟學家塞茲(
Emmanuel Saez)和祖克曼(Gabriel Zucman)在《不公正的勝利》(The Triumph of
Injustice)一書中用新的角度和數據表明,美國的稅制大體是「單一稅」(flat tax)
,而談到最富有的1%美國人的時候,稅制反而是累退的。塞茲和祖克曼指出,美國社會現
代史上第一次出現「資本收入的稅率低於勞動收入的稅率」的現象。換句話說,今天美國
富人繳納的稅率低於普通學校教師。
高收入納稅人能享有低稅率的一個重要途徑是通過政府提供的的多項「稅務優惠」,其中
可以包括免稅(tax exemption)、減稅(tax deductions)、抵免(credits)和優惠稅
率(preferential rates)。
雖然政客們,尤其是共和黨人,經常把稅務優惠政策宣傳為降低普通美國人的經濟負擔,
但實踐中它們卻對最富裕的美國人的利益過大。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ongressio-
nal Budget Office)的一份報告,最高20%的納稅人獲得主要稅務優惠政策的價值的51%
,而最低20%的納稅人只獲得了8%。
從這個角度來看,有趣的是,特朗普政府最大的政績之一就是2017年推動的一項重大降低
法定稅率的法案。與以往的減稅措施一樣,特朗普通過的減稅法案大多有利於美國富人和
大企業。
左翼無黨派智庫「稅收與經濟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on Taxation and Economic Po-
licy)對特朗普的稅改進行分析後發現,「在起草稅法時,立法者本可以取消企業稅的特
殊優惠和漏洞,以抵消降低法定稅率的成本。相反,新法引入了許多新的優惠和漏洞」。
特朗普稅改「不出意料的結果」是,美國公司繳納的實際稅率變得更低,甚至低於新設定
的法定稅率。最終,美國盈利公司2018年收入的有效聯邦所得稅率為11.3%,僅為21%法定
稅率的一半左右。
根據該研究所的同一份報告,當年,包括亞馬遜(Amazon)、雪佛龍(Chevron)和IBM在
內的91家公司完全沒有繳納任何聯邦所得稅。研究所的姐妹組織,非牟利倡導組織「公民
稅收正義組織」(Citizens for Tax Justice)還做分析指出,2017年的稅法非但沒有幫
助普通美國人,反而「助長了股票回購,激勵了離岸避稅天堂」。
美國社會一直擅長生產財富,它的弱點反而是不能有效地再分配這些財富。在任何政治爭
議之前,最近關於特朗普組織稅務的報道該是對美國經濟嚴重不平等的痛苦提醒。
通過減稅措施,特朗普的行為不僅有利於最富有的美國人,而他還降低了國家健全社會福
利系統的能力,削弱了美國面臨着其歷史上最大危機之一能資助的措施,譬如更好的公共
醫療或失業救濟。當一個億萬富豪可能每年合法地繳納幾百美元的所得稅時,國家不能完
全保護其公民免受疫情的負面影響,這能令人驚訝嗎?
───────────────────────────────────────
【美國大選辯論】拜登未掉入特朗普陷阱
https://is.gd/5dIoSj
撰文:黄治金
凡是觀看了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
Joe Biden)9月29日首場電視辯論的人,都會有一種印象:兩人不是在辯論,而是爭吵。
尤其是特朗普,頻繁插話,發表一些莫須有指控,包括拒絕譴責白人至上主義者,反將極
端暴力形容為「左翼問題」,都是為了迎合自己的選民基本盤。
拜登也有插話和口誤,但總體上遵守規則,注重嘗試揭穿特朗普的謊言。而對於拜登發出
的指控,或者主持人的提問,特朗普要麼避而不答,轉而攻擊拜登,要麼直接否認,比如
他逃税的問題。
兩位候選人都是全國選民熟悉的人物,過往政策立場也被大家所熟悉,所以就辯論議題本
身,不會給選民投票意向帶來決定性的變化。
根據蒙莫斯大學(Monmouth University)9月28日公布的民調,74%的選民選擇觀看首場
電視辯論,但只有3%的選民認為這次辯論「很可能」會幫助他們決定投票意向,另外10%
的選民認為「或許」會改變他們的意向,而87%的選民則認為不太可能影響他們的決定。
這一民調和2016年首場辯論的數據基本接近。當時,只有2%的選民認為首場辯論很有可能
改變他們的投票意向。
而就希拉里(Hillary Clinton)2016年和特朗普的首次辯論,當時輿論普遍認為特朗普
在辯論中輸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發布的輿論研究公司ORC(Opinion
Research Corporation)當年所做的民意調查稱,希拉里以62%比27%的優勢大勝特朗普。
但是,希拉里最終還是輸掉了關鍵的幾個搖擺州,進而輸掉了選舉。
所以,29日的首場辯論討論孰輸孰贏並無實際意義。關鍵還是看兩位年長候選人的精氣神
,或者誰能表現得更強硬,展現更多領導氣質。
但不幸的是,兩位男性政客是通過口頭攻擊的方式展現各自的「精氣神」。尤其是特朗普
,攻擊或陳述之詞大多具有誇大、誤導、錯誤之嫌,目的就是為了激怒拜登,攪亂其思緒
,盼其大失方寸。
拜登的應對策略就是拒絕和特朗普有更多的眼神交流,更多地看攝像頭,或者直言讓特朗
普打岔時「閉嘴」。
和特朗普迎合基本盤的做法稍有不同,作為挑戰者,拜登在辯論中也展現了爭取共和黨選
民的一面,或者至少不激怒宗教保守派選民。比如,在談到被特朗普提名的大法官人選巴
雷特(Amy Coney Barrett)時,拜登認為她是一位「好人」,避免任何針對她個人的攻
擊,而是注重批評特朗普倉促提名的做法。
在拜登看來,圍繞特朗普虛無指控進行口舌之爭毫無益處,還是將事實核實的任務交給大
眾去做。只要拜登保持穩定、正常發揮,從容應對特朗普各種攻擊策略,避免掉入特朗普
設置的「陷阱」,就很容易在辯論表現中加分。而特朗普作為「現任總統」的瘋狂發揮,
反而可能會讓他的部分支持者有些失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